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时,不考虑年级差异的话,二姐韩琪的成绩要比韩三好出十二米七四。
这是韩三亲手丈量过一次贴在栖霞镇一高教学楼前《栖霞镇一高十一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成绩榜》之后,推算出的精确差距。
而如今的二姐夫,当年是紧追在二姐的身后,考入了江都女子大学……同校区的江都计算机学院……就图一个近便,毕竟这俩人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同吃同学同劳动,比青梅还竹马。
按说这样的关系,是凑不到一块过日子去的,牵手把指纹都摸熟了,那还剩什么激情神秘感……可就是成了。
不但成了,韩琪刚毕业,家里老爷子出了事,韩琪卷铺盖回岛上照顾父亲,崔旭也干脆,卷了铺盖后脚就到……他家是栖霞镇的。
要说这书,不白念。
一个学着琢磨人四年,一个琢磨四年电脑,连种菜都能跟种软妹儿似的,不服不行……韩三感叹间,服得不要不要的。
感慨间到了码头,早班回程的寥寥,买票上了一艘客货两用渡轮,坐了座位,二姐夫侧了身子对着韩三,语重心长。
韩三听来无非是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实在不行跟二姐请示,这送菜的差事也是可以做的,等将来规模扩大了,开直升机送菜也是敢想的。
切,你小舅子我跟神仙都一被窝儿睡过了,咋会看上你们两口子的小打小闹……韩三自觉层次已经超出维度,却莫名寒了一个。
船行不过三刻,已远远见着栖霞镇码头立着的那面青黑牌楼。
片刻,二人下船,码头作别,韩三看时间充裕,晃悠着,出了栖霞镇的码头。
顺着西北东南朝向的平潮路走不远,韩三钻了叉路的胡同,一路向西。
七折八弯的钻了两三里,面前是一个有大槐树和青石条凳的小广场。
三个小孩鬼哭狼嚎的追一个破皮球。
四五位穿纽襻的大妈凛然不惧,拉开架势,手上云起,脚下成圆,视熊孩子与破皮球如无物。
还一老大爷,远远在老槐树下,哼哼哈嘿、短桥窄马的秀咏春,不时瞥向大妈们的眼神里满满的门户之见。
这里边,韩三自觉连那个被踢成猪腰子样的破皮球都惹不起,小意的招呼了,贴边蹭着走。
绕过了小广场,就见连着趟儿一溜大瓦房,青砖黑瓦的一个小院,门开着,门里正走出来一个姑娘。
挺周正一个女孩,看上去二十四五岁,实际也是二十四五岁,那眉眼身量,让人打眼一看,心里就觉着熨帖。
…………只能是白晶晶了,还会是谁…………
“回来了,没事吧?”
“没事。”
相拥着,白晶晶埋头在韩三胸前,双手环了他的腰,“听你的话没上岛去,想想说的也对,不好说话……都过去了,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