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大独裁者报告> 第三百九十一章政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九十一章政变(2 / 2)

慈禧见垂帘章程难产,便以皇帝名义明内阁两道上谕,点出垂帘听政的要点,让王公大臣们据此要点再议详章。

其中一道谕旨的主要内容:“联奉两宫皇太后懿旨,见在一切政务,均蒙两宫皇太后躬亲裁决惟缓拟谕旨,仍应作为联意宣示中外,自宜钦遂慈,嗣后议政王、军机大臣缮拟谕旨着仍书联字,将此通谕中外知之。”

谕旨强调的根本精神是“皇太后躬亲裁决”即一协大权都要掌握于太后手中。这是不容置疑者,不集中体现这一精神。垂帘章程是通不过的。

根据这一根本精神,王公大臣先后又议了十天。最后总算议妥。以礼亲王世锋领衔奏上。垂帘章程共计十一条,其中心思想确实体现了太后大权独揽的精神。中外一切章疏、官员的升黜大权皆在太后,恭亲王、军机大臣仅有议论之权而已。

而在这场政变中立下汗马功劳的恭亲王奕。协助慈禧太后取得了辛百政变的胜利。垂帘听政之始,她对一切政事尚不熟悉,京中党派分歧,她也难以操纵。

故此,她把恭亲王引为己助,如左右手。她接连布上谕,给恭王许多官衔。如议政王、家人府令、内务府大臣等,又赏食亲王双俸。

但是奇怪的是。在这次政变中同样功勋卓著的康雪烛,却还是戴了个协办大学士、兵部尚书的衔,并没有得到其它任何的赏赐。

如果说慈禧太后和恭亲王是这次政变的策划者,那么毫无疑问的康雪烛就是这次政变的执行者?

但是,康雪烛并没有得到更多的东西,就连胜保都得到了赏赐,可是,唯独只有功劳赫赫的康雪烛没有,没有人能读懂慈禧太后为什么要这么做

见洋人居然对自己服软了,肃顺心里的气多少也平息了些。毕竟现在是非常时期。自己也不好过多的得罪洋人

乔尼却好像想到了什么一样:“哦,对了,中堂大人,我的一个朋友很想见到您。但又怕您不肯接见,所以委托我把他带了过来”。

“哦,是谁?”虽然上朝时间快要到了,肃顺还是好奇地问了一声。

“中堂大人。是我

随着这一声声音,一个人从乔尼身后闪了出来。

“康雪烛!”肃顺顿时大惊失色。

康雪烛?康雪烛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康雪烛微微笑着,然后慢慢地拿出了一样东西:“肃顺,接旨!”

肃顺怔了一下,等看清了康雪烛手里拿的的确是圣旨之后,犹豫了一小会,终究还是跪倒在了地上。

“传陛下圣导。大行皇帝遗昭:肃顺、载热、端华、景寿等人品行不端着免去一切职务。

“不可能。不可能!,跪在地上的肃顺一迭声的说着,他怎么也都不肯相信这份圣旨。

康雪烛阴冷地笑了一下:“中堂大人,难道你以为我还敢伪造遗书吗?好吧。你先谢恩,自己拿去看看罢”。

肃顺谢了恩。双手哆嗦着接过了圣旨,圣旨上面清晰地盖了玉垒,和先帝两枚印章

“中堂大人。此必是康雪烛伪造圣旨,想置中堂大人死地,我等拼死护卫中堂。去向陛下申冤!”

肃顺边上部下一齐大叫,纷纷拔出刀来。

“大胆,想造反吗?。随着康雪烛的这一声厉吼。那些身边的“洋夷士兵。一齐举起了枪来,虎视眈眈的对准了肃顺部下,乔尼却只当是个没事人一样站在了一边。

之前康雪烛就已经通过自己拜访了英法公使。转达了北京即将生政变的消息,英法公使看清了北京的形势,认为肃顺集团是一个封闭的、对外人充满敌意的保守分子组成,不如能让奕这般有开放眼光的政治家掌权。

康雪烛说出了自己的全盘计戈,并且希望借助英法之手,让肃顺这些人丧失戒心,从而一举政变成功。

英法公使对于康雪烛的计戈大加赞赏,并且当即任命乔尼中校协助,同时还赋予了乔尼中校一项特别的权利,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用必要的手段来协助康雪烛尽快平息政变!

乔尼当然知道所谓“必要的手段。是什么意思。不过在这个时候乔尼还是更加乐意看着康雪烛是如何来应对眼前这些情况的。

“你们都想造反吗?。康雪烛声音阴冷:

“我奉圣旨拿贼,反抗者皆杀无赦!凡放下武器者。既往不咎。

告诉你们,兵部侍郎胜保已经进京了,难道你们真的想满门抄斩吗?。

肃顺那些部下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才好,手握京、津军事大权的胜保也站到了太后这一方吗?还有那些“洋夷士兵。”当中虽然有些是康雪烛的部下假扮的。但却真有英国士兵在其中。难道。自己真的要和洋夷血拼?

肃顺长长叹息一声,知道自己一时不察,中了康雪烛的诡计,乃至大势已去,他颤抖着身子站了起来,哆嗦着朝自己的部下挥了挥手:

“我和他们去。我和他们去,你们不要枉自送了性命,回去好好等候朝廷落。

八月初二。“北京政变。爆,在肃顺毫无察觉的情况下,迅成为了阶下囚。谕旨宣示谕令罢载垣、端华、肃顺等人一切职条;令其他五人退出军机处,分别治罪。

几乎就在同一时亥,载垣、端华入宫,见到宫中居然多了不少陌生面孔,不知生了何事,冒失喊道:“太后不应召见外臣!”

奕见状再宣准备好的谕旨,安布将载垣,端华、肃顺革职拿问,交家人府严行议罪。

载垣等热门大喊:“我辈未入,诏从何来?“即认为诏旨必由顾命大臣拟定才可以锋印下?

奕挥手令侍卫拿下。几名侍卫拥上,将载垣等摘下顶戴,推出隆宗门,锁禁于家人府。

就在政变生的同一天,在奕授意下朝中大臣纷纷上奏,要求太后垂帘听政;带兵大臣胜保请求的奏折也在这天到京;僧格林沁也正式来函告知拥护太后的垂帘和近支王辅政。

下午,康雪烛将肃顺押到宫中,愤怒的两宫太后立即宣布查抄肃顺在京和在热河的家产。

经家人府和刑部等官议定,两宫太后批准,谕将肃顺“斩,立决。;勒令载垣、端华自尽;另五大臣也根据轻重分别治罪。

场夺取最高统治权的宫廷政变,在慈禧与奕、康雪烛等人的联合行动下,完全成功了

没有过了几天,紫禁城养心殿里举行了“垂帘听政小,仪式。养心殿正中硕大的龙椅上,坐着全身帝服、年仅六龄的小皇帝载淳。新皇帝身后,是一架八扇黄色纱屏,屏后并坐着两位年轻而美丽的慈安和慈禧皇太后。恭亲王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