郑武公是有梦想的,他们要建立一个有影响力的大国,这么小的空间,怎么能实践强国梦。
于是,野心勃勃的郑武公就开始了大举措,他要把这两个国家拆迁了,这样既不用背负借地不还的原罪,又能扩张国土,富国强国。怎么办呢?他使了心眼,借刀杀人,让郐国自废武功,然后轻而易举地占有郐国。
郐国是不是周王室的宗亲或功臣建立的诸侯国,而是一个古老的部族建立的国家,郐国在夏代的时候就已经存在,经过商朝,到了周初,又重新接受了周天子的分封。也就是说郐国在当时是历史悠久而古老的部族,是夏人的后裔,而与周人关系相对疏远。虽说周人也说自己是夏人的后裔,但那好像是宣传的需要。实际上,周人与夏人即使有点关系,也可能远得闻不到血丝味了。在《史记》中,周王室的太史伯说郐国的国君是一个贪财好利的人物。有人说《诗经·桧风·羔裘》就是表达郐国人对国君的不满情绪。但《史记》中周幽王的太史伯是周人,《诗经》又是被裁剪过的,因此我们有理由怀疑这里面有没有抹黑的因素。一个古老的部族能够经历千年三个朝代,一定有它的道理。但周人是认人唯亲的,认人唯亲的一个毛病,就是时非的认人唯为亲。有人可能不同意我的观点,但你只要到那些被认为是贪官、奸臣的家乡了解一下民众对这些公认的奸臣的看法,可能就会改变主意。我这么说,实际上,我的亲友如果受到别人的攻击,我也会先为他们辩护。而若铁哥们犯了事,被弄进局子里,也一样会想办法先把他捞出来。因此,说郐国国君贪婪可能是借口。退一步来说,即使郐国国君不靠谱,你也不能把人给灭掉。把人家国家给拆迁了,这是不讲道理的。但有时强权就是道理。
郑武公是怎么灭掉郐国的?扑朔迷离。有史书上说,郑武公与郐国夫人私通,说郑武公成功把郐国夫人变成自己的情人。但郑武公并不是贪图女色,止于偷情,而是使了一计,通过这个情人了解郐国的机密,然后对付郐国。因此史书上说郐国夫人与郑武公私通,郐国因此灭国。怎样灭国的没有说,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的想像空间。但却有这样的故事。公元前769年,周平王东迁的第二年,郑武公派就人把郐国的贤臣、忠臣、名将、勇士登记造册,然后他把这些名字写到盟书上,盟书是竹简还是其它材料的没有说。盟书的内容是说他们将与郑国联合,做郑国的内应,帮助郑国攻打郐国,灭掉郐国,作为回报,郑武公将封赏他们高官良田。为了把假的弄成真的,郑武公让人在郐国都城的城门外,搭建起一座祭台,洒上鸡血和烧过的烟灰等物,制造一个结盟祭神的假现场。郐国国君怎么发现这个现场的没有说,但是他发现了。他必须发现,不然这戏就演不下去了。本来郑国就占据了自己的五个城邑,郑国东迁后,并没有返回的意思,郐国国君一直在提防着,害怕郑武公发兵攻打郐国,这一现场的发现使他十分紧张,失去理智。也许这个古老的族人善良、纯朴、好骗。所以,郑武公的小人之举十分容易得手。郐国国君在现场挖出了埋在地下的假盟书。相当愤怒地把名字出现在盟书上的大臣名将全给杀掉。
这一招够损的,假借姜太公的名字编写的兵书《六韬》的文伐十二法中有这一计,叫塞之以道。把敌国国君弄瞎了,弄聋了,然后断其臂膀,最后消灭之。郐国自废武功,自断臂膀,把忠诚于自己的文臣、能打仗的武将都杀了,接下来事情就好办了,郑国军队攻城,郐国那里有招架之功,被拆迁是水到渠成的事。
对自己堂兄弟干的事,作为天子的周平王装聋作哑。
郐国被灭后,郑武公利用机会又收拾了虢国,灭亡了另一个债主。
舍不得闺女灭不掉胡国
灭掉郐国、虢国两个债主之后,郑武公还是觉得国土狭小,于是他又有了新的拆迁计划,开始盯上了另一个邻国——胡国。
胡国,今河南漯河市郾城、舞阳一带。胡国也是一个古老的部族国家,起源于尧舜时代的夔氏族部落,是东夷的一支,也称归夷,是归夷后裔建立的国家。郑武公灭亡郐国用的借刀杀人,自让其自毁武功,而灭亡胡国则用的是美人计或苦肉计,使其放松警惕,然后,在胡国人吃着火锅还唱着歌时候,把它给灭了。
郑武公灭亡胡国是用了一番心思,也下了血本。他先是把自己的女儿——郑国的国女嫁给了胡国的国君。周人同姓不通婚,因此,国君的女儿一定是嫁到外国或本国的异姓。 嫁到外国的国女也不是那个国家都可能去的,而是用心选择的。周人很会用联姻这个策略。联姻在周人那里有时就意味着联盟。姬姜联姻实际上就姬姜联盟。姬姜联盟,是周稳定的基础。周代的国君把自己的女儿嫁给那个国家,基本上都有与这个国家建立或发展友好关系,互为依托互相支持的因素。这不只是门档户对的问题。当然,这也是个大话题,我们这里暂且不谈。我们只讲,国君与那个国家联姻,就有与那个国家结盟、建立友好关系的意思。但郑武公姬掘突选择把女儿嫁给邻居胡国国君,目的却是要吞掉胡国,置自己的女婿于死地。计划颇具创意。公元前763年,姬掘突召集会议,商讨解决自己疆域狭小的问题。
开会就要有人发言,国君把问题抛出,大臣们就必须积极献言献策,这才像开会。但问题是郑武公已经有了决策,却召集一帮大臣装模作样地开会就不地道了。所以有时老板召集会议是不知道怎么办,有时候是知道怎么办,而有时候则是需要通过会议做引子,把事情搞掂了,所以做为大臣,一定要弄明白老反开会的目的。有些人知道,有些人并不知道,但却自以为知道,结果就出事了。
郑武公身边一个大臣,名叫关其思。人如其名。关其思很善于观颜查色,自以为读懂了郑武公的心思,知道郑武公对胡国有想法,就建议:“胡国最是最好的目标。为什么呢?因为胡国国君刚娶了我国的公主,肯定没有防备,如果暗中偷袭,肯定能够成功。”
这话一下说到了郑武公的心里,关其思可能还等着郑武公的夸奖和国人看——他为此丢了性命。姬掘突听到关其思正合心意的建议后,拍案大怒:“你怎么能出这种混账主意,让我去打我的女婿!郑、胡两国是唇齿相依的友好邻邦,胡国国君又是我的女婿,你竟有这种不仁不义的想法,太可恨了!拉出去砍了。”郑武公真会演戏,演得也很像。政客不会演戏是不会有大出息的——这是必修课。
关其思被斩首。
关其思也是太精明了,他虽然揣摩到了郑武公的心思,但终究是智力有限却卖弄聪明,结果丢了性命。郑武公的心思,关其思只揣摩了第一层,却没揣摩到第二层,结果站着中枪。
说出了领导心中的话,看起来很合领导的意,但是他不知道郑武公眼巴巴地正需要一个不怕死人去做这个动作,于是关其思上套丢了脑袋。所以,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在官场,说话做事一定要悠着点,装傻子,既可爱,又安全,所谓难得糊涂。把上思的心思猜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猜不好,最好不猜。《三国演义》中,杨修也为此送命,这是大家熟知,而关其思的下场却是很多人不一定知道的。有点冤。
关其思死了,因为挑拨郑武公攻击胡国而被杀。得知这一新闻,他的女婿胡国国君异常感动,多么好的老丈人啊!再设防就是不把亲人当亲人。于是不仅放松了警惕,还撤掉了边防军。这正是郑武公想要的结果。然后,姬掘突趁机突然袭击,很轻易地把胡国灭掉了。
提高警惕,保卫祖国。什么时候都是重要的。老人家的话是正确的。
4、天子靠不住了。
周王朝中央政府对这种封国兼并封国的大事,毫无反应,于是,郑国吞并胡国遂成为周王朝土崩瓦解的信号。他人让们知道了周天子已经靠不住了,灭掉别人的国家都不管,都管不了,还能管什么?其次,亲情靠不住了,自己的女婿都去算计,自己女儿的命都不顾,亲情能靠吗?第三,王法靠不住了,规矩靠不住了。这将是一个险恶的国际环境。
什么能可靠呢?肌肉最可靠!枪杆子里出政权!只有加强武力,增强国力,在亮肌肉的时候不吃亏。这是我们今天旁观者清,处在那个时候的人没有几个能看到这一点,郑国算是明白比较早的国家。正是郑国,让诸侯国们知道,周天子已经不行了,山中已经没有老虎了。周天子这个老虎不是纸老虎,也是假老虎。当然这个事情是由郑武公的儿子,那个精明的郑庄公办到的,这个郑庄公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让亲弟弟多行不义,然后造成把讨伐亲弟弟描绘成“自毙”的郑庄公,是很少被老人家点评为“很厉害”的历史人物。那么他又是怎么做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