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科幻灵异>明末逐鹿天下> 第532章 立储立贤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32章 立储立贤(2 / 2)

皇帝苏河既然决定这么做,储君的选拔,肯定不会采取嫡长子继承制。</p>

李志升等人,等来了确切的消息,却不是他们希望的消息,脸上十分沮丧。</p>

首相魏时鸣立刻公躬身行礼道:“陛下圣明。”</p>

李志升的声音有些颤抖道:“臣请陛下三思而行。”</p>

皇帝苏河从龙椅上走下来,他走到皇极殿院落中,文武百官的中心。</p>

他长叹一声道:“关于大华帝国储君的选拔制度,朕已经想好。</p>

朕的子孙后代,绝不能出现类似晋惠帝司马衷,这种不知民间疾苦的皇帝。</p>

朕的子孙后代,绝不能出现类似宋钦宗赵恒,这种不知兵事,信任术士,导致亡国的皇帝。</p>

朕的子孙后代,绝不能出现叫门天子朱祁镇,这种带敌军入寇的皇帝。</p>

谁都不能保证子孙后代,嫡长子各个贤明。</p>

但朕能保证,众多的皇子之中,必有贤明之人。</p>

大华帝国储君选拔制度,不看他的出身,只看他的能力。</p>

众位皇子之中,选拔贤才立为储君。</p>

为储君着,必须要有子嗣。</p>

大明朝正德帝、天启帝,这两位皇帝绝嗣,才会造成后续的风波。”</p>

皇帝苏河知道,嫡长子的智商参差不齐。</p>

这其中有很多人,不适合当皇帝。</p>

皇帝是掌握一个国家最高权力的人,不是随便选一个人,就能合格。</p>

皇室之中,肯定会有合格的人,因为可供选择的皇子太多。</p>

内阁首相和大都督,他们都是全国选出来的顶尖人才。</p>

皇帝的水平太差,根本无法平衡这两方势力。</p>

仅以概率论来看,嫡长子只有一位,出现明君的概率很低。</p>

皇子的人数极多,更容易从中选出合格的皇帝。</p>

储君的人选,必须要有子嗣,这也是吸取大明的教训。</p>

皇帝除了治理国家,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为皇室开枝散叶。</p>

无法繁衍后代的皇帝,肯定不是一位合格的皇帝。</p>

首相魏时鸣和大都督冯三秋,他们几乎同时出声。</p>

“陛下圣明。”</p>

大华王朝储君选拔制度几乎明朗。</p>

所有皇子享受储君教育,等到他们长大,从中选取最优秀的皇子,确立为储君。</p>

百官们对于这一项政策,大部分都能接受。</p>

哪怕是嫡长子继承制,有能力的皇子,背后都会有大臣投资。</p>

更何况现在这种制度,更适合他们投资自己看好的皇子。</p>

只要能押中,那将会获得丰盛的利益。</p>

………………………………</p>

皇极殿外偷听内容的老太监,他们脸色大变。</p>

今天最重要的情报已经听清楚。</p>

大朝会进展这么久,也快到了下朝的时间,他们选择离开这里。</p>

亲自跑回后宫汇报相关情况。</p>

皇后王文君,听到心腹太监的汇报。</p>

她神色有些落寞,很快又恢复坚定。</p>

“果然如此,夫君的心思我明白。</p>

我和夫君的儿子,必是极为优秀的人,绝不怕与人竞争。”</p>

皇后王文君了解到立储制度,她就要为儿子规划未来。</p>

她身为皇后,掌握着更多的资源。</p>

只要儿子努力,其他人拿不走属于他们的位置。</p>

德妃李慧欣听到心腹汇报相关情况。</p>

她双眼不由自主躺下两行泪水。</p>

大华帝国储君选拔制度,它是极为优秀的制度。</p>

李慧欣之前就下定决心,只要他儿子有一丝机会,就全力帮助儿子,争夺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p>

夫君真是明智的人,知道选哪种储君,对于帝国的发展更有利。</p>

淑妃曲清漪看着怀中的小家伙,她开心地哼着小曲。</p>

大华帝国储君选拔制度,对所有皇子都是公平的制度。</p>

她的儿子年纪小,也可能是一个有利的条件。</p>

夫君退位之时,必是垂垂老矣或是临终之时。</p>

那时很多皇子,都未必能活过夫君。</p>

年纪小的皇子,机会可能会更大。</p>

储君选拔制度确立,后宫之中的妃子们,她们都心思各异。</p>

那个妃子,都不会放过这个天赐良机。</p>

………………………………</p>

皇极殿院落之中,李志生看着站在人群中的皇帝苏河。</p>

储君选拔制度,皇帝苏河已经定下。</p>

他们旧儒派,这次一败涂地,很可能会分崩离析。</p>

他正在想办法,增强旧儒派的凝聚力。</p>

李志升就看到,户部左侍郎马冯杩站出来。</p>

他看到这种情况,就意识到情况不妙。</p>

马冯杩平时很精明,但他却是儒家理学最坚定的支持者。</p>

李志升想要阻拦马冯杩,他听到马冯杩开口说话,就知道已经阻止不了。</p>

马冯杩语气悲切的说道:“陛下这么做,皇子之间必然会出现手足相残。</p>

陛下怎么能忍心,看到兄弟之间为了争皇位,无所不用其极,互相残杀对方。”</p>

皇帝苏河听着马冯杩的话,他冷哼道:“朕自然会设立完善的选拔制度,防备皇子之间手足相残。</p>

这只是储君选拔制度,微不足道的缺陷。</p>

朕宁可培养出来李世民、朱棣,也不想培养出一个废物皇帝。</p>

皇子之间互相竞争,优胜者继位。</p>

如果一个太子或是皇帝,都能被推翻。</p>

他绝不是一个合格的太子或是皇帝。</p>

朕为了预防储君登基之后,屠戮与他竞争的兄弟。</p>

朕决定把竞争失败的皇子,封往海外总督府。</p>

朕相信通过这项制度,选拔出来的储君,会有容人之量。”</p>

皇帝苏河已经做好一切准备。</p>

他在众多皇子之中,选取最优秀的皇子成为储君。</p>

其他的皇子全部外封,让他们稳定当地的局势。</p>

这些人已经失去对皇位的威胁,新登基的皇帝,必然会展示他大度的一面。</p>

马冯杩听到皇帝苏河,宁可要李世民,也不想要庸碌的皇子。</p>

他知道自己说什么,都无法改变皇帝苏河的意志。</p>

皇帝苏河确立储君选拔制度,这次大朝会正式结束,官员们陆续离开皇极殿。</p>

</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