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丞相闻言脚步一停,缓口气才道:“当下形势已经这么危急了?”
“远不止,因为各地皆有造反,政令军令无法通达,四处郡守县令或被杀或响应,除了内史四周外,其他各地皆无法组成有力强军镇压造反百姓,帝国若要彻底平判战乱,需调取边关大军回防,然后每个郡县依次清除造反军队。”
“不行啊,北地边关战事同样吃紧,匈奴南下侵入我九原、云中、雁门三郡,我从北地返回之前也仅仅胜了一场战事,此时双方正在对峙,若调取边关大军回来,匈奴将无人可阻,必会直入我中原之地,到那时情况会更糟。”
御史大夫叹口气,帝国以至多事之秋啊,可若边关大军无法回援中原之地,那如何平判帝国之乱呢。
左丞相思虑一番,低沉道:“边关大军现在不能动,且就算调动,大军行军需要时日太长,如今谋逆反贼已经攻至戏水,我等必须先依靠商歌四周兵将打败他们,不然就算调动边军,若让反贼攻破商歌,到那时也于事无补啊。”
“既如此,那就只能劳烦丞相你亲自领商歌之兵前往戏水阻击张宝之兵。”
左丞相摇摇头,他一手拍在城墙上,沉重道:“陛下闭关养伤未出,商歌现在群臣无首,我若再离开商歌,谁来坐镇朝堂?”
御史大夫虽统领百官,在朝堂中权势无二,但真正想要坐镇朝堂,统御全国之事就显得无能为力。
“不如让右丞相坐镇朝堂、戴罪立功,如此左丞相领兵平乱,足可保政事军事国事无忧。”
“唉,右丞相此次之罪说大当灭族,说小其实没什么,但其之前所作所为,让我着实不放心由他再来主持朝政。国难当头,不得马虎,此次我必须坐镇商歌号令百官,不能再让朝堂出一点岔子,不然帝国真就完了。”
“那派谁去平乱呢,帝国大将多在边关抵御匈奴,国内无大将啊。”
左丞相无奈道:“此事才是我最烦忧之处,一路北归,我都在思虑谁才能当此重任,可思来想去才发现帝国竟已无人。”
御史大夫脸色哀伤,叹道:“二十年征战,陛下每每亲征,致使帝国无大将。如今真正能让众人心悦诚服的领军主帅没有一人,但要是矮子里面拔高个,我到有一人选。”
左丞相脸色一喜,忙问道:“何人?”
“章邯。章邯如今虽为少府,就职文职,但其祖上四代皆为帝国将领,军功不凡。且章邯早年跟随陛下南征北战,平定四方,对于打仗之事得心应手。丞相可还记得当年博浪沙陛下遇险,当时正是章邯护得陛下,击杀刺客。”
听完御史大夫所言,左丞相慢慢踱步前行,脑海中回忆起这个如今不过一收粮官的少府。
左丞相道:“博浪沙遇袭,陛下有惊无险,功在章将军统领护卫击杀刺客于阵前,说起来这个章邯算是英勇不凡。可统兵之师,不似等闲,如今为难关头,让他去统御大军,我有些不放心吧。”
“此前陛下亲征之时,章邯可是最为前军将军追随于陛下,战场上更是领兵打过仗的,只是后来战事基本平定,陛下才将章邯调至少府。现在商歌无大将,丞相既然不能领兵平判,此人已是最佳人选了。”
左丞相沉思一会,道:“待我明日召见章邯本人后再看吧。对了,太子现在何处?”
“太子在东宫。”
“那一起过去吧,陛下闭关前将兵符玉玺之物皆授于太子使用,我们要发兵,还需太子传符授印。”
此后左丞相与御史大夫再没交谈,两人一同匆匆往皇城东宫而去。
行至东宫殿门前之时,左丞相忽然问道:“太子失职,致使帝国叛乱严重,依照帝国律法,需对太子治罪,可如今陛下闭关未出,我等该如何处罚太子,你可有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