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昌帝,则把手里的天子剑,再次挂回了床头帐上:“进来吧。”</p>
掌印太监引着几个宫人,小心翼翼的走了进来。然后,将手里的八百里加急奏疏,递了上去。</p>
为什么这些宫人,不论是宫女还是太监都自称奴婢。而不是宫女自称奴婢,太监自称奴才呢?</p>
这怕是我们都被清宫剧给毒害了,奴才是满人对于家奴的称呼。汉人,一般只会称老奴而不是奴才。</p>
奴婢,泛指男女仆人,宫女太监对皇帝、后妃等的自称。而皇上的称呼也来自于满清,唐宋时期官方皇帝被称为陛下居多。</p>
而皇帝身边的进侍,在唐朝则称呼皇帝为大家。到了宋朝,多数近侍臣子会称呼皇帝为官家。明朝称呼皇帝为上位、皇爷、万岁、陛下居多,而圣旨更是大有讲究。</p>
什么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其实这些都是错的。</p>
明朝之前的圣旨开头,一般都是‘门下,天下之本...’</p>
宋朝后期,比如说宋徽宗就会给自己加上“朕绍膺骏命”或“朕膺昊天之眷命”开头。</p>
直到到了明朝朱元璋时期,朱元璋认为自己的皇位是长天的天意。于是明朝圣旨的开头才正式出现了,奉天承运皇帝,诏曰。</p>
不过明朝圣旨的奉天承运后面还加上了皇帝,正确的念法应该是:奉天承运皇帝,后面才是诏曰。</p>
到了满清,又有了不一样的变化。满清奴化臣子,更加注重规矩。圣旨的开头是一个‘奉’字,然后才是另起一行‘天承运’,最后才是皇帝诏曰。</p>
清朝的圣旨一般都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奉要单独写在一边,天顶格写是因为上天乃是最大的存在。而皇帝也是至尊的,所以要继续另起一行。不得不说,满清的奴性害人不浅。</p>
而此时臣子给皇帝的文书也不称为奏折,而是叫奏疏。奏折,也是源自于满清的称呼。奏折是重要官文书之一,也称折子、奏帖、折奏、奏本、题本、揭贴。它始用于清朝顺治年间,以后普遍采用,康熙年间形成固定制度。</p>
清代官吏向皇帝奏事的文书,因用折本缮写,故名“奏摺”。也称“摺子”。奏折页数、行数、每行字数,皆有固定格式。</p>
也就是说,满清之前称之为奏疏,奏疏是臣子向皇帝陈述意见或说明,其方式一般是感恩戴德,忆苦思甜,发誓赌咒,最后言事。奏疏中可以报告工作、歌功颂德、议礼论学、陈政要、言兵事、进谏、弹劾等等,其使用范围相当之广泛。</p>
掌印太监将加急奏疏递到了昌帝面前,解皇后一听说是河南巡抚递来的公文,不由得多留了个心眼。</p>
那可是自己亲弟弟的奏疏,解文成在河南又闯什么祸了不成。奈何大昌立国后就有自己的规矩,后宫不得干政。</p>
只是,看着昌帝面色越来越难看,而且眼神中已经隐含杀机。解皇后不由得大惊,生怕昌帝要对自己的亲弟弟下手。</p>
于是,解皇后还是大着胆子走到昌帝面前看了一眼奏疏上的内容。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得不由惊呼出声:“陛下、这、这...”</p>
昌帝面色阴冷:“传旨,传虎衙司候法。”</p>
</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