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都市言情>超级时空企业巨头> 第七十五章 虞有澄加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五章 虞有澄加盟(2 / 2)

在85年以前,存储器芯片是半导体芯片行业最大的市场,这项技术的基础专利是华人科学家王安于48年所明的“磁芯存储器”。

这个技术既是后来的游戏卡带电脑内存和闪存等等技术的前身。

由于美国的种族歧视,专利局一直不批准其专利。后来,迫于学术界对王安的声援,使得专利局不得不批准了王安的专利,前提是把这项前途无量每年几十亿美元市场价值的技术买断给ib公司。

ib获得了专利,又因为反垄断法的因素,又开始被迫向其他公司授权。间接的让存储器技术,变成了门槛很低的技术,只要向ib缴纳专利费用,就可以生产存储器。

在5o年代~6o年代,存储器市场基本上成为了美国半导体行业的永不枯竭的金矿。

但至7o年代随着存储器行业大量的专利到期,rb人开始进入存储器市场,从中低端市场开始打价格战,让美国不少老牌的半导体公司纷纷破产。

失去了专利护城河,美国的人工成本又比rb贵。所以,中低端存储器市场不断的被攻陷,失去了中低端广阔市场之后,高端存储器也无法降低成本。所以,7o年代中期开始,大量美国半导体公司在rb廉价产品倾销下,纷纷倒闭。

从这个历史中可以发现,美国的那些所谓的高科技企业其实没有什么可怕的,他们除了会耍垄断以外,就没有什么有竞争力的东西了,一旦失去了专利护城河的保护,他们的竞争力简直就是战五渣。

80年代初期是英特尔公司最虚弱的时期,由于存储器市场被rb人攻占,英特尔的业绩也变得相当难以,终于在85年做出了抉择,彻底放弃存储器市场,专攻桌面cpu市场。

这时,ib开始进军个人电脑市场,被英特尔公司给牢牢抓住,ib开放了pc标准后,x86芯片成为pc市场钦点的芯片,英特尔因祸得福,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暴利。

不可否认英特尔日后能成为桌面cpu的老大,是有运气的成分,若没有pc这个及时雨,转型专注做cpu,可能会因为缺少稳定的订单而迅速死掉。

但我们要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当时做cpu的企业并不止英特尔公司一家,但为什么ib只选择了英特尔,而没有选择其他公司呢?

原因就是其他cpu厂家都没有推出16位cpu,以os公司为例,他们还沉浸在6502处理器的辉煌中,从来没有想过升级换代推出16位处理器,6502从75年诞生以来,一直到82年都没有看到它的下一代产品,只是原有的基础上修修改改。

要知道,6502的构架可比英特尔公司的x86构架有前途的多,它可以说的世界第一款具备0多任务和多功能的处理器。而英特尔的多任务处理器是哪一个发布的?1985年80386才是英特尔的首款多任务处理器。

而第一款多功能处理器又是那个时候出来的,1996年奔腾x才是英特尔的第一款多功能处理器。而os早在75年就推出了同时具备多任务和多功能的处理器,但偏偏os不思进取,白白失去了一个机会,而且是最重要的一个机会。

当时,美国能生产16位处理器的厂家只有三家,分别是英特尔、摩托罗拉和zilog三家。

摩托罗拉和zilog的处理器严格说起来比英特尔的x86处理器要强得多,但偏偏他们有个最重大缺点,那就是不兼容以前的8位处理器,这导致第三方在8位芯片上开发的各种应用完全变成的废品,而用户以前的投资也得不到保护。

ib的是一家什么企业?是一家不垄断就活不下去的企业,他之所以能够走到今天,靠的就是垄断。因此他开发的个人电脑有很大的野心,他想把在他之前的个人电脑用户什么苹果、康懋达、牛郎星等等这些原来的个人计算机用户给一网打尽,所以对cpu的兼容性就被ib放在了第一位,而唯一符合ib要求的就只剩下英特尔公司一家了。于是英特尔就成了唯一的幸运儿。

可能又有人会问,为什么ib,不是其他电脑公司?比如苹果。

苹果的apple ii计算虽然在市场上大获成功,但乔布斯真正的问题是他过于贪婪,想把什么东西都抓在手里面,结果导致了apple iii的崩塌。

apple iii是apple ii继承机型,可他并不成熟,性能很不稳定,就被乔布斯匆匆推出了市场,最后导致大量的消费者退货。不光如此,apple iii由于换了cpu,并不能兼容以前的apple ii,导致以前的消费者在apple ii上的应用投资得不到保护。还有apple iii的价格也是奇贵,最低配都要3698美元,高配6000美元都不止,这导致了消费者的厌恶。

这还没算完,乔布斯继续在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apple iii失败之后,乔布斯又推出了丽萨电脑,这是世界上首款具备图形操作的个人计算机,可以说是引领了一个时代。

这一次乔布斯吸取了在apple iii上的教训,丽萨电脑性能稳定可靠,能完全兼容apple ii计算机,但他高达9800多美元的售价,葬送了苹果公司的一切。

如果说当初乔布斯没有犯下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会有ib什么事吗?或者ib公司延迟几年推出pc,那时候精简指令集芯片也上市了,ib未必会选择价贵质次的x86芯片?英特尔还能在后来称雄于世?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失去了就永远失去了。

但李逸轩来说这是一个机会,一个难得的机会,如果利用的好,他的orans就能一飞冲天。

在李逸轩一番劝说下,一个星期后虞有澄终于答应加盟orans公司。李逸轩欣喜无比,要知道虞有澄可是未来英特尔公司的首选设计师,把虞有澄挖来,等于是断了英特尔的一条臂膀,未来英特尔还是否能成为cpu的霸主,就未然可知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