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市场上海产品多了起来,鱼肉鱼油鱼子酱,咸水鱼和淡水鱼品种繁多。随着铁路和新式集装箱的使用,这些产品出现在了南贝加尔和敦煌。各种肉类制品丰富,价格非常也不贵,满足了汉人们的需求。有一些民族会有一些忌讳,但是也并非没有选择的余地。
学校在讲体育课时,其中就有饮食和营养课程。单讲锻炼,不讲营养的体育课是不完整的,这一点是暗月最初撰写的课本上就有了。后来,逐渐丰富细化。这些课程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和习惯。
人类体质等级的划分政府默认了,在很多招聘岗位上没有达到体质要求的自然就刷下来了。而且比如护林员草场甚至渔场管理员等等职业,身体素质达不到要求,确实是非常危险。
北方地区还好一些,就是南方的一些水域,渔民也开始集中购买一些大船,集体捕鱼。因为鱼越来越大,湖泊里的大型动物也越来越多。
东海和黄海,中国的大型渔船渐渐多了起来,都是成群出现并越过琉球群岛进入了太平洋。船只都在2000吨级以上,最大的还有五千吨的大船,上面都有武装。如此豪华的捕鱼船队,不管是安全性还是捕鱼量都是惊人的。
只是他们不仅自己捕鱼,渔政船还监察琉球和日本与渔民使用的渔具和渔网。
在中国海域。并不禁止他们来捕鱼,但是对渔网的要求极为严格,如果有幼鱼或者年幼的海洋生物如海龟等会强行放生。渔具也会被没收。
中国人的海监船也在做这些事情。而中国船只总是能神奇地追上大型鱼群,这也让琉球和日本渔民非常惊奇。
他们开始尾随中国船队,并按照中国人的规矩捕鱼,收获不小。
这些鱼大部分在船上就进行了初加工,然后送到渔港的加工厂进行精加工,包装,装上火车发往各地。
江淮省。丰富的肉食类减少了粮食作物需求量,长江边缘以及交通系统的湿地和森林得以恢复。江淮省是中国人口最密集的地方。单位人口密度比四川人口还要多,这填补江西人口下降过快问题。湖南也开始申请调入学生,这几年中部包括四川几乎是净人口输出。
而全辖区人口出生率在15%左右,死亡率在8%左右。人口净增长在7%左右。主要是新增的几个省的人口死亡率居高不下。中部的人口死亡率只在6%左右。并且还有下降的趋势,但是中部人口出生率只有12%多一点。人口净增长低于平均水平。
江淮刚开始统计有近三千二百万人,现在下降到了两千六百万左右,而江西和湖北才维持了一千三百万没有下降。两个省加起来,才和江淮差不多。
而这些人口大部又集中在大运河的水网地带。
统计局认为湖北中部人口现在是过低的,地方经济和管理已经出现了一些弊病。他们正在进行人口的调配方案。主要是辖区的学生的合理流动,在不影响民族融合的前提下,增加中部省份的人口数。
林育南其实也为这种大规模的人口流动而头疼,因为江淮省的交通系统并没有全部完成。加上这里的人比较守旧,恋家。迁移的力度一大,就会引起反弹。学校教育也还没有完全跟上来。
黄河南下后。洪泽湖与高邮湖练连成了一片,在淮河还没有的到完全治理的情况下,防洪的压力还是有些大,运河的水量也增大了,一部分黄河水是通过长江入海。虽然经过了规划,但是水淹的地区还是挺大的。近六百万人迁入江西和湖北。让林育南仿佛老了几岁。
“修建河堤,恢复植被。土地改革,教育改革,人口安置,交通系统的建设还是仓促了一点,现在积压在一起,难度有些大。”
林育南带着张春参观刚修建的学校。
“这里原来是一个私塾,这一带旧式教育非常发达,毕竟是出商人和师爷的地方。要改成新式教育难度还是不小,因为必须要对这些老的教育系统的人员进行安置。商人们把工厂迁走了,但是工人留了下来。往往一家十多口子人没了生活着落,而能出的劳力有限。江淮的财政全部在这个过程中消耗了。要不是教育基金维持了学校的建设。我是真没钱。”
张春叹了口气道:“黄河改道确实给江淮带来一些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