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大明:让你励精图治,你去养生?> 第一百三十六章:民心即天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三十六章:民心即天下。(2 / 2)

“欲请叔叔回京,祭奠皇上太子的同时,以安天下。”

“天若假我十年为君,必效法太子,以百姓之心为己心,以百姓之念为己念,与民休养,施恩天下。叔叔之恩,侄儿定当深记。”

“书不尽言,不能亲至,望叔叔勿要见怪。”

“侄儿,皇太孙朱瞻基。”

提笔的一瞬间,朱瞻基又仔细的反复查阅,在几经修改,确认无误后,便唤了一声门外护卫,命其将这折子的内容交到了礼部。

命其重新抄录,发往各地藩王之手。

在写完这封信后,朱瞻基也是再次提笔,开始写起了给二叔三叔的信。

这一次,倒是简单一些。

也没有多废话。

只言明与二叔之间的约定还算数,无论胜败留对方性命于世。

同时,劝说二叔三叔带着皇上尸骨回京。

如今皇上已逝,礼当入土为安。

身为人子人孙,就算有什么矛盾和争斗,也该先让皇上入土。

同时,将太子病逝的消息也告知了对方。

虽然这事情如今还不能公告与天下,但这种事情也瞒不过那二叔和三叔,与其让他们探知,还不如坦荡荡的告知对方。

写完这些,准备好一切后。

朱瞻基依旧还是坐在那老爹朱高炽日常所坐的椅子上,沉沉的思考着全局。

最后,不顾夜已深。

又命人重新将那杨士奇给叫了过来。

.............

北边,山海关外。

五十万北征大军,除留下五万兵马于塞北外,其余四十五万兵马此刻早已呈兵于山海关外。

中军大营内。

赵王朱高燧皱着眉头对身边的老二汉王朱高煦说道:“这臭小子是什么意思?老爷子病逝在半道上,这是我们愿意看到的吗?他倒好,现在连家都不让我们回去了!”

听着老三的絮叨,那老二朱高煦却只是笑了笑,然后说道:“如今明军整整五十万大军都在我们手里,你说那小子在担心我们什么?”

在听到老二的话后,老三朱高燧也是脸色一紧,问道:“老二你跟我说实话,你到底存没存这样的心思?”

可老二朱高煦却反倒是问道:“你说呢?我的心思你还不知道吗?”

可能老三朱高燧却说道:“我知道?我知道什么,你跟那小子平日里好的恨不得穿一条裤子,我能知道什么?你们俩就是现在这个时候,坐到一起喝上一顿,我都不觉得奇怪。”

在听到这老三的话后,老汉王朱高煦坐在椅子上,仔细的想了想后,神色凝重的说道:“老三,如果你哥哥我真想坐老爷子那位置,你怎么说?”

感受着老二的脸色,老三却故作不知的说道:“我说什么,我什么都不说。”

老二朱高煦又道:“难道你真的想一辈子坐你这个王爷?”

对此那老二朱高燧倒也不糊涂,也同样一本正经的对着自己二哥说道:“老二你也别糊弄我,你也清楚,我现在就是王爷,如果跟着你去造反,那日后也是一个王爷,对我来说没有什么区别。”

“所以这事儿我从一开始就没多想什么。不过这天下人都知道我老三是你二爷党,你老二若真想试试,我陪着你就是。不过有些话咱们可先得说到前头,若你日后真的拿了江山,不能杀咱们老朱家的人,更不能拿我老三开刀!”

听着老三的话,朱高煦点了点头。

只是看他如今的表情,似乎连自己都还没有真的下了决心。

否则,这山海关早就开打了。

“行了,不管到底怎么样,如今这大军之中也不是只有我们两个说了算。那英国公张辅,陈懋,可就不敢说会听我们的,一会儿你去将这些军中的将领们都叫过来,咱们先喝喝酒再说。”

对于自己二哥话中的意思,那老三朱高燧自然是清楚的。

如今这军中很多将领都跟他们哥俩没有太大的关系,不管要不要造反,都要先将他们的态度给搞清楚才好。

闻言,那老三朱高燧也是点了点头,按照老二的话去办了。

而留在那中军大营之中的汉王朱高煦,则坐在那椅子上沉着一张脸。

“大侄子啊大侄子,若是老爷子这次真铁了心的立你爹或者你为帝,等你们继位后我还真不好说什么,可如今老头子这么突然的就死了,那你就不能怪二叔我了。不过你放心,你爹和你的小命,你二叔我不会要,但那皇位,总得你二叔也来试试........”

就当那朝廷之中,包括那军营之中都在各自谋划的同时。

第二日。

山海关内不远处,一处县城内。

两个老头儿正坐在那农家的院子里,下着棋。

“我说你小子怎么尽走这怪棋,没意思,不下了不下了。”

说着,便一伸手,将那棋盘直接给推乱了。

看到这一幕,坐在他对面的大胖子先是一愣,但随即便明白什么,摇了摇头,道:“爹,你说您这胡闹了一辈子,如今这清闲了下个棋,怎么还是胡闹啊。您输了就输了,还不认账了。”

闻言,那对面的老头子顿时瞪着眼珠子说道:“怎么,瞧着你爹我现在不是皇帝了,都敢这么跟你爹说话了?什么不认账?你自己下的怪棋,没意思,谁爱跟你下你去找谁去。”

对于自己老爹的话,那大胖子也是无奈的一笑。

“您看您,这话不是爹您自个儿说的吗,说什么既然不当这皇帝了,就要跟个平常的老头一样,享享人伦之乐?说在这里没有规矩吗,现在您又说这个。”

那老头子顿时一摆手,道:“行了行了,你那嘴里整天就是大道理,什么话到你嘴里都有道理,行了吧,我说不过你,我也下不过你,行了吧?”

瞧着面前这跟小孩子似的老爹,大胖子顿时满脸带笑。

若此时有那朝廷中的人在此,定会惊讶的连眼珠子都要掉出来。

因为此时坐在那农家小院棋盘旁的二人,正是这当朝的皇帝朱棣,和那太子爷,朱高炽。

本该身死的二人,此时却跟见了鬼似的出现在了这里。

就当那笑了一会儿的太子朱高炽回了回神后,还是有些担忧的说道:“爹,虽说儿子我同意了您这法子,可总觉得有些不妥。这是不是太过儿戏了?您一个皇上,我一个太子,弄出这假死一事,这事儿若是被世人所知,只怕是要让后世儿孙笑话的。”

面对老大的话,那老爷子朱棣却丝毫不在乎的说道:“不是一个假死吗?有什么可笑话的?再说了,那小子要是干的好,那就不是假死了。你们这帮小子,整天不是嫌弃你爹我胡闹吗?现在这皇帝我不干了,让你儿子干,这还不行吗?”

对此,那太子朱高炽也是无奈的说道:“爹,您知道儿子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一个皇帝和一个太子都突然不在了,你说那小子能抗住压力吗?还有那老二和老三,万一真的动了刀枪......”

朱高炽到底是朱瞻基的亲爹,不管他之前教育朱瞻基时有多严厉,但这终究是自己的儿子,老爷子不心疼,他心疼啊。

可老爷子却也说道:“你家那小子,可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别以为老头子我年纪大了,昏聩了。这背地里多少事都是你家那小子在办的。就老二和老三那俩货,能是那小子的对手?再说了,我可是给你家那小子留了一大半的五军营和整个神机营。”

“别的不说,就说真上了战场,你家那小子也不吃亏!”

听着自己老爹的话,朱高炽也是无奈的说道:“爹,儿子不是说这个,我知道您给那小子留了军队。可这毕竟都是朝廷的军队,就是死一个人也不好吧?”

然而,朱棣却冷笑一声,道:“死人?死的了人吗?真要到了动刀枪的时候,我倒还真要好好瞧瞧,看谁敢动!那老二和老三我跟他们说过了,如果这一次他们真的敢动手,正好,我这个做爹的也有理由了。”

听着自己老爹的话,朱高炽还是觉得有些不太妥当。

“爹,您这都假死了,那军队你还指挥的了吗?到时候真打起来了,您这已经死了的皇帝,谁还听你的命令?”

面对自己儿子的质疑,那老爷子朱棣却丝毫不在乎的说道:“别看老头子我现在不是皇帝了,可要说那五十万的大军,只要我老头子一句话出去,那老二和老三一个兵都调不动!真当老头子我在后方没事闲着溜达呢?”

见老爷子如此自信,显然是做好了完全的准备。

对此朱高炽也不是那么担心了,可又有些不解的说道:“爹你既然都安排好了,直接下旨让那小子继任就是了,我们何必躲在这地方呢?”

可老爷子朱棣却摇摇头,起身走了两步,说道:“有些事情啊,我们坐在那龙椅之上是瞧不清楚的,就是面前站着的是人是鬼都说不清楚,更何况是这天下。你家那小崽子太年轻了,天赋是不错,但还是太早了。所以老头子我有些事情必须给他安排好。”

“这一次你这个太子和我这个皇帝都不在了,倒要好好在这里瞧瞧,这天下到底有哪些牛鬼蛇神,一次性的给他全部铲除了!还有之前推行新政,当时有老头子我坐镇,自然不会出什么太大的问题,可如今不一样了,这下边还不知道有多少人对你家那小子恨之入骨,恨不得将他活剥了呢。”

“这些祸患,我们能留给儿孙们吗?”

随着老爷子说完,朱高炽的心中却还有一个担忧,忍不住的问道:“爹,可如果是那小子胜了,还将老二和老三给抓起来了,万一他要起了杀心呢?”

听着这话,刚刚还一脸得意之色的老头子朱棣,却突然沉默了。

在沉默片刻后,说道:“若那小子真的想对自家人动手,你这个太子就得重新活过来了。”

听到这话,那朱高炽顿时便笑出了声。

随后笑道:“爹啊爹,您说您这叫办的什么事儿,这才假死了,再活过来?您这不是拿天下人涮着玩儿吗?这历朝历代的皇帝,哪个跟您一样。”

虽然朱高炽很清楚如果朱瞻基真的对那老二老三动手的话,老爷子一定不会放过他。

但他同时也很清楚,自家那小子绝对不会对那老二老三下杀手!

别人不知道,他这个做爹的知道。

如果那小子真会这样做的话,之前都不知道有多少次的机会。

不知道有多少次的机会可以直接将这俩给弄到藩地去。

可这小子都没干。

所以如今他说说也就是随口一问。

同时,就算那小子真的想要下杀手,只要没有真的杀了,老爷子就绝不会对他真的怎么办了。

最多也就是带在身边折磨他七八年。

不过不管怎么样,如今事情已经发展到了这个地步,他也不需要再去多想了。

这乱七八糟的事情,自然有那老头子自己操心。

至于外边的事儿,他这个太子都已经死了,还管什么。

如今这时候才是真正的无官一身轻。

劳碌了一辈子,也该是享受享受了。

唯一有些不忍的是,自己那夫人如今还蒙在鼓里呢,看来还得找个时间,想个办法跟她透露透露。

“黄俨!”

院子里,老爷子朱棣突然喊了一声。

很快,那门外站着的黄俨赶忙便跑了进来。

“皇上!”

朱棣点了点头,问道:“宫里和关外有什么消息传回来吗?”

黄俨想了想后,说道:“倒是有,太孙殿下从传回来的消息看,这个时候应该已经是到了京城中。那顺天府尹郭济在与那兵部尚书杨士奇等人商议后,将京城的城防兵力增加了。”

“之前那杨士奇连同朝中大臣私自调动的备倭兵也已经到了山海关。”

在那黄俨说完后,朱棣便是一愣:“没了?”

黄俨点了点头。

见此,老爷子朱棣也只好说道:“行了,继续探查,不管是京城里还是那关外,有消息要第一时间送过来。”

“是。”

在那黄俨离开之后,老爷子朱棣想着如今各处的情况,不由的便对身边的老大笑道:“老大,你觉得,如今你家那小子在干什么?”

朱高炽想了想,随后说道:“他爷爷和他爹都死了,估计正在哭丧呢吧。要么就是在安慰他娘。”

闻言,老爷子朱棣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但又问道:“那你觉得咱们俩的死,他对哪个更伤心?”

听到自己老爹这一个君王问出这种像是小女人心思的问题,不由的便笑出了声:“爹....”

本想说什么的朱高炽,想了想后又笑着闭上了嘴,由着老爷子,随后说道:“肯定是对爹您的死更伤心些,毕竟您可是从小将他带在身边的,平日里也是您最娇惯他。倒是我这个当爹的,临死前还板了一张脸,训了他大半年。”

听到这话的老爷子朱棣顿时便大笑了起来。

想到自家这老大当初在假死之前还专门训了那小子大半年的时间,不由的便忍不住好笑。

不过笑过之后,老头子朱棣还是说道:“我倒是觉得那小子谁也没哭。”

听到这话的朱高炽顿时有些愣住了。

“那小子,估计这时候正跟朝廷的那些官员们商量着怎么对付那老二老三呢。你那儿子别看平日里吊儿郎当,不学无术,可真到了关键时候,那小子的手段可不简单,有时候就是老头子我都不得不服。”

说这话时,那老头子朱棣的脸上满是自信之色。

而朱高炽却在听到后,笑道:“爹你对那小子倒是挺有信心啊。”

京城中。

伴随着那满朝官员们按照朱瞻基的命令不断执行的同时,天色也渐渐暗沉下来。

按照朱瞻基的话,今日天黑之前,前往山海关的队伍就要启程。

与此同时。

在朱瞻基将那杨士奇又叫回去后,两人也是商议了一夜整个明朝内部的大军调动。

虽然不会轻易的动兵,但一定要先将人马预备妥当。

各处边疆的边军,该换防的也赶紧换防。

能抽调的兵力也是抓紧抽调。

趁着大战未起,将一切都准备好。

而这些商议出来的办法,也是要人到各地去传命的。

整个京城,便犹如一台机器一般,在朱瞻基的指挥下,不断的运作起来。

清晨,当睡了一夜的胡善祥醒来后,第一时间便来到了朱瞻基这里。

瞧着他一夜未睡,还在忙碌着,心中不免担忧的说道:“殿下,还是回去休息吧,国事虽然重要,但也不能伤了身子啊。”

听着胡善祥的话,朱瞻基在将手中的折子放下后,也是揉了揉双眼,满脸疲惫的说道:“嗯,这就回去。”

“娘那边呢?昨晚还睡的好吗?”

闻言,胡善祥的也是一脸沉重的说道:“娘从太子爷去世后就一直没有合过眼,也就是昨天你回来后,才在屋里沉沉睡去了,我刚刚去了一趟,还没醒呢。”

朱瞻基点点头,嘱咐道:“最近这些日子我估计会很忙,家里头很多事情都顾不上,你多操心家里的事情,尤其是娘,一定不要让她一个人待着,多陪陪她,不行就到处去走走。”

胡善祥听到后也是乖巧的点了点头。

“对了,昨天回来后还一直没有吃东西呢,你叫人帮我弄点吃的,吃了后我去眯一会儿,有人来的话就叫我。”

“好。”

计划的虽然好,但可惜的是,事与愿违。

刚刚吃了点东西,准备起身去休息一会儿的朱瞻基,还不等他躺下,那门外便来了一人。

“太孙殿下!”

朱瞻基虽然有些烦躁,但还是强忍着又走了出去,问道:“什么事儿?”

“回殿下的话,汉王府里头闹起来了!”

听到这话,朱瞻基眉头一皱,道:“因为什么事儿,直接说,不要等我问!”

那人惶恐,赶忙便一口气说道:“之前朝廷命人将汉王和赵王的府上看管了起来,任何人都不得进出,今日一早,那汉王府上的汉王妃便吵闹着要见殿下和太子,说是见不到,就要自刎在府中,如今就在那院子里,手里还拿着匕首呢!”

听到这话,朱瞻基顿时双眼微眯,道:“看管汉王和赵王府?谁让他们看管的?!”

那护卫回道:“内阁杨大人他们啊。”

显然这护卫还并不清楚朱瞻基是刚刚回来。

而朱瞻基也在听到这话的一瞬间,便骂道:“胡闹!皇亲国戚,还是当朝的汉王府和赵王府,是他们说看管的就看管的!?”

骂完之后,若是平日里朱瞻基肯定是要先处置了那杨士奇,可想到如今特殊时候,那杨士奇不管做什么,本意都是为了他朱瞻基,也只好暂时将这件事忍住,一抬手说道:“前边带路!”

“是!”

汉王府上。

刚刚来到汉王府门外,不等进入那府中,朱瞻基便听到了里面的吵闹声音。

------题外话------

求月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