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章:朱棣考校(2 / 2)

看到朱瞻基将奏折重新合起,朱棣淡淡问道:“看完了?”

“嗯,看完了。”

“如果是你,该如何批复?”

说完,朱棣便看向了朱瞻基。

就当朱瞻基在思考该如何回答时,那站在二人面前一声不吭的戴纶,此刻心中却是激动不已。

作为朱瞻基的老师,戴纶虽然明白在朱瞻基没有正式册封太孙前,未来的皇位归属还未可知。

但在这之前,朱棣可是从未让朱瞻基参与过任何政务的。

哪怕朱棣很看重这个孙子,甚至从小就越过了太子朱高炽将这个孙儿带在自己身边教导,但还是那句话,皇家立储之事在没确定下来前都是未知的。

可现在朱棣却以政务亲自考验,这里面释放出来的信息,可就太多了。

就在这时,朱瞻基似乎也想好了该如何回答,开口道:“回皇爷爷,水患乃是天灾,此事自古有之,历朝历代也皆有处置之法。首先派遣官兵抢救灾民,其次朝廷拨出赈济款,救抚灾民。灾后组织人力,帮助百姓重建。”

听到朱瞻基的回话,朱棣的脸上异常平静,没有任何变化,只是点点头:“嗯,大体跟东宫初阅后的批复一样。”

对于朱瞻基这个答案,朱棣的态度有些模糊,既无夸赞,也无批评。

就在那御前的戴纶猜测朱棣的心思时,朱棣又继续开口道:“除了这些,你可还有其它的想法和对策?”

许是朱棣并没有从朱瞻基刚刚范文式的回答中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便追问了一句。

朱瞻基想了想后还是点头道:“倒是有些想法,但细想后觉得无用,便没有多说。”

“哦?你且说来。”

朱瞻基沉默片刻,组织了一下语言后,说道:“在孙儿初看到这奏折内的内容后,脑子里就想到一个问题,不得其解。这水患自古有之,从大禹治水,到元朝淮河延安的大水引发元朝覆灭,其中历朝历代史书中也多有水患爆发的记载。”

“可为何,这水患自古就有,历朝历代也多有治理,却还是不绝其迹呢?”

听着朱瞻基的话,朱棣摸着胡子道:“继续说。”

“孙儿便斗胆猜想,自史书中记载,历朝水患之缘由,无非雨季多水、河流改道、两岸树木滥砍滥伐、冬季冰雪消融等几种原因。既知其源起,为何千年未果?”

“自古一提水患,世人皆以天灾相称。但到底是因为天降灾祸,还是人无治?”

“孙儿武断,觉得是人无治,而非天降灾祸。”

朱瞻基的论点,别具一格,将世人所谓天灾归纳到了人治之过,倒是少有。尤其是说到水患缘由时提到的两岸树木滥砍滥伐、冬季冰雪消融等原因,更是让朱棣眼前一亮。

这些论点,他朱棣还是第一次听人提起。

不过朱棣倒没有心急打断,继续追问道:“若你主事,该如何治理?”

朱瞻基道:“若由孙儿主事,孙儿只想根除之法。主要有三方面。”

“一,针对水患之缘由,推出新的策令,两岸树木不得滥砍滥伐,两岸山土不得随意开采挖掘,保护河流沿岸土地之常态,避免土地流失,生态改变而引发的黄河改道。”

“二,针对人治之过。黄河水患年年有,朝廷年年拨款救灾修建河堤,可到了那黄河看一看,那河堤与百年前又有什么区别。之所以如此,无非就是各地官员对朝廷修建河堤的银子重重盘剥,抽调修建河堤的银子挪用他处。除此外,黄河流经数省,各地官员只知各扫门前雪,谁又会真的理会旁处百姓死活。”

“若想根除,唯一法,朝廷设立专门整治黄河水患的衙门,由朝廷直接统辖,不受各地官府约束。将黄河之流经河堤,全部重新修建,根据今年水患发生的地点、时间,专门整理出一套用于治理水患的办法。同时在险要之地,水势凶猛、降水量大的地区修建水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