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重生1881之崛起> 第两百一十二章 发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两百一十二章 发展(1 / 2)

 第两百一十二章发展

中俄之战为什么这么快就落下帷幕了呢,第一个原因是得了天时地利与人和。中国于几个月前,在旅顺口以及中国东北大败俄国的海陆两军,军队的士气十分高昂。借着大胜之余威,面对下一场战斗,自然而然有一种威慑力,取胜的希望也要大一些。这便是所说的得天时,战争的天平倾向到了日本这一边。

再者中俄海战离台海岛很近,后勤保障工作可以及时跟上,而且平海舰队全体官兵对这一带的气候和水面情况了如指掌,还没打就已经xiōng有成竹,可以说得地利。

另外其它的帝国主义国家出于各自的打算,为避免俄国做大,所以纷纷选择保持中立,使中国消除了后顾之忧,底气更足,这可以说得人和。

有此三者做为保障,战争应该说已经胜了一半。第二个原因是平海舰队的装备、训练和士气以及将领的指挥才能都占了上风。论舰队的装备与质量,中方拥有八艘火力猛、速度快、防护性强、机动性好的战列舰。论士兵的训练和士气,平海舰队经过历次海战的胜利早已经把信心提升至顶点,士兵的训练水平更不用说,其中的经历过两次海战的老兵都不在少数,军心那是相当的稳定。

再加上前不久前路面战场取得的的胜利,使整个海军都处在极度亢奋的情绪之中,求战心切,有一种必胜的信念。

论将领的才干,平海舰队的主将罗凯海战经验丰富,勇谋兼备,指挥上果断得体,在关键时刻沉得住气,能够把握战局,是少有的军事人才。所以两军相遇,强弱便分,胜利自然属于强的一方,这就是中方取胜的重要原因。

反过来再看俄国方面,败就败在同样的两方面原因之上,其惨败的主要原因是失天时,地利与人和。首先俄国在旅顺口与满洲遭到重大失败,全国上下一片惶恐,军心民心大受影响,可以这么说日俄战争俄方已输了个十足十。

可为了某些政治原因,俄国七拼八凑组成了一支舰队前去支援,这纯粹出于一种争面子,意气用事的心理,不用开仗便知此战必败,这就是失天时。

其次由于种种原因,俄国舰队不能走地中海,穿苏伊士运河由红海入印度洋再转入太平洋。而要沿非洲东海岸、绕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而后入太平洋,再赶往日本海海域。这么一来,俄国舰队多走了几千海里的冤枉路,吃了很大的亏。

再者,俄方对台海海峡这一带的地理情况不是十分了解,进入此海域后心里没底,所以说俄国方面失地利。

最后再来看看人和,由于俄国方面在前不久刚打了个大败仗,其它帝国主义国家乘机落井下石,与俄方为敌。在俄军前进的路上,处处刁难俄国舰队,搞得它们人心惶惶,疲劳不堪,这就使俄国方面失了人和。

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皆失,败局基本已定。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则是俄国的舰只虽然在数量上占了上风,但这些军舰大多数是老舰,航速慢,转向不灵活,而且火力偏弱,这就很难与日方的先进舰只相抗衡。再加上把仅有的几艘新型军舰与老舰hún编一起,又影响了这些舰只的机动力和速度,使得俄方在战斗中更为被动。

另外俄国的士兵多为新兵,无战斗经验,甚至连怎么开炮都不知道。而要在行军的路上现炒现卖学炮术,堪称是世界军事史上的奇闻。再者俄国的士兵大多是被bī来当兵的,在军营里吃穿不好,还要受到种种欺压。再加上对前一次的惨败心存恐惧,导致俄军军心涣散,士兵的士气十分低落,这些都不利于做战。

最重要的一点是,俄国的海军将领大都昏庸无能,战术思想落后,往往墨守成规,没有创新。这样到了实战中,他们的指挥就成了瞎指挥,所以俄军一投入战斗便luàn了阵脚,在日军的强大攻势下,很快就遭到毁灭性的打击,落得个一败涂地的下场。

中俄战争期间,中国特工陈浮生在欧洲资助列宁发动俄国1905年**,把俄国腹地闹的天翻地覆,中俄海战之后,尼古拉二世为首的统治集团,在内忧之下完全失去了赢得战争并利用战争的胜利扼杀**的希望,中国方面鉴于人力物力的巨大消耗,也认为继续打下去对己方不利。于是决定停火谈判。

俄罗斯帝国在中俄战争中的完败,也给复兴中的俄国海军以毁灭性打击。俄罗斯瞬间由一个海军总军力世界第三的一流强国,沦落到三流海军国家的队伍之中。但是在集权国家内,帝王的意志就是国家的意志,不甘心失败的尼古拉二世还要再次的重建他的大海军。在吸取了博罗季诺级的教训之后,更为强劲的圣约翰级和圣安德烈级已经开始了筹备工作而且伴随着全世界对于中俄之战的认识,一个原本被淹没的声音开始被灵敏的英国皇家海军所认识到,那就是超重型大炮巨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