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玄幻魔法>江湖有余梦> 第二十七章 一方石桌论天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七章 一方石桌论天下(1 / 2)

 早早起来,饭桌上余秋说自己要离开,温远卓等人不断挽留,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这么年轻的高手不做自己的乘龙快婿岂不是遗憾。

温家的热情让他推脱了许久,最后还是在温秀的劝说下不再继续挽留。既然离开已是必然,他们就十分热情的帮他整理包裹,原本救他之时他只有一把剑,现在就多了一个大包袱,里面是些衣物干粮和水,最重要的是还塞了十几两银子,行走江湖哪能少了银子,没钱那是寸步难行。

温远卓递过包袱:“余秋兄弟,我们只能帮你的这么多,希望你不要推辞。”

余秋哭笑不得,收了东西当然受之有愧:“这那能行,受您恩惠太多,实在无以为报。”

温远卓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江湖男儿,何须在意那么多,不要忘了我们就好。”

余秋不再纠结,接过包袱:“那我就不客气了,以后我一定会回来的,温叔叔就不必送了。”

双方告辞一声,余秋转身刚要迈步,便听到温秀颤声说:“余秋,记得我们的约定。”

没有回头,他心中也略有不舍,语气重如承诺:“我记得。”

温秀看到那个男子手握三尺剑,背着行囊迈步离开,他潇洒的没有回头,她却打湿了眼眶,先前拉住她的两次浮上心头,此刻多希望他转身再拉住她。

看着渐行渐远的男子,温秀仍舍不得离开,温远卓早就看了穿女儿心思,所以之前极力挽留,他叹了一口气转身离开。

不知不觉已经走出连城,这些天与温家结下的情谊虽不是很浓,却也意义深刻,乱世中也有这么好心的人实在难得,他有些感伤。

余秋准备前往玉河城,从小在西平城长大,根本没去外面的他完全找不到任何地方,还好温家告诉他玉河城怎么走,否则还真是一脸茫然。

他一路步行,温家没有给他马匹,连城这种小地方马是极为贵重的,温家只有那几匹,收了很多东西的他也理解温家难处。

连城离玉河城不是很远,大概走上四五天就能到,只是一个人未免显得有些孤单。

……

……

江湖有各大门派,其中天下闻名的分别是西州的剑谷和逍遥楼,北川的清山,南宁的剑庄和溪山寺,还有中都的天武宗。

中都属于南宁境内,处于三境交界地带,是往来最密集的大城,天武宗是在乱世中建立的门派,因地理极佳,天武宗名气十分鼎盛。

中都除了天武宗引得江湖人游历,更有那天下第一的司徒武一直住在中都,司徒武久居天下第一数年,曾被先帝王贤封为武帝,成为江湖人武道的膜拜的对象,世人皆想一睹武帝的风采,可真正能见到的寥寥无几。

天下武夫行走江湖大都是想闯出一些名声,甚至想做到司徒武那样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第一之位无人撼动,还会被编入史册。

想达到司徒武这样的高度确实很难,大部分人还是以武道巅峰为目的,达到天人境之后,恐怕想不名扬天下都不行,包括那早已名扬天下的魔头荆寒,更想踏入天人境。

达到武道巅峰被天下人尊敬,娶上自己心爱的姑娘,逍遥自在一辈子,这是每个习武少年最初的梦想,到后来有些人越走越远。

此去玉河城没有什么目的,纯粹只是因为万花院即将举办的比舞大会,会有很多人去,想着自己能不能看到那些高手。

之后准备去南宁王朝的南宁境内游历一番,还要去北川看看,既然已经踏入江湖,报仇之余当然要看看各处风光,见识不同的的江湖友人。

“嘎吱”余秋踩在枯枝上,不去理会脚下继续前行,又踩在未腐烂的残叶上,干枯树叶发出清脆的断裂声。

这两天他一路走,一路练剑,剑斩大树或石头,搞的尘土飞扬,路过河边斩溪水,惊的鱼儿四散逃亡,看到野生兔子都要冲上去动用武罡境实力,满足口腹之欲的同时还能练练手,越发熟悉新境界的不同。

已经走了快两天,算算脚程应该还要走两天,此时刚进一片树林不久,天色已经暗下来,找了处好地方,拾了些枯枝树叶准备生火晚上过夜。

一境为,武罡境,御气境,知意境,任意修到其中一种。

二境为其中任意两种。

三境问天三种皆有,已经没有境界可习得,却还有个天人境在头上,称为问天。

他一路上都是在思索这境界的玄妙,刚入武罡境,在感受武罡境玄妙的同时,也对其余境界充满好奇,还有那武道巅峰天人合一的境界,究竟是什么。

坐在火堆旁,简单吃过晚饭,望着旺盛的火焰,又想起了当年往事。当初执行任务的时候,往往都是府中几个人一起,秘密暗杀城中城外高手,由于境界低下,一般只负责处理一境以下的人物,其中也遇到过不少危险,最终他还是活了下来。

除了老余头,他没有和其他一境交过手,没能感受到其余境界的厉害之处,这趟江湖路,更不知道如何为老余头报仇。

思绪离现在越来越近,又想到那日林府大战,林成死的不冤,他居然也想去争天下,只可惜他生不逢时,被李肃安排的明明白白。

这些年他们为林成暗中清除了不知多少不服从他的人,杀的那些人不得不顺从。西平表面上看起来百姓安居乐业,拥护林成,却不知道暗地里有多肮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