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国家,才是真正的乐土。
黔首愚昧,怨恨寡人发动战争,不懂朕的心意,但是嬴政很清楚,他的功绩,注定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三皇五帝莫之能及。
他的功绩,必定会流传千古。
但是现在,嬴政也很清楚,他的梦想远没有完成,还要做更多。
从前是他把这件事想的简单了。
他可以用军队夺取天下,但是不可以用军队治理天下。
而在他用军队夺取天下的这个过程中,老秦人和六国百姓,已经成为对立的了。
这两者之间的矛盾,若是靠争取六国人的民心去解决,那么他就会失去秦国人的支持。
秦人出生入死,抛头颅洒热血,但是如今没有战事,他们被困在军功爵制之中,没有战争不得升迁,对朕不满。
而六国人为秦国人屠杀,也不愿意和秦国人言和。
而当下,摆在这个矛盾还有他美好梦想面前的是一个更为严峻的事实——他的老秦人,在离心。
如果不是诸臣众将两次表现出对扶苏的拥立,嬴政根本意识不到这点。
至于那些庶民,多是愚昧不堪。说到底,还是格局太低,眼界不高。他们心中没有天下,更没有华夏之观。朕看得出他们始终围绕着眼前的蝇头小利,不知道做对天下有益的事情。
贵族和庶民,天生就是云泥之别。
贵族不仅仅是出生高贵,更是在于贵族见识广博,文武兼修,心胸宽广,格局高远。
这是王绾告诉他的。
他嬴政不是生来就被人踩在脚下的庶民,而是高贵优雅的贵族。
邯郸的经历,让嬴政非常不快活,而在王绾的指引下,嬴政获得了对自己更高身份的认同,这才从过往的阴霾之中挣脱出来。
嬴政时时刻刻都不忘,自己是个贵族。
他想要创建的国度,显然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如今他这个君父,得防着扶苏一不小心把他架空了。
想到这,嬴政心里又是一阵后怕。
扶苏重提分封的事,看似是在为控制边疆努力,实则其中牵扯的利害关系,差点动摇皇位。
这一点,旁人其实并不清楚,但是嬴政,帝国的主人,他在咸阳的眼线和耳目,都让他察觉到危机。
皇位底下的危机。
这个危机不是扶苏带来的,而是切切实实存在的,只是因为他的主张,这些问题得到证实。
老秦人的利益,并未得到保障。军功爵制早就成了秦国的拖累。
而强势推行华夏共同体观念,还会给秦国内部带来了信仰危机。天下为一,那么当初战争的意义是什么。老秦人自己如何看待自己的屠杀……
扶苏的主张赢得了秦国宗室和一众朝臣的心和老秦人的拥戴。
嬴政十三岁为王,坐稳王位的过程,经历了多少波折。
他最清楚不过,一旦扶苏彻底把宗室、朝臣、老秦人全部争夺过去,他这个皇帝,就是名存实亡。
但是,在正式立扶苏为太子之前,嬴政又如何能料到,他的长子,竟然会让他陷入这样为难的境地呢。
而今秦军内部又有人不满,又是对嬴政地位的动摇。
这还是分封的事情牵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