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沙泪> 第四卷 尤琛(中) 第九章 那个噩梦的记录者(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卷 尤琛(中) 第九章 那个噩梦的记录者(1)(1 / 2)

 作为3营的营长,尤琛和自己的副官住在小镇东头的一所宅院里。房子的主人是这儿的镇长兼镇治安委员会会长。同时在这儿工作并且会在这儿过夜的,还有营部的几名军官加通讯兵。因为这所房子面积够大,所以尤琛才将营指挥部设在这

这个普通的小镇——顺带一提,它的名字叫做圣马克,与许多曼尼亚国内其它地方的村庄小镇一样,都有着以圣徒或天使的名字来命名的喜好——因为有了这些外来军队的驻入,变得与以往不同了。

倒不是说奥军在此地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而是以往相对封闭的小镇,由于奥军的到来,变得热闹了一点。萨梅尔由于有着铁路运输上的优势,所以在奥登尼亚国内运来的军方物资,可以较快到达,自然,圣马克小镇以及周边的奥军装甲部队,就能在此生活上一段时间。也因为奥军官兵手头上有着这样那样的相对丰富的食物和资源,让当地的曼尼亚人乐于和他们交换。当然,交换的条件是一方要为另一方做事,然后对方就将自己许诺下的东西给他。在米德加尔德大陆上,哪怕是奥登尼亚,由于战争的影响,平民往日里衣食住行所要用到的东西,如今已经大打折扣。即使有钱,也没法弄到想要的东西——尤其是食物。所以要想吃得好一点,就只能从军队手中交换到。

在当地人只能以野菜粥或是从附近湖里钓来的小鱼当主粮吃的时候,奥军的驻扎,反倒让那些家庭伙食稍有改善。一般来说,住在那儿的奥军官兵,如果与那家人关系不错的话,会将自己得到的补给品送一些给他们。而作为报答,那个家里的妇女会帮他们洗衣服刷靴子。这样一来,再加上奥军部队一般来说都不会主动干预当地事务,所以那儿的居民与奥军相处下来,也算融洽。

在看到军官们回来的时候。镇长家地孩子们本来正在房子前的空地上玩耍,赶紧溜进里头。首发而在镇上其它地方,也同样有此情景。看到这一幕,巴列茨苦笑了一下,对营长说:

“就算表面上跟我们好,暗地里。他们的家长都会叮嘱他们说别在那些人面前出现,他们会把你的屁股打烂!,这才是居民们的真实态度。”

“一点也不奇怪。”尤琛原本正在看着通讯兵送来的文件,上面记录着今天从师指挥部和团部传来地电报。“就像我儿子上学之后,第一天回来,就是这样跟我形容他的老师。为了孩子着想,他们不得不想出一些保险的办法,例如吓唬孩子们,好让他们不要到处乱跑。要是有个镇上的小孩无意中弄坏了我们的东西。到时忧心忡忡的肯定是他们。”

跟孩子们那慌张的样子不同,房子的主人却是满面笑容地迎接他们归来。与此同时,这一家的主妇已经用奥军给他们地罐头做好饭菜。招待他们用餐。尤琛他们婉言谢绝,表示自己还不想进餐。最后,还不得不用“不能打搅主人家用餐”这样的理由搪塞过去。在上楼之后,奥托尔.哈根中尉往下看了一眼,说:

“这些虚伪的俗套客气真让人讨厌!”

“曼尼亚人跟昂尼亚人一样,都喜欢讲究这种礼貌。”

“什么礼貌”哈根不屑地笑了笑,“我们不跟他们一块吃饭,他们才松了口气呐!”

房子有三层高。后面是参天大树。让这幢屋子即使在炎热地夏季。也感觉十分凉爽。主人一家住在一楼。而营指挥部在二楼。营长与副营长等人地卧室则在三楼。在平时。军人们虽然常常往来于这幢房子。不过很少去打扰主人家地生活。当然。对方在背地里是否经常抱怨半夜有人来敲门或是老有外人进入他们地房子。这就不得而知了。

二楼那个宽敞地大客厅。现在已经被用作3营营部地工作地点。首发像其它驻扎在前线地军队办公室一样。这里有几张临时拼凑起来地“办公”桌椅。上面放置着繁杂地文件还有通讯仪器。一幅军用地图挂在墙壁上。对面地壁炉架上放着收音机。一旁还有发报器。一切看起来略显凌乱但依然井井有条。只不过他们办公地地点从户外到帐篷再到用水泥建筑起来地房子里。里面地内容。没有多大变化。

在进入那间小房间(现在它被3营地官兵们当作是“营长地办公室”)后不久。坐在外头桌子后面忙着将文件整理好地哈根拿起刚吵起来地电话。里头是尤琛地声音:

“奥图。你进来。”

之后。哈根手捧着一叠纸片来到这个小房间里。尤琛等他一关上门就问:

“有消息了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