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玄幻魔法>诸夏> 第二一一章 没有棉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一一章 没有棉花(2 / 2)

他瞪着眼狠狠的瞅了一下藤野,大声道:“你们要知道,帝国对这些家族纺织业是免税的,并且还有相当一部分的补贴!你们不但不想着报效皇恩,光斤斤计较这一点点的利润损失,不觉的惭愧吗?这一次只要打开了支那政府地门路。我们就有更多的生意机会,你们还怕没有钱赚吗?眼光,要看远一些!一旦我们在满蒙的特权拿在手里,你们是都有机会的!”

年轻人们听得眼睛一亮,但是中年人们却不好糊弄,他们有些幽怨的说:“就算满蒙能够拿到。那也是关东那些家伙们的地盘,他们才不会让我们去抢好处呢!我们还是什么都得不到!”

日本人中,关东人和关西人相互之间死顶,以至于他们设定地电力系统标准都不一样,一个是欧洲标准,一个美国标准,在生意场上更是如此,关东人的势力范围现在主要在朝鲜和东三省一代,而关西人则主要在上海、福建、广东以及东南亚一带。

在军队中来说。关东人主要是在陆军省,关西人则主要是在海军部,相互之间又是死顶,所以矢田说得关东的好处,关西财团们压根就不信。

矢田也知道自己这话说得不大靠谱,他脸面一黑,勃然作色道:“即使是满蒙暂时不能插手,别忘了我们皇国远图,在整个亚洲是有多么大的未来期望!相比起来,你们今天的牺牲。可以收获不久的将来更大的市场和财富。区区一个满蒙算什么?”

中年人们说:“如果领事阁下可以取得上面的授权认可,让我们的家族都有办法交代。那么这一次地事情作出牺牲是可以的!”

矢田拍板:“那就这样!大家马上准备,我们的时间不是很多,不能让支那人觉得我们不能够遵守合同,这是帝国绝不能接受的!”

庆功会搞成这样就不伦不类的结束了,但是麻烦才刚刚开始。在接到中央银行的首笔预付款后,日本人马上开始布置棉花收购转运的事情,接下来的事情把他们彻底弄晕了!

1928年,整个华北水旱蝗灾频发,西北地区的夏粮只有两成,秋粮几近绝产!原本的棉花产区只剩下一些干枯地只能当柴火烧地低矮秸秆,产量几乎为零!

而另一个棉花产区河北省,则因为战乱的缘故没来得及播种完全,长出来地棉苗因为缺乏照顾长势很差,又被过路的大军来回糟蹋几番,直接跟没种差不多,这块日本人控制下的棉产区也同样没什么贡献!

山东地区,因为农田水利的极大改善,棉花不仅没有减产,反而大增,一千万亩棉花产量创历史最高纪录的三亿公斤,几乎是去年全国棉花产量的总和!这样的消息公布之后,世界棉花价格顿时下跌一成,特别是销往东亚地区的棉花更是大减,没有了百分之十的利润,这样的出口生意做起来没意思啊!

但是这些棉花,卖与不卖全在陈晓奇一手掌握中,别人说了不算,日本人想买,那得先算算这段时间的侵华行为给山东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再说!俺又不指望着卖给你赚钱!

日本国内主要以种桑养蚕为主。 产量原本也不算高,棉花就基本忽略了,历来是主要靠收购中国的棉丝加工之后再返销的。这一次更加地指望不上了。

这样摆在日本人面前的选择,就只有此时主要出口棉花的西方国家---英国人和美国人。但是当他们找到英美人地时候,惊闻他们所有的出口份额都被南洋一个华人家族全都垄断了!这个华人家族,就是黄家!

日本人这时候才真正明白过来,合着这一次的竞标就是他们准备不足啊!四家以华人为主的投标方屁股后面都有足够的棉花供应,日本纯粹靠了习惯性的市场购入,这么一来一旦出现这种大范围的囤货,他们顿时就傻了眼!前段时间光顾着忙活挤兑风和抵制日货了,哪里想到这帮家伙们不声不响的就把棉花都给拢在手里了?他们这是都听到了风声啊!

日本人非常憋屈。以他们的情报能力,怎么会这么晚才得到消息?怎么会没想到中国人玩这一手呢?简直不可原谅!

1928年,全中国地棉花产量大约是七亿多公斤,其中江北地区的主要产区不同程度减产之后,收到的新棉已经被消耗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南方产棉区中。日本人控制的部分收到手地并不多,已经织成布的都给抢购风收走了,现在他们除了逼迫苏沪商帮将自家的棉花吐出来之外,没别的办法,要不然,他们就得想办法买这些人的坯布。但是那价格…想想就能把他们气疯了!

还有一个选择,就是找买下了英美出口棉花的黄家谈判!但是这个时候,为了躲祸,黄家代表人给日本人吓得跑到山东去了,上海办事处空空如也!

如果去山东找这个家伙商量事情,那是非常嗦地,这时候的日本人在那里活得跟老鼠似的,山东人看到他们眼睛里都是要吃人的眼神,他们自己做的孽自己知道。况且若是黄家人钻进了陈晓奇的保护圈里不出来,想找到他太难了!

那么另一个办法,就是去新加坡的黄家总行去找人了!日本人立刻通知当地的机构去接触黄家,得到的消息差点让矢田吐血---此次参加竞标地、收购了全部英美出口棉花的那个黄家人,是另外一枝黄仲鹏,并非黄仲涵的子女,双方之间的生意是严格分开的,根本不关他们的事!而黄仲鹏这一枝的人原本就是不参与家族经营的,后来一个第三代黄宗康不知道在什么人的支持下从1925年开始涉足实业,并很快在南洋崛起。但是生意方面跟黄家基本不往来。所以双方并不熟悉!

找不到正主,日本人抓瞎了!英国人和美国人不可能毁约将棉花在卖给他们。其他的棉花想要挤出来那也不是不可以,一则需要时间来筹集,二则价格上那就要狠狠地宰一刀,否则不能弥补他们地经济损失。英美商人什么时候在生意场上吃过亏?日本人只有干瞪眼!

供货期是日本人自己提出来缩短的,现种棉花那是来不及了,预付款也收了,想要毁约,丢不起那人也不能那么干,那么棉花,这该死地棉花,到底该怎么办?!

还没等日本人想好怎么跟英美商人去协调,南洋发生了大事,导致列强殖民者没工夫跟日本人扯淡了。婆罗洲的华人爆发了起义,他们打出来的旗号,是重建“兰芳共和国”!

1928年10月初的时候,装载着八百精英部队和20架战机的货轮到达坤甸,卸下货物之后就进驻造船厂修整维护,便在这个时候,藏在改装过的集装箱中的人员和设备卸下来,趁着夜色转移出去。特地分装的小型集装箱经过几十艘小机帆船的拖曳逆河而上,在某个地方靠岸,经隐蔽伪装的码头提上去,用货车拉到从林中的城市里面,从头到尾配合的非常顺畅熟练,做得却也不大隐蔽了,貌似不像两年前似的那么怕被人家发现。

从已经开始变冷的山东骤然来在一年四季都是夏天的赤道环境,绝大多数人都是不习惯的,这一点就连经受过专门的模拟湿热沉闷环境训练的八百精英也不例外,在山东的时候,他们曾进行过长达三个月的人工大棚中居住的锻炼,让身体能够逐渐适应闷热潮湿甚至有些空气不畅通的环境,这样他们才能够在集装箱中呆上足足一星期,然后直接面对这样的热带雨林天气。

经过两年的高速发展,已经完全不避开荷兰人的移民行动更加疯狂,历年来的战乱和灾荒令逃难的人成百上千万,有着四亿六千万人口的中国即使减少一千万也不会有人太在意,因为基数实在是太大了。

从1927年春开始,大量先前的移民开始将大陆的家人接到婆罗洲居住,在丛林之中已经建立起来的新的城市充满了生机,已经建立起来的完善的基于泥炭的化工业和基于棕榈的整个产业链都完善起来,再加上淘金、农业种植、水利建筑和其他的工作,令这片数万年来都静默的巨大丛林长久的热闹起来,到1928年底,整个婆罗洲的华人总数达到了惊人的二百六十万,并以每年百分之二十的速度在增长。

继续推荐新书《官路漫漫》,有直通车可达!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