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玄幻魔法>天师列传> 第十二章 巫山潜道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二章 巫山潜道(1 / 2)

 大师看看剑客,意思是:“袁天纲的后裔有哟,点儿来头哟。”互相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肯定的答案,心照不宣,剑客一摆手客气地说:“那还烦请引路。”

小童登时笑容满面,因为师傅说过,但凡修仙之人性情各异,不受邀请也是寻常事,千万不可勉强。未料这两个仙长如此年轻,而且只报上师傅名号一邀就客气地答应。当然令他有喜出望外之感,于是客气地行了个礼:“恭请二位仙长跟弟子来。”回身向下,这下他可不敢跳上树顶走了,生怕失了礼数有班门弄斧之嫌。

但是山居之人脚程还是很快,大师和剑客片刻间就让他抛下老远。无奈,二人一引剑遁,一坐一立就这么贴地飞去,轻松地跟上了。花花则小跑着走在二人剑遁前。

小童走着走着听到背后怎么没有了脚步声等响动。回头一看不由瞪大了眼,口也张得老大。见到二人侧坐上了飞剑无声地飘在了他的身后,,小童放心展开了提纵之术,飞跃下山去。剑客大师暗自吃惊,如果没有飞剑代步,这一下就丢大脸了。

小童一气奔下了山,在山峰下转了几下,进了一处幽谷。里面谷中是松柏幽幽,绿草茵茵,确是个修仙化佛的宝地。小童慢下来:“二位仙长,我们到了。”二人这才收去剑遁。把木剑送入缚在花花背上的树皮鞘中。然后步行跟着小童向前走去。

“花花,你在这里呆着别乱走。一会儿我们就出来。”剑客如是吩咐豹子。不知怎么回事,这几日花花越来越通人性了。大师剑客说的话它大半能听懂,也会遵从。小童艳羡地看着花花听话地卧倒在一块草地上,然后他带大师剑客慢慢地走进内谷。

这明月峡是由两排山峰夹着,又深又长。谷底怪松奇石比比皆是,更见奇花异草,整一个是个世然的桃源。袁天启的家却在山谷尽头的一个小瀑布下。只见三间小茅庐,一条瀑布从百多米高的山崖上飘下到屋前的一个三十几米大的深潭里,无一溪一流外溢,潭水一团墨绿,深不可测。大师和剑客倒想可能这不是地下河泄走的。

茅庐前有一方石桌,三五石墩,一个峨冠白衣的瘦长老者超然卓立,远远向二人拱手相迎。二人连忙还礼。比起这个老者,两人算是不伦不类,一身儒袍,书生帽,嘴上无毛,象读书人多过象个修道人。老者却是面容清矍,三缕长须直到胸随风飘洒着,修长眉细眼,一付有道高人的样子。让二人看了大有敬佩和亲近感。

他对二人拱手而问:“上仙何山何洞来?”大师谦逊地道:“无名之辈,无洞无府,只在滚滚尘世做一游。”老者捋着三缕须略显讶色:“上仙可是有返童驻颜之术么。如何年少至斯?”大师打着稽首微笑答:“老伯莫要如此称呼,贱名洪达士,这位龙剑可。实在是只有二十几岁,并非有驻颜之术。老伯才是有道高人。”

老者啧啧称奇:“大师果是奇才。二十几岁已修得飞仙剑遁。直逼纯阳真人双百之修行也,弟子巫山潜道袁天启有礼了。”当下深鞠一躬。二人心中叫苦:“古人怎么这么多礼的,本来以为修道之士名利淡泊不讲究这一套呢。见面躬来揖去的。”

大师急忙上前扶起袁天启:“哪里哪里,这些雕虫小技不入法眼。”袁天启指向谷口,正对二人落下的山峰:“二位大师,休要过谦,贫道是亲见二位驾飞剑遁自天而降的。”小童也插嘴:“是啊,是啊,两个仙长御剑飞行真是神奇啊。”二人才知道这一招果是然惊世骇俗,难怪会让本来就超然物外的袁天启把他们当神仙来办。

袁天启请二人坐下,石桌上有把玉壶,五只玉杯,他说:“吾前日在山中采得一株九叶彩芝,今日有缘相会,特泡了一壶灵芝茶。请两位尝尝。”二人耸然动容,相传六叶灵芝就可以延年益寿,这是九叶的,功效不就……只见袁天启提起玉壶在四只杯里斟上,只见茶水色泽碧绿,一股说不出什么的气味,让人吸入肺里精神爽利。

袁天启见剑客在欣赏把玩手中羊脂般的玉杯,解释说:“这一套玉茶具是先祖当年在隋炀帝的行宫中所得。乱军之中,只存剩五杯,不得成套了。却是稀世的精品,用来泡药更助药行力。”又向一边侍立,目露乞盼之色的小童招手:“明月子,来,你也喝一杯吧。此等珍品不可多求。”小童大喜过望,连忙近前来向三人施礼坐下。

灵芝茶入口,一股并不算是清香,又很陌生的气味随着热茶入腹,一团祥和的暖意在胸臆间升腾,渐渐融入四肢百骸。玉壶不大,袁天启在为二人和自己再续一杯时,就点滴不剩了。小童舔舔嘴:“师傅,小徒再去烧些灵泉水来,再冲一壶吧。”

袁天启呵呵一笑:“小孩子家不懂事,你以为这是寻常的茶么?喝干了再冲水。这灵芝为师已经用药炒过。一见灵泉水,药力就全数放出。再冲也没有味了。你水还是要烧。再取幽谷兰花饮泡一壶来。”明月子抱壶而去。袁天启向大师举杯:“两位,请,如此灵药着实难得,一杯灵茶抵得凡夫俗子数十年苦修啊。”

二人这才知道,这两杯茶竟为两人添了不少法力修为。却觉得由灵茶引发的暖意融入体后,五感俱大生变化,最是明显的是二人耳门松开了,尽管身后就有个訇訇做响的瀑布,山外的风声,却也能听得到,大师更觉目力大进。

这时,袁天启钦佩地说:“两位所修到底是何家之术,竟可御剑飞行。”大师谦虚地说:“这不奇怪啊,龙虎山之法。又或茅山之术,也包括了全真之道,皆有飞剑之术,只是大同小异,其中以龙虎山之法和茅山之术的飞剑是最有效易学。”

袁天启听了大感意外道:“二人所论诸门中,不知茅山一派是何处?”二人才想起,茅山现在还未创派,要百多年后才自立一派从三清派中分离出来。剑客哈哈一笑圆谎道:“茅山其实非是一派,只是一位遁世之高人茅山居士所用之名。”

袁天启哦了一声不再多疑。于是向大师二人请教一些道教理义。二人听他所言不出抱朴子的内玉景经,知此人必是内功高深,却不能法术之辈。于是互相探讨之下互有补益。大师剑客学会了运气调息恢复神力之术。使恢复法力的速度倍增。

一会儿,明月子奉上了幽谷兰花饮,袁天启又斟给二人。但嗅得一股沁心透脾的兰香,入口更是清香醇厚,让人如饮薄酒之感。二人大赞这是极品。看见二人陶醉的样子,袁天启大为欣喜,不无得意地说:“这是贫道自采山中兰花和雨前云雾茶叶所团制,其香可留齿颊半日。上一次,连纯阳真人也问贫道讨过三两回去品尝。”

剑客讶然惊道:“纯阳真人?莫不是吕纯阳,又字洞宾的那位道家大宗师?”

袁天启一脸崇敬地说:“就是此老啊,五年前一别后贫道也好久没有得他老人家的音讯了。他今年应是二百二十岁高龄了。可是,双百之年还是一人浪迹天下。”

大师和剑客面面相觑,八仙中的吕洞宾是这时还在人间。说这么说来他有二百二十多岁了,那都成什么了?不由想起了一句俗语,百年人瑞、千年王八、万年龟。

剑客好奇地问:“袁先生,纯阳真人是不是背了一口黄龙宝剑?”这是八仙传说中所述的,倒是很详尽,剑客很有兴趣地问问,看看传说是不是属实。袁天启点头:“宝剑是背了一把,叫什么倒不得而知。据说也是柄取人于千里之外的飞剑。”

大师啧啧称奇,暇想连篇:“取人于千里,这种飞剑简直是远程导弹!这古代又没有卫星,怎么样才能做到超视距级的控制呢?又看不到目标,用坐标锁定?那也不成的,人是会走动的。这个问题要是见得到这个老神仙一定要好好讨教一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