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大明:让你励精图治,你去养生?> 第九十三章:这一家人,能有八百个心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三章:这一家人,能有八百个心思!(2 / 2)

说白了,这官绅之中除了那些真的触犯律法,欺压百姓的万恶之人,大多数其实并无错。

将自己带入他们的角色当中,按照朝廷律法而行,用真金白银购置耕地,为各家增添收入其实并无错。

况且这样的事情,已经在这片土地上发生了几百上千年了。

对这个时代的人而言,跟吃饭放屁是一样一样的。

这种情况下,如果站在那些官绅的角度上,他们又何错之有。

就好像自己前世那些老板们,又何错之有,放谁在那个位置上,也都会以赚钱为第一要务。

所以,不管是官绅还是权贵之类的群体,本质上他们是无错的。

因为朝廷的体制本身就是家天下,封建王朝本质上就是君、王、侯、官、绅这样的重重压迫体制。

就好像天道,虎狼吃肉,兔牛食草这样的物竞天择。

难道要说虎狼吃肉,兔牛食草错了吗。

说白了,他们也只是阶级固化这一原罪的背锅侠而已。

想到这里,朱瞻基顿时笑着说道:“这不是有爷爷在这宫里给孙儿做靠山吗,爷爷封了那郭济和张本一人一个正三品,这不就是赏吗,若没有爷爷封赏那郭济正三品官员的圣旨传出去,孙儿在那扬州府又怎么会如此的顺利。”

见朱瞻基这小子这么说,朱棣顿时忍不住的笑了。

随后又硬生生的憋了回去:“能看明白这些,算你小子还不笨,还没到了那不可救药的地步。”

说到这里,朱棣又道:“还有个已经不可救药的人回来了,你这个做侄子的,去接一接吧。”

听到老爷子这话,朱瞻基的脑子里瞬间便浮现出一个人。

想到自己在扬州、在镇江府的时候所听到那些个传闻,心中顿时感觉好笑,可还是对着老爷子一拱手,道:“那孙儿去迎一迎二叔。”

说完,便跑了出去。

皇宫门口。

正背着手来回走动的朱瞻基,很快便在那宫门口瞧见了那刚刚从马车上下来的二叔朱高煦。

远远的,朱瞻基便喊道:“二叔!”

此时的汉王朱高煦刚刚从那凤阳府中赶到京城,这脚也是刚落地。

瞧见那宫门口的大侄子,朱高煦顿时高兴的走了过去:“大侄子,这次你在镇江府做的漂亮啊,可是差点把二叔都赢了。”

朱瞻基赶忙笑着回道:“二叔说的什么话,侄儿怎么能赢叔叔呢,再说了,要是赢了二叔,这回京后二叔还不跟侄儿将那五万两银子给要回去?”

朱高煦哈哈一笑,尽管在那凤阳府度田令推行落后的时候,他还真有这个想法,可如今这嘴上哪里能这么说:“瞧你小子说的这话,二叔是那种人吗?”

朱瞻基听到这话,顿时在心里嘀咕道:“你不是那种人,你太是那种人了。”

可嘴上还是说道:“快走吧,二叔,老爷子可是在那宫里夸了你半天,说二叔你这个比侄儿强,那个比侄儿强、”

听到这话,朱高煦顿时眼前一亮:“当真?”

朱瞻基眼睛一瞪:“当然了!”

“快走吧,老爷子指不定又要赏二叔点什么呢。”

闻言,朱高煦顿时拉着朱瞻基便说道:“快,走走走。”

与此同时。

那太子府、赵王府,也都收到了朱瞻基与朱高煦返回的消息,在听到消息的第一时间,这老大和老三便匆匆的赶来了。

只是,当他们穿行过皇宫来到那乾清宫的大殿门口,还没进去,便瞧见一只瓷器从那殿里飞了出来。

“啪!”

掉地上摔个粉碎。

本以为此次新政推行大获成功的同时,老爷子一定会赏赐这俩人,想着趁老爷子高兴过来热闹热闹的太子,以及想瞧瞧老二得了什么好,以便自己后续要价的赵王,顿时站在宫门口面面相觑。

“你个臭丘八,老头子我是上辈子做了什么孽,生了你这么个玩意儿!”

听着那宫里传出来的声音,太子和赵王不约而同的将迈出去的一只脚又收了回去。

正准备转身开溜的时候,只听那宫里的老头子再次喝道:“外面那俩,给我进来!躲什么躲,以为老头子人老眼花了吗?”

听到这话,二人脸色一沉,跟家里死了人似的,拉拢着个脑袋便又走了进去。

来到老爷子的面前,瞧着地上跪着的汉王朱高煦以及朱瞻基,赶忙对着老头子说道:“爹。”

“跪下!”

噗通。

二人好像条件反射一般,拱着的双手还没放下,腿已经跪在了原地。

“说!”

“老头子平日里就是这么教你们的吗?”

“杀大臣,还杀一个就多十万亩耕地登记,杀二百二十个大臣,耕地的登记数目就够了。”

“老二你算计的清楚啊”

老爷子站在那龙椅旁,双手挎着腰,眼神死死的盯着那下面跪着的朱高煦。

可面对老爷子这话,朱高煦能说什么?

原本以为回来是领赏的,谁知道这刚一进门,听到的第一句话就是跪下

此时的朱高煦正一脸幽怨的不知道跟谁抱怨呢。

花了银子买了差事,差事办好了,回来还得挨骂,这叫什么事。

见老二不说话,老头子又将目光看向了一旁的太子朱高炽,问道:“老大,你说,老头子我平日里就是这么教你们的吗?”

听着老头子的话,朱高炽怎么说?

他也不知道怎么回答。

可愣愣的想了想后,只能是转头看向了一旁的老二朱高煦,然后摆出一副说教的姿态,说道:“老二啊,你说说你,那差事干不了怎么不干就是了,你老二是在军队里带兵打仗的,非做这差事,受这罪干嘛,还专门惹爹不高兴。”

听到这话,老二朱高煦顿时抬起头瞪着眼珠子瞧向老大朱高炽,然后指着自己的脸,满脸的委屈。

在老大朱高炽胡扯几句表明了态度后,一旁的老三朱高燧也是趁机主动的说道:“对对对老大说的对,我说二哥,干不了咱不干就是了,你看你把爹惹的,那些大臣都是爹一点点提拔起来的,你这都杀完了,你让爹用什么人?”

说着,瞧了眼朱高煦恶狠狠的目光,以及老头子背对着他们的架势时,老三朱高燧赶忙双手举在面前跟自己二哥告饶。

可嘴里却还在述说着老二的不是。

倒是一旁的朱瞻基,躲在角落里,瞧着老头子背对着他们时脸上独自乐呵的模样,不由的摇了摇头。

自己老爹他们这仨兄弟,也真是遭罪了。

天天这么挨骂。

随之,老头子便转身将一封折子扔在了他们仨人的面前,说道:“这政务老头子是指望不上你们了,自己看看吧。”

瞧着地上的折子,仨兄弟顿时互相对视一眼,然后捡起折子凑在一起瞧了起来。

在看到那折子后,朱瞻基的老爹朱高炽恍然大悟。

一旁的两位王爷却好像找到了转移矛盾的方向,说道:“爹,这鞑靼和瓦剌的胆子好大啊!”

“爹刚收拾了他们,如今一转眼就袭扰咱们边境!爹,没说的,打吧!”

老三朱高燧也是赶忙说道:“对!打!爹,二哥,你们是不知道,如今京城里有个传闻,说那瓦剌的马哈木就躲在京城里学咱们养马的技术,还听说那马哈木有个孙子,叫什么也先的,传闻他是鹰视狼顾,那马哈木还在京城中为他找了个相面的先生,你们知道那相面的说什么吗?”

“说那小子有帝王之相!”

“这还了得!他马哈木什么意思,这不就是要造反吗!”

听着这俩兄弟的话,一旁的朱高炽却好像猜到了老头子的用心,赶忙说道:“那都是江湖术士的胡乱之言,传闻而已,怎么能信?而且,如今朝廷根本没钱,这仗怎么打?”

可是,一旁的老二老三也是被骂怕了,压根不理会老大的话。

而那老二朱高煦似乎在说到自己的老本行的时候也是有了劲头,说道:“这次阿鲁台部袭击辽东,必然是得到了瓦剌部和兀良卫的支持,不然他们哪有这么大的胆子啊?”

老三朱高燧也是迎合道:“我一直就说瓦剌不稳,都是喂不饱的狼。”

朱高煦继续接口,跟说相声一般,道:“上次我就说了,回手就把瓦剌给收拾了,现在也不会有这么多的烦事。”

可太子朱高炽哪里能让他们就这么当着自己的面前把这事给敲定呢,当即便说道:“皇上的意思,还是愿意和草原各部和平相处,共享安宁,那人家瓦剌没反,你把人家收拾了,那不是横生事端吗?”

朱高燧道:“老大,那也先可是有帝王之相!”

朱高炽道:“传闻,传闻而已,小孩子过家家,还糊个纸帽子装皇上呢。一个江湖骗子,能说明什么?”

闻言,老二朱高煦赶忙看向了一旁的朱棣,说道:“皇上,说明他有不臣之心呐!”

可朱高炽却道:“要想让人家臣服,你首先就要有仁爱之心”

但朱高煦却道:“人家现在刀都架脖子上了!”

一旁朱高燧跟老二朱高煦像是心有灵犀一般,补充了后半句:“你拿什么仁爱”

见这俩人不讲理,朱高炽也不搭理他们了。

一时间,这相声没了搭话的,瞬间安静下来。

听着在自己面前卖嘴的仨人,朱棣也没生气,只是挥挥手,说道:“说,你们继续说。老大,老二,都说。”

说着,他自个儿却朝着内殿走了进去。

瞧着这一幕,外殿的仨人正要起身,朱棣却道:“跪着说。”

听到这话的朱瞻基,差一点没憋住笑出声。

老爷子这是受不了他们的聒噪,跑进了内殿。

而外面的仨人见还得跪着,无奈的同时也还得按照老头子的意思,继续谈着。

“我们这一次从河北出兵,出张家口,直扑阿鲁台老巢,现在就发函”

“让兀良卫驻兵三万,看他来不来!不来啊,先平了兀良卫再说。”

“没错!”

这老二老三一唱一和。

一旁朱瞻基的老爹朱高炽此刻却没有功夫搭理他们这俩,整个人就那么坐在地上,整个人跟个不倒翁似的,双手揣在袖子里,缩成一团,满脑子都在猜着老头子的心思。

脸上还尽是忧愁之色。

显然,朱高炽从今儿种种,已经是猜出了这次老头子又起了动兵的心思。

可如今朝廷国库空虚,再次大动干戈,又不知道会多少百姓饿死在家中。

一时间,那额头上的几缕乱发都显的有些发白了,愁的。

内殿,听着外边没了动静,朱棣再次喊道:“别停着,继续说!”

闻言,老二赶忙又道:“我们这次要追到斡难河!”

朱高炽:“没钱。”

“对!扫荡梨庭!”

朱高炽:“没钱。”

“这次皇上御驾亲征!”

朱高炽:“没钱。”

听着老大这话,朱高煦顿时皱着眉头说道:“老大,你让不让我说话啊。”

朱高炽道:“反正是没钱,你以为都跟你一样,见人就抓把金豆子赏啊?”

闻言,朱高煦心慌的一把将老大朱高炽搂过去,小声说道:“老大,没你这么坑人啊”

听着他们仨人搁这儿废话,朱瞻基是实在听不下去了,你们自己废话吧,我溜了。

趁着老爷子在内殿的功夫,独自便偷偷的溜了。

瞧着偷偷溜走的朱瞻基,外殿那仨是羡慕嫉妒恨啊

他们不想溜吗,不敢啊

尤其是那朱高煦和朱高燧,他们不知道自己是在卖嘴吗,可咋办,老头子让说啊。

在朱瞻基偷偷溜走后,朱棣似乎并不是不知道,他依靠在那龙榻上,对着身边的小太监招了招手。

随着小太监过来后,朱棣小声的嘱咐道:“去,派人跟着那小子,瞧瞧那小子干什么去了。”

“是。”

小太监走出内殿,越过外殿里卖嘴的仨人,赶忙派出去传令。

离开皇宫后的朱瞻基。

第一时间便来到了城内的一家客栈内。

在那客栈的一家屋子里,锦衣卫的齐承早早的便等在了那里。

见着朱瞻基,赶忙便跪在了地上,说道:“属下见过长孙殿下。”

朱瞻基随手一抬,来到那屋子的椅子上坐下后,说道:“交代你办的事情,怎么样了?”

那锦衣卫北镇抚司的指挥使齐承回道:“回殿下,按照殿下的话,属下已经查明了,都指挥使纪大人的府中确实有些门道”

听着这话,朱瞻基的心中一定。

果然,历史上记载的这件事并不是空穴来风。

随后说道:“继续查,我要知道那里面到底有什么。”

“遵命!”

皇宫中。

老爷子朱棣在抛出这个问题,坐着看清几人对此次事情的态度后,便将仨人都赶走了。

而被他派出去监视朱瞻基的东厂之人,也带着消息回来了。

“回皇上,长孙殿下在离开皇宫后便去了一家客栈,与那锦衣卫的北镇抚司指挥使齐承见了面。谈论的,好像是那纪纲纪大人府里的事情。”

听着这话,老爷子更加好奇了。

“纪纲?那小子不是之前还派那纪纲调查京城和应天府百官贪腐之事吗?现在又调查这纪纲?他要做什么?”

老爷子虽然是在说,可却没指望面前这小太监给出答案,而是一个人暗自琢磨着自家这大孙子到底憋着什么屁。

直觉告诉他,这小子刚刚回到京城就跑去那锦衣卫,如今从皇宫跑出去后依旧是去见了锦衣卫的指挥使,绝对是有所图谋的。

可这小子到底是在图谋什么呢?

造反

不可能。

这小子就是天生的大懒蛋,给他监国不要,给他锦衣卫还不愿意要。

每天就想着享乐的事情。

怕就是现在自己让位给他,这小子都不惜的要。

一时间,这位在位几十年,阅人无数的老皇帝,也是对这个大孙子摸不清了。

还有这次这小子主动的要去督办新政推行的事情。

这件事本身就让他十分的困惑。

那天晚上答应他后又返回,何尝没有这个原因。

就是怕这小子趁着这督办新政的由头,跑出去享乐去。

不过好在这小子这次倒没有这么不成器,反倒将那新政推行的事情给办的不错。

也让他将这个担忧给抛到了脑后。

可如今

这小子一反常态,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隐约间,老爷子有种直觉,能让这小子不惜忙碌的去做这些事,其必有所图!

还是那种见不得光的!

“来人!”

“皇上。。。”

“派人去给朕查,另外,将那锦衣卫北镇抚司的齐承给我暗中带过来,不得让任何人知晓!”

“遵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