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科幻灵异>盗墓之奇闻录> 第34章 青沙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4章 青沙山(1 / 2)

 这份绝密文件只有两页,除去封面之外,下面只有一张薄薄的信笺,上面草草写了几行字:

“探明:第二号洞窟圆盘所指,为原点中心方圆五百公里。先遣队二月初三始发,十号下午三时最后通信于原点十五公里处,当日六时确定失联。”

这是一份看不出始末的密件,寥寥几十字,没有抬头没有落款,甚至连具体方位都没有。

我想了想,又拿起这份下面的文件,不出意外,也同样写着“绝密”。

“第二第三探测队分别于十四日九时、十五日九时出发,第二探测队于二十一日十一时进行最后一次通讯,距原点七公里。第三探测队于二十二日六时最后一次通讯,距原点六公里。之后,两队消失。”

消失!这两个字眼让我精神一震,因为它我联想到了铁钩子等人,能够得上在绝密文件中使用“消失”的事件可不多,尤其是某种探测行动,能为公众所熟知的大概只有一九八零年六月的彭加木—罗布泊失踪事件。因为在国家层面来说,一个人或者一行人想要彻底“消失”,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我飞快的翻了下去,第一份文件里,全部是类似的绝密文件,统共有十二份,无一例外,内容全部是关于“原点”。文件显示,自第一先遣队第二第三探测队之后,又有至少四波队伍朝“原点”进发,却全部以失联告终,最近的一支队伍是第六探测队,他们距离“原点”不过一公里左右。

“原点”是哪里?这是我看完第一份文件后最大的疑问,这是我从未在中国地图上见到的词语,它也不像是某个地名,而更像是以某种怪异现象而命名的所在。

我把第一份文件随后递给一旁抻长脖子的老鲸,然后打开了第二份。这是一份县志集阅,主要地点则是陕西、甘肃、四川一代的羌族聚集地,其中的一些重点被打上横线标示出,例如陕西凤县县志中的一段:逢乱,自甘肃、青海迁徙至此,历久而居。再翻下去,一直看到文件的最后,则是青海河湟地区乐都县志:与藏起戈,王陨,不止杀,遂退内陆,移于甘陕。

将第二份文件合上,抚摸着崭新的A4纸,我明白这是一份为古羌族寻源的文件,为一个民族考证,必然是一项繁琐而耗时的工作,我手上这区区十几页纸,不知是多少人日以继夜的俯首案牍才得来的,最后古羌族的发源地,吴家人显然是追溯到青海河湟地区乐都县,那乐都县,会是我们此行的目的么?

我打开了第三份文件,是一份地形勘探调查,每一张A4纸上都排列着许多地形照片,山丘、山脊、河流、峡谷等等等等,每一张地形照片上都细致的被经纬度标示,有实地近距拍摄,也有高空拍摄的实景实物,甚至还有一份标注了等高线的地图作为参考,A4纸的下方,则有一行小字,乐都县全境地形实录。这是一份出自地理专业人员之手的作品,且必须调动了相当多的资源,才有可能制成。

这是一份真正的资料,没有任何主观文字标注,不过这份地形资料必须在清楚需要找到什么的前提下才会有用武之地,所以我只是大略的扫了一眼,就把视线落在了最后一份文件上面。

《关于古羌王墓的调查报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