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吧。”等皇甫嵩坐了下来,汉灵帝刘宏这才淡淡地说道:“西凉羌人叛乱久矣,已经危害到我大汉社稷。爱卿当迅速剿灭叛乱诸羌,然后再行屯田之长久之计。”
“遵命!”皇甫嵩连忙说道,心中却暗暗吃惊。原来刚才皇上并没有睡着,他所说的不战而屈人兵之计,皇上不仅听到,而且已经同意了。看来自己这次出兵西凉,能够真正地平定叛乱了。
汉灵帝刘宏回过头来,从条案上拿起一本奏章,随手递过了刘虞。“爱卿,这是杨林送来的奏章。那乌桓头领丘力居意欲讲和,向我大汉称臣,并退出幽州,爱卿以为如何?”
刘虞接过杨林的奏章,认真地看了起来。还没看几行,眉头就舒展开来。一直以来,他就主张安抚大汉边境的胡人、蛮夷,不赞成兵戎相见。丘力居能够议和称臣,正符合他的心意。
“皇上,臣以为应当接受丘力居的议和,不就是三百万石粮草嘛,要是双方开战,损失的恐怕远远不止三百万石粮草。如果丘力居退回大漠,张纯的叛乱指日可定。”
“三百万石粮草,不是小数目啊!”汉灵帝刘宏看了看刘虞,眼神中透着一丝不满:“今年黄河泛滥,全国遭灾,有七个郡国颗粒无收,要想凑齐三百万石粮草,不容易啊!”
刘虞知道刘宏心疼钱财,但是他知道,灾害再大,三百万石粮草还是拿得出来的,便劝道:“皇上,那张纯自称天子,命各地向他们称臣,他们可不是一般地叛乱啊!如此逆贼,宜尽早图之,迟则后患无穷啊!”
“朕倒不是心疼那三百万石粮草。”汉灵帝刘宏摆了摆手,眼睛里露出了些许的疑惑:“让朕不解地是,那杨林可是个尚武之人,对待胡人从来没有手软过,他怎么就同意与丘力居议和呢?”
“皇上,臣也有些耳闻。这几年幽州虽然平静,也积累了一些钱粮,可是那杨林平定乐浪郡秽貊人叛乱,费时一年有余,几乎耗尽了幽州的粮草。此时再要他与乌桓人开战,他还真拿不出钱粮来。”刘虞曾经在幽州干过,当然了解幽州的情况。要是放在以前,恐怕连平定乐浪郡的钱财也拿不出来。
“爱卿,你觉得杨林这个人怎么样?”汉灵帝刘宏突然转移话题,看着刘虞问道。虽然如今天下到处都在叛乱,可是他并没有怎么担心。也不知道为什么,他对两个手握重兵的边疆大吏却越来越不放心。
“皇上,这几年来,臣也一直注视着杨林。从他这几年在幽州的所作所为,臣以为他并不仅仅是个尚武之人,从他大量收容流民屯田、打击地方豪强霸占、兼并土地、在各郡设置大量监察御史来看,他还是一个很有头脑之人。”
虽然刘虞也不喜欢杨林,可是他不得不承认,杨林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大大地缓解了社会矛盾。尽管那些地方豪强心有不满,可是他们在杨林的强大武力面前,也只有选择服从。
“爱卿,朕拟命你为太尉,前往幽州督促杨林与丘力居和谈,待乌桓人退出幽州之后,立即平定张纯叛乱。如何?”汉灵帝刘宏看着刘虞,淡淡地说道。
刘虞心里明白,这是刘宏不放心杨林,想让自己去监视杨林。然而,幽州不是凉州。凉州军队中有两万多北军,那是朝廷的禁卫军,曾经跟随皇甫嵩平定黄巾军,北军中的将领都会听命于皇甫嵩。而幽州军队全部是杨林一手建立起来的,有谁会听他刘虞的呢?
“皇上,臣以为此事不妥。那杨林不是董卓,他从来没有过抗命不遵的先例,而幽州军也不是西凉军,他们全是地方军队。臣就是去了,没有杨林的同意,恐怕臣也调不动一兵一卒。”
刘虞没有说出口的是,那杨林本身也是车骑将军,位同三公,自己就算是以太尉的身份,也不一定压得住杨林。何况现在正是用兵之际,临阵换将乃兵家大忌。
“朕让你去幽州,并不是让你象皇甫嵩将军一样去指挥作战。朕只是让你督促杨林,赶快与乌桓人和谈,并且要在明年上半年剿灭张纯叛乱。”汉灵帝刘宏摆了摆手,以少有的果断口气坚定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