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在北宋的幸福生活> 第一百七十章 书生之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七十章 书生之见(1 / 2)

 第一百七十章书生之见

火骄阳驱逐了清晨最后一丝寒气,在阳光的照射下,殿闪烁着一层淡淡的光泽,更增添几分威严华丽之色,辰时三刻,虽然没有明清时天未亮五更上朝的规定,但是朝中大小官员已然进入宫城之中,各司其职处理昨日或者今日的政事。

宋朝时候,皇帝并不用每日都上朝,只要批示了官员们奏上来的章折,官员们未必要见到皇帝本人,加之近日来也没有重大国事,所以赵祯可以搂着后宫佳丽美人睡到自然醒,随后在内侍黄门的服侍下惬意享受早膳,恢复昨夜因劳累而消耗的精力,才慢悠悠的摆驾政事堂,以督促底下大臣努力办事,顺便处理今日才到的奏折。

其实皇帝也很容易做的,只要任用之人安守本职工作,根本不用事事都要皇帝亲力亲为,赵祯似乎很明白这个道理,在政事堂中转了圈,发现政事已经让几个宰执、参知政事协商处理妥当,直接在呈报上来的奏折批示了几个字,吩咐官员按此办理既可,也没花多少时间,赵祯就轻闲下来。

一般在这个时候,皇帝可以做许多事情,巡视指导下各个官署,寻几个大臣聊聊朝中政事,听取他们的工作汇报,或者直接摆架回宫,与后宫美人谈笑逗趣,进行些较为深密的交流,有太多选择,反而让赵祯犹豫不决,不等赵祯最终下定决心,一个小黄门已经匆匆进来禀报道:“陛下,翰林院赵学士求见。”

“赵卿?嗯,殿试考卷也应该阅完了。”赵祯轻微点头,示意小黄门宣赵概进来。

“见过陛下。”赵概步进来,恭敬施礼等赵祯垂问,直接说道:“殿试考卷已经批阅完毕,臣等已经拟定榜单名录陛下御览圣裁。”

“辛苦赵卿了。”赵祯和颜悦色,虽说殿试名义上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理来说考卷自然是皇帝亲自批阅,可理想与事实往往是有差距的,真正阅卷的还是贡院的官员,皇帝能偶尔过问,或者批阅几分卷已经是十分难得了。

由贡院定的名单,已经大致将参加殿试的士子分好等级,只能皇帝过目,同意之后就可张榜公示,当然,贡院的官员也不是笨蛋自然清楚皇帝的心思,名单之中,根本就没有选定谁是新科的状元、榜眼、探花,甚至连第一榜进士及第的名字都没有列出来,只是模模糊糊的把成绩优异的士子名字放在前面而已切等待赵祯裁定。

“赵卿,这次殿试录取多少士子啊?”接小黄门呈上来的名策,赵祯仔细浏览起来。

“回禀陛下有四百九八人,其中进士科三百二十一人科一百七十七人。”赵概说道,古代科举考试并不仅是进士一科,还有其他所谓的常科杂科,像明法明经之类的,虽不及进士之贵,可是还是有人报考的,如果不出意外,这些人以后就是朝廷的中下层官吏的首要人选,而且注定不能成为朝中要臣,执掌中枢。

“赵卿。卷子可带来了。”赵祯微笑道。意所指。

“臣已备妥。请陛下圣览。”赵概不不忙从宽大地衣袖里取出考卷。从考卷地厚薄程度来判断。应该只有十几份。绝对没有四百九十八份那么多。这就是贡院官员向皇帝推荐地第一甲进士名单。如果不出意外。今科地状元榜眼探花就在他们之中选出。

接过卷子。赵祯也没看卷首地姓名户籍资料。而是仔细阅读考卷地内容。不时露出满意地微笑。能得到贡院官员地推荐。文章自然是如花团锦簇一般。不然也敢呈予赵祯御览。

随意抽阅几份后。赵祯和声问道:“赵卿。诸多士子之中。你心属谁为状元?”

“就文采华美而言。当以沈第一。”赵概犹豫了下。微笑说道:“若论文章气势磅礴。当以钱公铺第一。若论策对言之有物。当以冯京第一。”

“赵卿还真是谁也不得罪啊。”赵祯轻笑道,随之抽出这三人的考卷仔细观看起来,良久之后,心里也有了决定,拿起朱笔在三份卷子上勾画几下,轻轻搁放在旁,又拿起名策大略浏览,随机抽点几个名字,让身边的小黄门去贡院取其考卷,这是在检查贡院官员在择才时是否有所疏漏,防止底下官员糊弄自己。

在小黄门去取考卷的时候,赵祯在名策末尾处发现一个熟悉的名字,心中动了下,微笑说道:“赵卿,听闻何学士前些时候收下的弟子也参加了殿试,不知其才学如何?可曾榜上有名?”

“陛下说的是观文殿楚学士的子侄楚质。”赵概非常

笑道:“这人才学故然不凡,可惜年轻尚轻,见识~策论文理还算可观,予个同进士出身还是可以的。”

“年幼,见识自然不足,既然有才华,不可随意埋没。”赵祯微笑说道,吩咐取回考卷的小黄门再到贡院一躺,将楚质的卷拿过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