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综合其他>乱世权后> 第一百五十章 淮堰之争(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五十章 淮堰之争(续)(1 / 2)

 其实萧衍要修建浮山堰,来“以水代兵”的这个主意,胡绿珠已经在奏章中看到一二,但详细情形,她还不是很清楚,因此她微微颔首,示意元怿说下去。

“早在十几年前,先帝景明三年的时候,梁帝萧衍就曾经堵塞东关,想让五百里巢湖水倒灌到大魏在淮南的几个戍城,然后乘机入侵我朝地界。”元怿走进西海池边的一个小亭里,这个亭子他还记得,就是当年胡绿珠第一次遇见宣武帝的所在,不知道什么时候起,这里突然出现了一个精致的八角亭,亭上还题着“鱼戏”两个大字,是宣武帝的亲笔手书。

那次萧衍北侵,急得宣武帝连发兵符,调集六州兵马,再加上寿阳城的屯兵,五万大军,使了个“围魏救赵”的计策,直攻入南梁三百里,兵临淮陵、阜陵城下,这才解了危难。

看见元怿的视线停留在这块“鱼戏”的匾额上,胡绿珠也凝视着这块匾额片刻。

其实,每次来到这个亭中,胡绿珠都会深切地感受到宣武帝心底里的那份深厚情意,一种浓浓的愧疚感,让她甚至不能再注视这两个字。

此生,她永远负他。

她只能将自己的欠疚,回报在他的儿子、当今天子元诩身上,元诩长得真象宣武帝,同样沉默寡言、同样有一双明澈而安静的眼睛,甚至连性格,也酷似乃

如果她能够解决淮堰的纠纷,宣武帝的地下之灵,是否会感到安慰?虽然这件事也让她伤透了脑筋。

“可我听说,修建这道浮山堰,是我朝一个叛将王足的主意?”胡绿珠在栏杆边的美人靠边坐了下来。

她从侍婢手里接过鱼食碗,往池边丢了两盘鱼食,池面登时云集了长长一道深红色的鱼影。这是岸边伺喂的锦鲤。它们见惯了人,知道每天下午都会有人来喂它们,早就在这里曳尾守候了。

“是,前几年,寿阳城守将王足叛归南梁。^^空空文学^^他向萧衍献上了一个计策,说淮河久不修治,大水频发。正好用来对付我朝。”元怿望着这群游鱼。也取来一只鱼食碗,往池里投喂了一些鱼食,不片刻,他面前云集的游鱼,比胡太妃面前的游鱼还要多了。

元怿心里,不禁有些奇怪地联想了起来。

北朝和南朝拉锯战已久,淮南地几个城池,一会儿属于北魏。一会儿被南梁攻克,年年都是城头变幻大王旗。

处于江淮之界地守将们,早就没有什么忠于哪朝的概念,哪边开的赏金高,哪边给的薪俸多,他们就向哪边投诚,甚至有个刺史。三年间在北魏和南梁轮换当了四次州官。尽管城池的归属变换不定,但他地官位却纹丝不动。

元怿放下鱼食碗。将修建淮堰的起因细细说给胡绿珠听。

三年前,也就是延昌二年(公元513年),淮河发了几十年罕见的大水,淹没了离岸百里地北魏寿阳城。

城里地百姓纷纷逃难,寿阳镇帅只能划着船视察灾情,良田、民宅全被淹没,秋来颗粒无收,闹了很久的瘟疫。

这样深重的灾难,竟被梁帝萧衍视为机遇。

他接受了一个北魏降将王足献上的计谋,大发淮、扬(按:北魏和南梁都有扬州、徐州、冀州等名称相同的地方郡县编制)二州的兵民,沿着淮河南岸修了一道高高的堤坝,史称“淮堰”。

这道淮堰,总共动用了二十万人工,由昭明太子亲自担任监工,是南梁建国以来最大的水工。但究其目地,既不为了利民,也不为了攻地,只为了倒灌寿阳,将淮北变成一个汪洋大泽!

淮堰修了三年,只修南岸,不修北岸。

为了巩固淮堰,梁帝竟命人冶炼了数千万斤的铁,沉于北岸。**kelesk.**这样,淮堰便成为了淮水南流的屏障,一旦再泛洪水,淮水只会向寿阳泄注,而不会在南梁造成水灾。

“什么?累死了十几万军民,就为了成就这样一段淮堰?”胡绿珠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且不说筑建这道淮堰的用处有多大,是否就能够成功地把淮水变成一个不需要发饷的前锋部队,能把淮水变成一道能拱戍南朝的万里长城,就是怀着这种居心,不顾南朝北朝百姓地死活,这个萧衍也不配信佛。

例来两国交兵,稍微仁慈点地皇帝,都不会让无辜的百姓做无谓地牺牲。

而萧衍呢,他不但加速赶工淮堰,累死了南朝的十几万军民,还准备把寿阳城的几十万百姓淹成水中鱼虾,这种心中没有半点仁义念头的天子,居然会是个平时日日念经、并曾四次舍身到同泰寺当和尚、号称天下第一佛帝的长修居士!他和暴秦的始皇帝有什么分别?

胡绿珠禁不住合掌念佛。

不过,只是这样诅咒萧衍,也起不到多少作用。

眼看就要到夏天了,水灾泛滥的季节,胡绿珠无法预料那混合着几千万斤冶铁的淮河南堰,会给自己的治下造成多大的祸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