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另一方面北洋军却在大肆扩充兵力据说已从以前的六个镇扩充至了近十个师虽说时间紧迫滥芋充数可总比南方那些由会党演变的革命军强些。</p>
凡事都要讲斤公平中国人向来讲究“不患寡患不均。”袁世凯如此明目张胆的厚此薄彼也难怪南方军人有意见士兵要吃饭。军官要升迁都离不开军队离开了军队他们什么都不是甚至连在租界混日子的会党都不如如此谁能没有怨言?</p>
</p>
所以这裁撤军队的风声一出。南方革命党人顿时群情汹汹哗变也闹了几场虽然很快被弹压下去但这局势却是越来越紧张由于洋人拒绝将海关收入余款拨给南方各省也不许本国商人向革命党人提供贷款无论是同盟会武装还是光复会武装都面临着日益紧迫的军饷问题为了筹集军饷南方一些省已开始向商人征收各种名目的捐税什么“光复捐建国捐灶捐锅捐”甚至连乡农进城挑粪路过城门口的时候还要交纳“粪捐比前清时候的捐税还多。可以说能够想到的名堂各地的“都督司令”都已想到了。古人所谓“泪泽而渔”便是这种景象。</p>
在这种沉重的压榨下各地商民的心态开始生微妙变化革命之后的兴奋感渐渐耸失内心里都有些巴望着袁世凯早点将南方军队裁撤。免得这些丘八土皇帝赖在当地不走所以从民心民意上来说南方军政府有些失分。</p>
为了防止那些都督、司令勒索到自己头上上海的商会已经召集了会议主动邀请北洋军开进上海。至于上海光复的功臣张士所则已经调到北方任职了“北洋之龙。王士珍以江北提督的名义兼任上海市长。原本以“援申”名义开进闸北和南市的闽军也被“请”出了上海灰溜溜的开回了福建。</p>
作为报答上海商界踊跃购买北洋政府“公债”短短数日工夫已为袁世凯筹集到了近百万银圆的巨款这些款项毫无意外的变成了日本的步枪和大炮继续增强着北洋军的实力。</p>
南方的革命党人也看到了危机但若想叫这些提着脑袋造反的人束手就擒却也是缘木求鱼为了摆脱危机革命党人一面加紧清理财政。杜绝军队私自派捐一面加强与湖北共和军方面的联系试图向财政较为宽裕的共和军政府请些协饷。解决燃眉之急同时积极筹备联合政党准备用国会斗争手段维持南北力量平衡。</p>
北方咄咄逼人南方步步为营。如果双方都不肯妥协那么南北之间迟早一战这是所有激进人士的共同看法剩下的唯一问题就是由谁来打第一枪?</p>
时局纷乱啊。</p>
部廷弼只能在心里哀叹北方的袁世凯是棵大树可偏偏这棵大树瞧不上他这个小人物。共和军虽然瞧的上他可就是实力不如袁世凯的北洋集团目前还无法号令全国。</p>
不过这话又说回来共和军无法号令全国北洋集团现在也同样无法号令全国现在南北虽然名义上统一了政令可实际上还是各自吟域。袁世凯名义上是全国领袖可实际上他的影响力也只局限在北方在南方只能控制江苏一带地方南方实力派基本上都以共和军为榜样。以种种借口阻挠中枢政令在地方上的实施都是自行其事。</p>
应该说在这个中枢与地方的权力较量**和军总司令赵北隐然已成南方实力派的“精神导师。”他怎么干那帮地方实力派也就跟着起哄他打着“薪州惨案”的幌子拒绝向中枢拨付地方税款。南方各地实力派也有样学样拒绝将控制在手里的地方税款交给袁世凯而且也是打着同样的爱国旗号袁世凯偏偏无可指责也没有办法只能通过控制在洋人手里的总税务司截留关税以牙还牙虽然很有效果可是此举却进一步加剧了南北之间的摩擦。</p>
在袁世凯和他的幕僚们看来赵北的举动就是“跋扈”可是在另一些人眼里这却是一种野心、雄心一种不甘屈居人下的蓬勃朝气。这种蓬勃朝气恰恰正是乱世之中崛起于群雄的必要条件无论你是奸雄也好无论你是英雄也罢缺少了这种蓬勃朝气你就永远不可能问鼎天下。</p>
总司令就拥有这种蓬勃朝气共和军也拥有这种蓬勃朝气。</p>
在这种蓬勃朝气的激荡下问鼎天下并不是一个遥远的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