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在北宋的幸福生活> 第三百一十九章新的问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一十九章新的问题(1 / 2)

 :二顿时楞住了,谁知道井水为何会变了味道,或者。又或者是人为因素,种种可能都存在,没亲自去看过之前,不好贸然判断啊,不然说错了,自己岂不是丢了面子。</p>

井水是必需品,应该没人会跟自己过不去,故意将其毁损,况且井水是流动的,就算有人心存歹意,投放了什么药物,过几日就会自动净化,也不至于还苦涩不堪。不等刘仁之回答,楚质皱眉掐指盘算起来:水质有变化,最可能的原因就是生了地震,但淡村离杭州城这么近,若真是地震了,大家应该能察觉得到</p>

大人说的地震,可是指地龙翻身刘仁之间道,好像是吓了一跳,就算没经历过,也听说过那种恐怖场面,而且这种事情,绝对没人会希望自己能亲身体会。</p>

或者是暗震也不一定;楚质点头,考虑了下,抬头朝刘仁之说道:主簿,杭州城内的井水可有什么变化如果城内各口水井也变成了味道,那或者杭州大范围的井水都出现了同样状况,如果没有变化,那就是仅限于淡村附近的地方范围。</p>

大人,此事下官不知。刘仁之据实说道,脸上有些愧色。</p>

哦,那寻个人来问下吧。楚质说道,也没有在意,不是说刘仁之不关心民生,而是官员又不是神仙,不可能事事都提前清楚了解情况,况且如果不是今日出游,楚质也未必知道这事</p>

刘仁之应声,连忙招呼一个衙役进门,让他去把平时负责挑水的杂役寻来,在这空隙,楚质微笑解释道:主簿莫不要认为我小题大做,只是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或许在我等看来只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对于百姓而言,却关乎生计,不得不谨重一些。</p>

仔细体会诗中的蕴意。刘仁之真心实意说道:大人爱民,下官愧不如之。</p>

爱民却是不敢当,为官一任。就算不能造福万民,也要为民办些实事。楚质微微笑道:离任之时,本官可不希望钱塘百姓指着后背怨骂。</p>

说到底还是他的脸皮不够厚。不够黑,容忍不了自己的不作为。</p>

过了片刻,挑水的杂役疾步奔行进来,还未行礼,却听刘仁之间道:你可知道,最近城中井水生了什么变化没有,像是突然变得苦涩起来之类的。</p>

本还有几分不安的杂役闻言,一棵心徒然落下,连忙拱手答道:小的不清楚。</p>

你不是负责担柴挑水的吗,岂能不知刘仁之疑惑道,额头皱了起来,似乎有些生气。</p>

回大人话小的固然每日都要挑水,但水是从城外山上清泉运回县衙的,至于城里的井水情况小的确实不知杂役说道。</p>

楚质一听,顿时有些明白过来,看来杭州城内的井水的确不怎么样。而山泉却很甘美,不然县衙也不会舍近求远了,想必那些富贵人家也是如此吧。</p>

心中念起,楚质站了起来,笑道:刘主簿,现在可有空,不如我们出去走走吧。</p>

恭敬不如从命。刘仁之哪有不依之理,挥手让杂役退下,就要叫唤三五个。衙役陪同随行,却让楚质阻拦了,既然是暗查寻访,那就不必弄出大阵势来。</p>

刘主簿,你可知道城里约有几口水井两人快步走出了衙门楚质随意问道,也不指望刘仁之能回答得出来,毕竟在他的印象中,诺大的杭州城,几万户人家。水井总是无处不在的,应该没人会刻意去数。</p>

不想,刘仁之立即答道:六口。有点得意之色,井水变质问题回答不上来,并不代表不知杭州的风士人情,他继续补充说道:乃是唐朝李泌任杭州刺史时所修,传承至今,已有近三百年历史。</p>

才六口井而已楚质满面的惊讶:那么少,怎么能足够十万百姓之需</p>

楚质说的十万,并不是指人口,而是户籍,十万户人家,分布杭州城各个角落,并不是说只聚中在一处,楚质真想象不出来,才六口井而已,怎么能够满足几十万人的生活用水。</p>

刘仁之莫明其妙的眨了下眼睛,不解说道:大人,多年来杭州城就是只有六口饮水井,却未曾听说百姓有缺水之忧。</p>

真的假的。楚质当然不相信,皱眉说道:最近的那口井在什么地方,你带本官去看下。真不相信,几十万人饮用的水源,居然才六个而已。</p>

后面一句有些轻微,刘仁之也没有听清楚,在前面引路时,不时回头笑道:大人,六井分为西井金牛池方井白龟池小方井和相国井,再走几步,就到小方井了。</p>

小方井离县衙十分近。才隔了条巷子,再走几十步就到了,这里地方十分宽敞,不过居住似乎少了些,在此修筑水井,也不知道是为了利及百姓,还是为了方便官衙;</p>

当然,县衙附近就是商业繁盛的地方,那里饭馆茶楼林立,且不远处还有个酿酒的作坊,都是些耗水大户,每日的经营也离不开水,按里来说小方井旁边应该挤满了前来挑水的百姓,然而当楚质在刘仁之的带领下,走到水井旁边时,却现这里只有寥寥十数人,并没有想象中百千人排队的场面。</p>

百姓一般在什么时候来挑水难道走过了挑水的高峰期,楚质暗暗寻思,抬头看看太阳偏移的方位,大略推算出现在的时辰,才下午两三点左右。</p>

刘仁之被问住了,这还真没有留意,毕竟贵为县衙主簿,像提柴挑水这类粗活,总有杂役负责,平时不要说接触过问,就连提及的心思都没有。</p>

不过刘仁之的主管也不是白当上的,迟疑了下,立即反应过来跑上前向正在排队的百姓打听起来,过了片刻,笑容满面的返回说道:大人,下官问清楚了,百姓挑水并没有规律可言,一般是家里什么时候缺水了,就什么时候前来。</p>

两人都是穿着便装出来,所以水井旁边:丁二毋到他们,只是好寺的望了两眼,也没有什么特别应,继续忙着自己的事情。提着悬绳的木桶,丢入井口中,熟络的摇晃了下,把桶灌满水,又拉紧绳子,缓缓提了上来,如此反复,最后用扁担将已装满水的桶挑起,小心翼翼的行走,唯恐桶中之水洒泄出来。</p>

唉,终于亲眼目睹了百姓之苦;楚质颇有感慨,自从搬进城市,用上自来水之后,这一幕不知道有多少年没有看到了。</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