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大明:让你励精图治,你去养生?> 第一百一十七章:太孙殿下兵变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一十七章:太孙殿下兵变了!(2 / 2)

“就那一匹马,你追的上吗?”

瞧着此人逃离,朱瞻基心里也感觉有些可惜。

若早知如此,就不该这么轻易的去试探。

如今在这营外的河边,连匹马都没有。

而此时的于谦,依旧还沉浸在震惊当中无法自拔。

他实在不敢想,那哈斯珠子,从应天与他一同来到草原的哈斯大哥,他的养马师傅,竟然是探子!

瞧着他此时的神情,朱瞻基也不再过多的思虑什么,左右不过就是一个瓦剌人,跑也就跑了。

瞧着身边瘫坐在地上满脸不可思议的于谦。

朱瞻基倒是觉得还挺不错。

那瓦剌人可以在马厩中探知的情况有限,就算学了大明朝的拐子马,又能如何?

能让这于谦好好看清楚这世界从来都没有变,一直都是弱肉强食,物竞天择,并没有因为他们文人的那些诗词歌赋而改变后,或许他也能真的成长一些。

随即,朱瞻基也没说什么,任由那于谦瘫坐在地上,自己则直接转身离开。

相信以于谦的悟性,他自己是可以明白的。

多说,无用。

在离开之后,朱瞻基便准备赶去老爷子那里。

虽然这件事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但怕就怕这军营之中是不是还有那瓦剌的人在。

并且,如今的瓦剌已经派人提前进入了大明朝的军队,可见其图谋不小。

最关键的是,朱瞻基很清楚,接下来大明朝的最大敌人,正是那瓦剌部!

尤其是那马哈木和也先,这二人正是他大明朝之后五六十年内的最大敌人。

就当朱瞻基缓步来到老爷子的主营帐中时。

正巧看到了一队草原部族的人从营帐内远远离去。

瞧着他们,朱瞻基只是皱了下眉头,并没有多想,在转身走进了老爷子的主营帐后,便听到里面的老爷子正高声的大笑。

一旁的二叔朱高煦和三叔朱高燧也在附和着。

“这些小部族的人,哪里见过这么多的银子,瞧着皇上赏给他们的那些银子,一个个乐的直呼大明朝大皇帝万岁。”

就当这营帐中的众将正在为了此事而高兴的闲聊时。

朱瞻基也笑着走了进去,看着众人问道:“爷爷,二叔三叔,什么事儿啊,这么高兴?”

听着朱瞻基的问话,那二叔朱高煦便说道:“这不是刚刚瓦剌部的首领也先来参拜老爷子吗,老爷子赏了他们点银子.........”

听着二叔朱高煦的话,还不等他将这件事情说完,朱瞻基的脸色变顿时一变,瞪了一双大眼珠子问道:“也先?!”

二叔朱高煦一愣,回道:“对啊,也先,怎么了?”

面对二叔的询问,朱瞻基来不及回答,转身便朝着帐篷外望了过去。

见那也先还没有走远,朱瞻基赶忙便对着老爷子身边的樊忠说道:“快!带一队人马随我去将这些人拦住!”

瞧着朱瞻基那焦急的模样,一旁的二叔朱高煦赶忙说道:“大侄子,你这是怎么了?那也先出什么事情了?为何非要拦住他们?我们现在到草原上还没有将目标直接指向那瓦剌部,我们不能刚来就将所有人都得罪了,要一点点解决他们!”

听着自己二叔的话,朱瞻基却来不及解释,可那樊忠毕竟是老爷子的人。

他朱瞻基如今在这军营之中没有老爷子的命令,是压根调动不了任何军队的。

想到这里,朱瞻基只好看向了自家老爷子朱棣,说道:“爷爷,那也先决不可放走!此人日后必成我大明朝的后患!”

哪怕此时的朱瞻基有一万种办法在日后以大明朝强盛的国力将那瓦剌给一点点的吃下。

可如今既然那也先已经送到了自己的跟前,没道理将其放过啊!

可在听到朱瞻基这焦急的话时,老爷子朱棣却是坐在那椅子上,皱着眉头,说道:“我瞧了那也先,确实英武不凡,但你如何就能断定此人日后必成我大明朝的后患?”

见老爷子并不着急,还一副要彻底搞清楚的神态。

朱瞻基无奈的叹了口气。

转头再瞧瞧那也先,距离军营已经是越来越远,心中虽然感觉可惜,却也只能就此作罢。

尽管十分的懊悔,但他也知道这件事怪不了任何人。

毕竟这种事情只有他这个后世之人才最清楚,他可以百分之百的确认,但身边的老爷子他们呢?

如今动了那也先事小,关键是这样一来,也就将那瓦剌部给彻底的得罪了。

尽管不惧他们。

但若是草原上的部族全部联起手来,又是在这些草原人的家乡,他们大明朝就是依仗着火器之威,也是压力十分大的。

事关此次来到草原之后的大局。

老爷子朱棣稳妥行事,也自然是无错的。

反倒是他朱瞻基,一开口就要杀那也先,好像有先知一般,如此的笃定,反而显得有些草率和武断了。

见事已不可为,朱瞻基也只好说道:“没事,爷爷,孙儿就是听人说这也先鹰视狼顾,既然是这也先,那自然是不能留他在草原,成为我大明朝日后祸患的。”

听到朱瞻基的话,在场的众人都是笑着摇了摇头。

不过相比于众人,那龙椅上的老爷子朱棣,倒是在听到自己大孙子如此说时,心头反而升起一股不太好的感觉。

这小子平日里一般是不会无的放矢的。

既然他刚刚那么说,显然是知道些什么。

可如今又不说,怕是瞧见那也先已经跑远。

不过即便是感觉有些不太好,但朱棣也没有真的在意。

他纵横草原几十年,又岂是没有遇到真正的对手。

随即,老爷子朱棣便一招手,将朱瞻基以及周围所有人召了过来。

指着那墙上的地图说道:“如今我们的位置算是来到了草原的深处,可在派出探子后,方圆五十里,连一个人影都没有发现。”

“如果不出意外,这次还会跟以往一样,草原的各部族都会避让出去。”

“如果是这样,那我们这一趟,可就又要白来了。”

“所以,朕想了想,打算分兵。”

“老二老三,你们各自率领十万兵力于中军左右翼,向前推进。”

“这样一来,大军就能在草原上摊开,涉及的范围也会很广。有利于我们寻找草原部族的位置,另外,分兵之后互相之间有很远的距离,也给了他们一定的可趁之机,或许他们会主动的上前来。”

随着那老爷子的话说完,还不等周围的将军以及汉王赵王说什么,朱瞻基便第一个跳了出来,说道:“爷爷,绝对不行!”

说着,朱瞻基便来到了那老爷子的身边,指着那地图上大明朝军队的阵型,一言直接点破,说道:“爷爷,你看,如果让二叔三叔分兵而出,好处自然是有。可是爷爷你想过没有,这里是那草原人的家,他们比我们熟悉太多这里的地形啊。”

“翻过山这个山丘能看到什么?我们不站上去压根不知道。况且我朝历次大战都从未涉及过那斡难河北,对于那边的地形毫不了解。”

“一味的分兵推进,结果只会导致中军的兵力不足。一旦那草原的各部族联合起来,其兵力绝不少于我朝。他们只需率领两支军队在前分别与左右一军队纠缠住后,其大批的兵力便立马可以利用其机动力的优势,直插我朝中军。”

“二叔三叔率领的左右翼军队,很难在第一时间脱离战场返回营救。到那个时候,我中军反倒成为了突破口。”

这么明显的弊端,老爷子朱棣自然是清楚的。

在听到朱瞻基的话后,顿时皱起了眉头。

显然对于朱瞻基的这番话他十分不满。

在这之前他可是亲口嘱咐过朱瞻基的。

瞧得老爷子的脸色越来越阴沉,一旁的老二朱高煦赶忙便站了出来,打着圆场说道:“大侄子,这点想必皇上肯定是看出来了。你忘了,我们可是有火器在的,如果那些草原的部族敢于主动进攻,以火器之威绝对可以将其进攻的势头打乱。”

“况且你说的容易,这草原各部族多少年了也没见联合到一起,这次就联合到一起了。”

“那瓦剌部的也先刚刚领着银子走了。”

“放心吧,皇上心里有数!”

听着二叔的劝解,如果是在平时,朱瞻基压根儿都不会张口说这些话。

他之所以在老爷子已经提前警告过他的情况下,还在这个时候主动的开口,是因为老爷子说的这个分兵办法,完全跟他在史书上看到的办法是一模一样的!

可以说是分毫不差。

而那一次如果不是当时率领骑兵的首领也先年纪还小。

胆子不够大。

老爷子所在的中军大营就被他直接给一锅端了。

到那个时候,皇帝所在的行营都已经被端了,还谈什么胜负。

这场仗根本就不用再打了。

不由的,朱瞻基也只能是罔顾了二叔的一番好心,再次对着老爷子劝谏道:“爷爷,这个分兵办法真的不行,我们还是重新想想吧!”

可当朱瞻基再次当着这军中众多将领的面忤逆了自己的意思后,老爷子顿时便生气了。

将手中的木棍扔在地上的同时,还阴沉的脸看向朱瞻基,说道:“你小子上过几次战场?打过几次仗?这里的哪一个不比你打的仗多?这里有你说话的位置吗!”

显然。

对于这分兵的策略,老爷子朱棣已经是打定主意了。

这一次,他绝对不想再白白的往这草原里一冲,然后将这草原当成个舞台,在上面自己唱一圈戏,耍一场威风,再灰溜溜的离开。

看似深入草原无人可挡。

实际上却是什么都没有得到。

对于朱瞻基所说的那些弊端,朱棣全部都知道。

但他只有以这样的方式,才能诱使那草原各部族的兵力主动出击,只要他们敢与自己正面作战,当两支军队纠缠到一起后,这场战斗就是不死不休了!

他朱棣也有绝对的信心,在依靠火器的威力下,将敢于进攻中军的敌军击退!

这些道理,朱瞻基都清楚,之前在应天府皇宫时就清楚。

但他必须说啊!

这可是明军五十万人的命!

是整个大明朝军队之精锐!

一旦中军被破。

群龙无首。

整个大明朝五十万的军队便将瞬间分崩离析,成为一块任人啃咬的肉!

被草原上无数的野兽所啃咬。

就好像之前那哈斯珠子所说,在草原上,能够的隐蔽的地方只有那些水草。

在这种情况下,大明朝的军队就是想跑,也跑不掉了!

这偌大的草原,也将成为那些草原部族猎杀的舞台。

五十万精锐军队一丢,那所谓的长城,便成为一句玩笑。

最好的情况,是关外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也将成为别人的囊中之物。

最坏的情况,则是敌人趁你病,要你命,跨过长城,将历史上自己那废物儿子所导致的场景再提前数十年出现。

“爷爷!”

“谁是你爷爷!”朱棣喝道。

见朱瞻基三番五次的劝阻,动摇他的军心,朱棣是真的忍不住了。

若眼前之人不是自己的亲孙子,是自己钦定的大明朝未来继承人,朱棣此刻只怕是已经忍不住的命人将其拖下去砍了。

眼看着场中的气氛已经如此。

那老二老三也怕事情真到了不可回转的地步,赶忙便将朱瞻基给拖了出去。

“臭小子,你平日里这么聪明,你就看不出老爷子如今已经是心意已决吗?这是你能拦住的事情吗?”

面对二叔的劝说,朱瞻基又何尝不清楚他的话很有道理。

可他没有选择啊!

总不能在清楚历史的情况下,什么都不说吧?

可现在的关键是,自己说了,老爷子也知道,关键他不改啊!

他就是故意如此的!

此次北征,他要竞全功!

想到这里,朱瞻基冷静了一下后,对身边的二叔朱高煦说道:“二叔,这次你一定要听我的,如果按照老爷子的办法,此次必然会出问题!而且是大问题!”

说完,也不管二叔说什么,直接便转身离开了。

看着朱瞻基消失的身影,汉王朱高煦的脸上浮现出了为难之色。

虽然他对自己这个大侄子十分的信任,可这种事情让他在这个时候怎么去劝说?

无奈之下,也只能是暂时回到了营帐之中。

待汉王返回后。

老爷子朱棣顿时沉着脸对那汉王问道:“那小子呢?”

朱高煦见老爷子神色,只能说道:“让儿臣暂时先劝回去了。”

闻言,老爷子朱棣点了点头,继续按照自己提前预备好的办法,给在场之人讲解起来。

而另外一边,离开了老爷子主营后的朱瞻基,返回到他们所在的候补营内。

走在候补营之中。

朱瞻基来回的走动思考着。

以老爷子的脾气,如果这个时候自己再回去劝说,指不定他敢命人直接将自己给绑下去。

哪怕就是私下劝说也是如此。

而自己那二叔和三叔又是唯老爷子马首是瞻的家伙。

靠他们根本没有可能。

如果是在那朝堂之上,还能靠着他老爹朱高炽硬生生将老爷子给磨没了脾气。

可如今是在军队,老爷子的地盘上。

这军队上上下下压根没一个人敢去阻挠老爷子的意图。

关键是老爷子前几次的亲征都十分的容易。

也让下边的那一群军官们感觉不到任何的危机。

却不知,战场之上,生死都只在一瞬之间。

可怎么办呢?

老爷子已经打定了主意,要为他这个大孙子打下十多年的和平发展期来。

现在就是十头牛也拉不回来了。

站在这草原之上,望着头顶那一轮明月。

朱瞻基陷入了沉思。

军队不像在朝堂之上,如今他这太孙的名头,在军队之中只能仰仗着老爷子才有点用处。

一旦没有了老爷子的支持,他是匹马调动不了的。

现在的关键是,他压根无法劝说老爷子回心转意。

劝说不了老爷子,又无法直接调动军队。

如今的局势好像陷入了绝地。

可他偏偏又有一万个理由,不能坐视不管。

这想来想去想来想去,如今整个明朝军队50万人马,唯一能够让他随意调动的也就是自己身后这七八千候补营的人马了。

可仅靠着自己身后七八千人的兵力,如何能够左右这总数近百万的大战?

如果给他一两年的时间,好好的打造这支队伍,在特殊的地形下配备特殊的武器,或许还有可能胜利。

可如今眼看着大战边要一触即发,他去哪里准备?

更关键的是,这七八千的兵力压根都是没有上过战场的普通老百姓。

可以说没有半点的战斗力,一旦上了战场,面对那山呼海啸般的喊杀声。

能够坚持不腿软已经是最好的情况了。

别说是他们,就是他朱瞻基,如今也是第一次上战场,当他真的站在了数千数万的骑兵对立面时,他能不能迈开这双腿,都未可知。

可伴随着朱瞻基仔细的深入的去思考如今这个局面下能够解决的方案。

一个模糊的计划也渐渐在他的脑海当中浮现而出。

而随着他一个人站在原地,仔细的完善这个计划。

虽然所达到的效果依旧不是他朱瞻基愿意看到的,但这是如今唯一的办法了。

------题外话------

求月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