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博犹豫不决,这等大事梁茹不敢插嘴,只是到厨房烧了开水,把杯子洗了一遍又一遍,然后倒满水送了过来。虽然算不上毕恭毕敬,可也比刚进门那会礼貌多了。
这是个现实的社会,从高官贵人到凡夫俗子,骨子里其实没有本质的区别
温谅进门以来,先以利相诱,又以势威压,到了此刻,终于使出了必杀技,拿起从车上带来的稿纸递了过去,道:“先不忙做决定,看一看这个”
范博疑惑的接了过来,只扫了一眼,目光就亮了起来。
“中国可以说不,好名字”他迫不及待的翻看了起来,“中国可以说不,不是寻求对抗,而是为了更平等的对话……”
几十页的稿纸一览即完,虽然只是简单的大纲罗列,却将书里想要表达的思想和见解完整的透露出来,范博以他文人、教师、传播学者和未来策划大师多重身份立刻做出了十分专业的判断,兴奋的道:“如果这本书能在目前的框架里注入渲染性的文字和煽动性的情节,1996年,将成为‘说不’的一年”
温谅大感叹服,任何一个从那个时代走过的人都会明白,这本《中国可以说不》的小说在当年造成了怎样的轰动。看看以下的数据吧,首版五万册,二十天后加印二十万册,共创下300万册的销售神话,先后翻译成八种语言,吸引全世界100多家媒体争相报道,成为最轰动美国和西方的中国书籍。
一本文词粗糙,入世媚俗,无病呻吟且模仿拙劣(评论家语)的书,之所以掀起这样的热潮和轰动,所有的答案,就在于它出生在1996年。
95,96这两年,是国内国际风云激荡变幻莫测的两年,国人与西方社会的矛盾急剧膨胀,民族自尊自强之心在多年压抑后强势反弹,一本小说就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发出了第一声呐喊,并轻而易举的震惊了整个世界。(关于背景就不多说了,如果有看书认真的朋友可能还记得,在第一百三十六章往事若云烟里,我曾经提过因为后面有情节需要90年代中期的时代背景,所以就多写了一点,指的就是这里。在那一章也有伏笔提到要用这本书来收买范博,不过丸子懂的,我的伏笔一直都是个悲剧:))
看范博终于入瓮,温谅暗松了一口气,想起前世看的小说里每一位主角收服手下都是何等的简单容易,可轮到自己才明白,在没有足够的资本和地位时,要吸引真正的人才投靠需要耗费多大的心力。
不过还好,以利诱,以势压,再以名惑之,范博已是掌中之物
温谅笑道:“没有范老师捉刀,这本书再好,也只是镜花水月。”
范博前所未有的爽快,猛的一拍桌子,道:“我不要酬金,只求做一个第二署名作者,不知……”
温谅摇摇头,范博神色一黯,强自笑道:“是,是我要求太过”
“这本书只有一个作者,也只有一个署名,那就是你,范博”
范博睁大了眼睛,几乎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颤声道:“我……我……”
温谅哈哈大笑,站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别我我的了,这书就当我送你的见面礼当然,前提是你得来我的公司做副总。”
到了此时,范博还有什么好犹豫的,伸出手和温谅握在一起,道:“其实之前你说的话我都明白,不过强撑着面子,不愿意承认罢了。真到丢了工作那一天,一家老小几张嘴等着吃饭,别说年薪十万,就是一万也得去做啊。既然承您看的起,我要再不答应,可实在是不识抬举。”
范博说到动情处,眼泪都快流下来:“今天我就跟学校办离职手续,明天就去公司报道……”
“好,总算不虚此行不过明天先陪我去趟关山,路上再仔细给你介绍一下公司的情况”
温谅就这样在公司还没注册成立的情况下骗来了一位日后在广告界掀起巨大浪潮的人物的加盟,这等手段,不能不让人说一个服字
范博和梁茹一直送到楼下,温谅一眼看到刘天来的车停在不远处的树下,悄悄打了个跟随的手势,和宁夕上了保时捷。看到这辆造型华丽的车,范博再无一丝一毫的怀疑,全心全意的准备明天的关山之行。
不过在那之前,还是将辞职信甩到院长的办公桌上,想一想这个十分解气的动作,范博就忍不住笑了起来。
车子缓缓驶出青师,宁夕一直沉默不语,温谅轻笑道:“多谢你了,今天帮我这么大的忙”
宁夕摇了摇头,道:“就算我不来,以你的手段还收服不了一个学校老师?虽然我不知道你为什么这样看中此人,但……但我还是祝贺你,又找到了一个得力的下属。”
“干吗说这个又字?”温谅柔声道:“他是下属,而你,却是我的朋友”
宁夕转过头,墨镜后的双眸闪动着异样的情绪,道:“一直都是朋友,不会改变,不会后悔?”
温谅静静的凝视着她,道:“不会”
车内的气氛霎那间变得古怪起来,宁夕没有像平时那样言笑不禁,反而多了几分少女般的羞涩。
温谅安静了片刻,突然问道:“既然是朋友,那能不能告诉我,为什么你会知道我父亲去关山,甚至知道他有了一个可以把握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