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大秦之帝国再起> 第一百七十七章 象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七十七章 象兵?(1 / 2)

 鞠躬感谢“水工鸟”“玩玩123”“康康你”三位书友宝贵的月票!谢谢“康康你”“清清小狼”两位书友再次热情的打赏!

ps:是在抱歉,最近真的太坑了,先发烧后咽喉炎,现在又遇到麻烦在处理。

………………………………………………………………

五年或许还算少,想要真正的完善一座城池可能是几代人的事情,不过只要城池的外城墙建立起来,后面的建设根本就不是问题,要知道建设城池最怕的就是受到攻击,只要有外城墙作为保护,哪怕遭遇战火只要能守住城墙那些建设也不会变得前功尽弃。

依稀记得唐朝的长安占地是八十多平方公里,坐落在南郡的城池将会被建设成一个九十平方公里的大城。还没有名字的城池,随着规划的不断完善它极可能会跨越长江,形成一个将几座山和河流包含进去的庞大城市

除了对新城池建设的关注之外,眼看中原大战即将开启,吕哲最近对军队的操练力度也在增加。

包括掠夺的人口和原有的人口,南郡境内总人口数量已经超过一百四十万,而南郡的部队却是足有十八万。如果可能的话,在未来可能还会再增加二万到四万的部队,将南郡的军队扩编到二十万以上。

一百四十万的人中有二十万的军队,这样的比例非常失衡,不过这也是迫不得已而为之。几乎没有人比吕哲更加清楚乱世已经到来,没有足够的军力怎么能够保证发展不会中断,若是无法保护果实,树种得再好也是为他人做嫁衣罢了。

吕哲对于军队的规划比较简单,南郡的地理位置注定野战兵力不能少于七万,这股力量既是所谓的战兵。那么还有十三万左右的兵力将会视情况来进行安排,一些部队作为各县的驻防兵,除此之外就是屯田兵。

屯田兵是一个好兵种。他们在春播、秋收的时候是军队性质的农民,其余大部分时间也能够进行操练。只要训练得当再配以优良的兵器和防具,那也会是一股不错的防御力量,不过这样规划方向的性质注定他们不会成为一支精锐的野战部队。

南郡的边境防御工事的筑造一直在完善中。一旦完善完毕,那么借用地形的优势,很大一部分兵力将会被空闲出来,对于南郡内部的农业开发会是一件好事。

目前诸如跳荡兵、藤甲兵、陌刀手的兵种还处于试验阶段,跳荡兵和藤甲兵运用起来比较简单,有很多时候甚至比指挥戈矛手和长矛手还要容易,陌刀手却是一个训练起来难度比较高的兵种。

其实一直被吕哲称呼为陌刀手的兵种现在还配不上这个称呼,他们充其量就是一群穿着重甲手拿三尖两刃刀的重步兵罢了。想要将他们真正的训练成无可睥睨的陌刀手还需要进行摸索,这是吕哲的重任,也是苏烈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秦国的弓矢之利也是吕哲重视的方向。可惜的是南郡之内根本没有工匠会制造撅张弩,那些工匠对撅张弩的仿制也不是成功,仿制出来的弩机不管是在射程上和准头上都没有正统秦弩的威力。

除了撅张弩之外,吕哲记得秦国还有一种床弩,这种重弩的体积有点庞大。是攻城守城不可多得的利器。而恰恰南郡还是没有会这项技术的工匠,一切都在慢慢的实验和研制。

还有很多的器械吕哲心里也有个印象,个别的器械,如攻城车、抛石车、巢车、云梯的构造图已经画出,毕竟这玩意后世只要有兴趣都能研究个透彻。

当然,懂得制造不代表要马上制作出来,很多东西有时候造出来不但没什么益处。反而很可能自食其果。

马鞍、马镫这些更加没有技术含量的东西好造吧可是吕哲一点都没想过要让他们提前现世,会这样这里面有着许多的原因。他现在没有骑兵部队,马鞍、马镫造出来一点用处都没有。

秦国有着众多的骑兵,应该拿给秦国

吕哲现在都搞不清楚自己算是秦军还是叛军,说是私心也好说是吝啬也罢,他暂时会将这套技术烂在心里。

秦国是有众多骑兵没错。有了马鞍和马镫的技术能够增加不止一倍的战斗力,可是别忘了草原胡人的骑兵更多,要是提前让马鞍和马镫的技术出现,草原人得到这些没什么技术含量的工艺,草原骑兵席卷欧亚的事件必定会被提前。

许许多多的技术都不能让他们提前出现。不然很可能是一场天大的灾难,或许到了某天吕哲不用再顾忌的时候,它们才会是现世的时间。

其实认真的说起来,吕哲所展现的土木工程技术就是现在所没有的,而所谓的灌浆法只是冰山一角而已,得到石灰石的南郡已经按照吕哲的配方在研制水泥。有完整的配方生产水泥只是时间问题。

土木工程的技术对于农耕民族来说比什么都重要,可惜的是现在始皇帝不但不允许各郡各县筑城,甚至连那些雄关险隘都下令拆除了,不然……

接下来的几天,吕哲一直是在处理政务的繁琐中过日子。

侵入衡山郡的义兼不断发来战报,邓宗的主力已经被击溃,衡山郡的叛军现在分成了几十股不断流窜,邓宗其人也失踪,想要杀掉邓宗和歼灭叛军所需要的时间太长,询问是不是按照原计划准备撤军。

吕哲的回复是必需杀掉邓宗,以达到杀鸡儆猴的威势。邓宗不死,南郡大军的作战目标就不能算是实现,因此徐志只好带人追捕,所幸根据俘虏的交代已经探知邓宗逃亡的方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