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说来,朱允炆也不是什么好鸟咯?”李云睿想了一会儿,抬头问道。
“能当皇帝的,有几个是好鸟?”李景隆有些郁郁地说道,“朱允炆篡改遗诏,不让诸王进京,就是怕诸王责难!”
李云睿听了之后,点了点头,明白了李景隆话中的含义。
朱允炆被朱元璋隔代定为大明的皇帝,即违背了皇位不隔代传承的规矩,也推翻了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传承。
按照前一个规矩,朱元璋的位子应该传给朱棣或者朱橚,因为朱元璋驾崩之前,他的嫡长子朱标、嫡次子秦王朱樉、嫡三子晋王朱棡都已经去世,活着的嫡子就剩下燕王朱棣和周王朱橚。
但燕王朱棣的身份成谜,据史学家推断,朱棣的生母可能另有其人,但他登基之后,为了维护自己帝位的正统,才强行篡改玉牒,将自己的生母改成了马皇后。
因此,按照不隔代的规矩,周王朱橚才是最有机会继承大位,这也是朱允炆上台后,先拿周王朱橚开刀的一个考量。
按照嫡长制度,朱允熥才是正牌的继承人。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朱允炆应该是怕诸王回京后,在太祖灵前,公开提出质疑,朱允炆无法辩驳这些问题,索性就篡改遗诏,让诸王呆在封地。
朱元璋驾崩时,朱棣已经快到南京了,结果被当地官员阻止,不允许朱棣前往南京,朱棣才悻悻然回到北平。
那个时候的朱允炆,恐怕除了心虚,就是心虚。
“老豆,朱允炆登上帝位之后,急于削藩,恐怕也有这方面的考量吧?”李云睿开口问道。
道理很简单,一个得位不正的帝王,肯定怕自己被人推翻,能推翻他的人,除了诸王之外,没有别人。因此,削藩成了朱允炆的当务之急!
“靖难之役,知道为父屡屡放过皇帝吗?”李景隆没有回答李云睿的问题,反问道。
“你不是说了吗?是淮西派共同做得决定,送朱老四上位,所以你才不杀他吧?”李云睿转了转眼珠,有些不解。
在史书上,曾有明确记载,李景隆征讨朱棣时,至少放过两次水,一次是瞿能即将攻下北平城,被李景隆阻止了,有人说是李景隆嫉妒瞿能,不想让他立功;还有一次是手下士兵把朱棣包围了,朱棣的护卫几乎被全歼,包围圈莫名其妙地被朱高煦冲开,将朱棣救走,有人就分析,李景隆是朱棣的同伙。
“当时,我如果杀了皇帝,今天我们两个就没办法这样聊天了,你要找我聊天,就只能去坟头烧香了!”李景隆苦笑了一声,有些无奈地说道。
“为什么啊?”李云睿一时有些不明白。朱棣起兵靖难,站在朝廷角度,那就是妥妥的反贼。李景隆如果将朱棣杀了,那就是为国锄奸,为民除害。朱允炆应该给自己老爹加官进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