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综合其他>冰鉴> 第一篇 神 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篇 神 骨(1 / 2)

 语云:“脱谷为糠,其髓斯[1]存”,神[2]之谓也。“山骞[3]不崩,唯石为镇”,骨[4]之谓也。一身精神,具[5]乎两目;一身骨相,具乎面部。他家兼论形骸[6],文人先观神骨[7]。开门见山,此为第一。

相家论神,有清浊[8]之辨。清浊易辨,邪正[9]难辨。欲辨邪正,先观动静[10];静若含珠[11],动若木发[12];静若无人[13],动若赴的[14],此为澄清到底。静若萤光[15],动若流水[16],尖巧[17]而喜淫;静若半睡,动若鹿骇[18],别才[19]而深思[20]。一为败器[21],一为隐流[22],均之托迹于清,不可不辨。

凡精神,抖擞[23]处易见,断续[24]处难见。断者出处断,续者闭处续。道家所谓“收拾入门[25]”之说,不了处[26]看其脱略[27],做了处[28]看其针线。小心者,从其不了处看之,疏节阔目[29],若不经意,所谓脱略也。大胆者,从其做了处看之,慎重周密,无有苟且[30],所谓针线也。二者实看向内处,稍移外便落情态矣,情态易见。

骨有九起[31]:天庭骨隆起,枕骨强起[32],顶骨平起[33],佐串骨角起[34],太阳骨线起[35],眉骨伏犀起[36],鼻骨芽起[37],颧骨若不得而起[38],项骨平伏起[39]。在头,以天庭骨、枕骨、太阳骨为主;在面,以眉骨、颧骨为主。五者备,柱石之器[40]也;一则不穷;二则不贱;三则动履稍胜[41];四则贵矣。

骨有色[42],面以青为贵,“少年公卿半青面”是也。紫次之,白斯下矣。骨有质[43],头以联者[44]为贵。碎[45]次之。总之,头上无恶骨,面佳不如头佳。然大而缺天庭,终是贱品;圆而无串骨,半是孤僧;鼻骨犯眉,堂上不寿。颧骨与眼争,子嗣不立。此中贵贱,有毫厘千里之辨。

[1]斯:仍,仍然;还。

[2]神:即物质的精髓,不因外在形式的改变而改变。在人,指的则是后天养成的,人内在的精神状态。

[3]骞(qiān):亏,损;即山体土石流失剥落。

[4]骨:即物质的骨骼,支撑事物的内外状态不质变。在人,指的是人的气质、气概。

[5]具:同“俱”,全,都。

[6]形骸:形即外形,骸即骸骨,指人的外貌、形体与骨骼。

[7]神骨:即人的内在精神状态。

[8]清浊:即人目光的两种状态,清即清澈,浊即混浊。

[9]邪正:即人内心的邪恶与正直。

[10]动静:即一动一静,指人日常生活中一举一动之间的眼神变化。

[11]含珠:指人的目光就像夜明珠一样,清澈发亮,含而不露。

[12]木发:指人的目光既安详沉稳,又敏锐犀利,就像树上新发出的嫩芽一样生机勃勃。

[13]无人:没有人的意思。

[14]赴的:指人的眼神就像脱弦而出,飞向目标的箭一样凌厉。

[15]萤光:即萤火虫发出的光,一闪一闪的。

[16]流水:指人的目光像流水一样游移不定。

[17]尖巧:指人善于投机取巧和掩饰错误、缺陷。

[18]鹿骇:即鹿受到惊吓而惊恐不安的样子。

[19]别才:即有才学而不走正道的人。

[20]深思:思虑深沉,有城府,喜怒不形于色。

[21]败器:有缺陷、瑕疵的器物,这里指品德败坏的人。

[22]隐流:内心奸诈而又引而不发的人。

[23]抖擞:此处指精神振作。

[24]断续:断,精神振作不能持续维持的状态;续,精神振作、精力充沛的状态。

[25]收拾入门:道家修身养气炼性的道理,即摒除杂念,心中无物,以静待动,蓄势待发。

[26]不了处:指还没有“收拾入门”的时候,即杂念尚未去除,还不能静心修行的时候。

[27]脱略:放任、不拘束。

[28]做了处:指“收拾入门”以后,即杂念去除,静心修炼的时候。

[29]疏节阔目:指粗心大意、不仔细周密。

[30]苟且:敷衍了事,马虎。

[31]骨有九起:即古代相术中人的头部与命运关系极大的九种骨相。

[32]强起:充实显露。

[33]平起:平坦方正而不突兀。

[34]角起:像角一样斜插直上,就是所谓的头角峥嵘。

[35]线起:像直线一样笔直上升。

[36]伏犀起:像伏卧的犀牛一样。

[37]芽起:像竹笋、嫩芽一样挺拔。

[38]不得而起:有力有势,又不陷不露、不尖不平、不偏不反。

[39]平伏起:平伏厚实,而又时隐时显。

[40]柱石之器:柱石,顶梁的柱子,垫柱的基石。这里指国家的栋梁之才。

[41]动履稍胜:动履,行动的意思。只要稍有行动就能胜人一筹。

[42]骨有色:人的骨有不同的颜色,不同的颜色预示着贵贱的不同。

[43]质:即气质、气势。

[44]联者:即头部骨骼相互关联,气势贯通。

[45]碎:即头部骨骼支离破碎,不贯通。

俗话说:“去掉稻谷的外壳,虽然丢掉了一些没有多大用途的糠,但稻谷的精华——米,仍然存在着,不会因外壳的去除而消失。”这个精华,用在人身上,就是一个人的内在精神状态。俗话又说:“高山表面的泥土虽然经常因为各种原因而脱落流失,但它却不会破碎、崩塌,这是因为它的内部有像钢铁一样坚实的岩石在支撑着,任凭风吹雨打不能动摇它分毫。”这里所说的“镇石”,相当于人身上的骨骼,正是它们支撑着人的身体。

一个人的精神,集中体现在他的两只眼睛里;一个人的骨骼丰俊,集中体现在他的一张面孔上。像工人、农民、商人、军人等各类人员,既要看他们的内在精神状态和骨骼,又要考察他们身体的各种情态。对于读书人,则主要看他们的精神状态和骨骼形貌丰满俊秀与否。

精神和骨骼就像两扇大门,人的命运就像深藏于内的各种宝物,而察看人们的精神与骨骼,就相当于去打开这两扇大门。门打开之后,自然可以发现里面的宝物,从而知道人的命运。这是观人看相的第一要诀。

古代的相学家在研究、观察人的“神”即精神状态时,一般都把“神”分为清澈与混浊两种类型。“神”的清澈与混浊是比较容易分辨出来的,但由于清澈之中又有奸邪与忠直之分,这奸邪与忠直则不容易分辨清楚。要考察一个人是奸邪还是忠直,应先考察他处于动、静两种状态下的眼神变化。

眼睛处于静态的时候,目光安详沉稳而又有光,真情深蕴,宛如两颗晶莹的明珠,含而不露;处于动态的时候,眼中精光闪烁,敏锐犀利,就像春天树木抽出的新芽。双眼处于静态的时候,目光清明沉静,旁若无人;处于动态的时候,目光暗藏杀机,锋芒毕露,宛如瞄准目标引而不发的弓箭,一发必然中的。以上两种神情,澄明清澈,属于纯正的神情。

两眼处于静态的时候,目光犹如萤火虫发出的光,微弱而闪烁不定;处于动态的时候,目光犹如流动的水,虽然澄清却游移不定。以上两种目光,第一种是善于伪饰的神情,第二种是奸心内萌的神情。

两眼处于静态的时候,目光似睡非睡,似醒非醒;处于动态的时候,目光总是像受到惊吓的鹿一样惶惶不安。以上两种目光,一则是有智慧也有能力,却不循正道的人的神情;一则是深谋图巧但又怕别人窥见其内心真实想法的人的神情。

具有前两种神情的人一般在某些方面都存在缺陷,具有后两种神情的人则是含而不发的人,都属于奸邪神情。可是它们却混杂在清澈的神情之中,这是考察“神”时必须加以注意的。

一般来说,考察别人的精神状态时,那种精力不济却又故作振作、强打精神的,是比较容易看出来的;而那种看起来似乎是故作振作,其实其精神本来就很充足的,则难以分别了。精神不足的人,即便他故作振作掩饰自己的不足,但不足的特征仍然会通过一些细节表现出来,它是掩盖不了的。而精神有余的人,虽然看起来像是故作振作,实际上是精神充盈自然流露。

道家有所谓“收拾入门”的说法,并以此来考察“神”,其要领是:尚未“收拾入门”即尚未摒除杂念不能以静待动的人,要着重考察他的轻慢不拘;已经“收拾入门”即已经摒除了杂念能够以静待动的人,则要着重考察他的精细周密。对于小心谨慎的人,要从尚未“收拾入门”的时候去考察,这样就可以发现,他越是小心谨慎,他的举动就越是不精细、欠周密,给人的印象是好像他总是漫不经心,这种精神状态就是所谓的轻慢不拘;对于率直豪放的人,要从已经“收拾入门”的时候去考察,这样就可以发现,他越是率直豪放,他的举动就越是慎重周密,做什么都一丝不苟。这些精神状态实际上一直都存在于他的内心,但是它们只要稍微向外一流露,立刻就会变为情态,而情态则是比较容易看到的。

“九贵骨”各有各的姿势:天庭骨要丰隆饱满;枕骨要充实显露;顶骨要平正而突兀;佐串骨要像牛角一样斜插直上,直入发际;太阳骨要直线上升;眉骨的骨棱要显而不露,隐隐约约像犀牛角平伏在那里;鼻骨要形状像芦笋、竹芽一样挺直而起;颧骨要有力有势,又不陷不露;项骨要平伏厚实,又不显不露。

考察头部的骨相,主要看天庭、枕骨、太阳骨这三处关键部位;看面部的骨相,则主要看眉骨、颧骨这两处关键部位。如果以上五种骨相完美无缺,此人一定是栋梁之才;如果只具备其中的一种,此人也可以一生衣食无忧;如果能具备其中的两种,此人便能一生地位尊贵;如果能具备其中的三种,此人只要稍微有所作为,就会发达起来;如果能具备其中的四种,此人一生必定既富且贵。

骨有不同的颜色,表现于外则是人面部的颜色,此色以青色为贵。也就是说面色为青色的人容易发达,俗话说“少年公卿半青面”所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黄中透红的紫色比青色略次一等,面如枯骨着粉的白色则是最下等的颜色。

骨有一定的气势,头部骨骼以相互关联、气势贯通为最好,互不贯通、支离散乱则略次一等。总之,只要头上没有恶骨,就算面上的骨相再好也不如头上的骨相好。然而,如果头大而天庭骨却不丰隆,终是卑贱的相;如果头圆而佐串骨却隐伏不见,多半要成为僧人;如果鼻骨冲犯两眉,父母必不长寿;如果颧骨紧贴眼尾而颧峰凌眼,必无子孙后代。这里的富贵与贫贱的差别,犹如毫厘之短与千里之长,是非常大的。

相术的渊源

纵观中国历史,治世与乱世前后相继,其兴也速,其亡也速。究其治乱的关键,在于用人二字,所用为忠直有才的人,则能拨乱反正,天下大治;所用为奸诈小人,无能庸人,则形势逆转,大治变为乱世。最典型的例子是唐玄宗时,前期任用贤相,则有开元盛世,后期任用奸相,则有天宝危机,国家陷于乱世,强大的大唐帝国开始走向衰落。

缩小到个人生活,跟对人、与对的人交朋友、用对人,也是非常重要的事。在工作中作为一名普通员工,能够明智地跟随一位富于才干、有前途的领导,就算你是一个庸人也会随着领导的水涨船高而有所收获;如果你是一个很有才干的人,那就会为你提供一个事业大发展的平台,为你的发展助一臂之力。有句俗话说得好,选对公司,不如跟对人。如果你是一位领导,任用一位有才干的人或者一位只知道阿谀奉承却没什么才干的人,对你事业的影响那是显而易见的,有才干的人能助你一臂之力,关键时刻靠得住;阿谀奉承的人会让你感觉很舒服,却不会对你的事业有什么好处,甚至还有坏处,就算这样的人有一些才干,关键时刻需要他的时候,恐怕跑得比谁都快。在生活中,与对的人交朋友,交一个知心朋友的重要性,几乎所有人都是有过体会的,在这里不需要重复了。由此也可以看出跟对人、用对人的重要性。

要跟对人、用对人,首先就要认识人,认识清楚一个人。如果不能正确地认识清楚一个人,跟对人、用对人也无从谈起。我们在看一个人时,很注重第一感觉,第一感觉认为这个人好,值得跟随、交往或者使用,或者认为这个人不值得跟随、交往或使用。这种第一感觉认为怎么怎么样,实际上就是人的各种感官对人的外表、气质、精神状态的一个综合评价。这种第一感觉对人的评价经过不断的总结与实践,也就形成了识人术——相学或者相术。

当然,最初的相术所针对的并不是普通人,而是圣人、贵人,是要从普通人中去发现圣人、贵人。这是因为,最初的相术来自于人们日常生活经验的总结,只有圣人、贵人的特异之相才可能引起他们的兴起,使他们去总结。像史书中记载的,舜有重瞳也就是眼睛中有两个瞳孔,女娲与伏羲人首蛇身,这都是圣人们生具异相的例子。正因为圣人、贵人生具异相,后世的人为了证明自己是不平凡的人,而去按照古代圣人的样子把自己粉饰成圣人,汉高祖刘邦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他的“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正是为了证明他是真命天子而作的粉饰。

相术从最初的相圣人逐渐过渡到了相普通人,在春秋时期出现了第一位有名有姓的相学家叔服。据《左传?文公元年》记载,他曾为鲁国公孙敖的两个儿子相过面。两汉时期,凡是发达显贵的人都有相面的故事流传下来,像周亚夫、卫青、李广等。周亚夫在担任河内太守时,汉初著名的相术大师许负曾给他看相,认为他三年后为侯,封侯八年后为丞相,掌握国家大权,位尊任重,在众臣中将首屈一指,再过九年会饿死;卫青在还是平阳公主家奴时,也有相者为他看相,认为他“贵人也,官至封侯”,这些后来都得到应验。

到隋唐五代时,相学有了跨越性的发展,五代时期的麻衣道者著有《麻衣神相》一书,是当时相学集大成之作,成为后世学相学者必读之书。相传是他弟子的传奇人物陈抟又写成了《神相全篇》一书,是当时最完备的相学书籍,对后世影响很大。明代袁珙号柳庄居士,他的《柳庄神相》对后世也影响颇大。

到了清代则要推曾国藩,其识人看人的全部学问都在《冰鉴》一书里。要讲曾国藩的相学,首先要讲一下相学的两大分支,一是江湖派,一是文士派。这两派的渊源在于相术最初看人的方法,即通过人的外表、气质还是精神状态去看人,江湖派着重于通过外表去认识人,重视实践而轻理论,重视奇异的面相而轻视普通的面相。而文士派则重视通过精神状态也就内在的“神”的观察去看人,并注重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总结。用曾国藩的话说就是,江湖重“形骸”,文人重“神骨”。前面提到的许负、麻衣道者、陈抟、袁珙都是江湖派的代表,文士派则有汉魏时期著有《人物志》的刘劭、曾国藩等。尽管相学分为文士、江湖两派,但《麻衣神相》仍然是相学界首推的书籍。

曾国藩的相学是文士派首屈一指的。他认为,人内在的精神状态——“神”是人之所以为人,之所以区别于他人的根本属性,就像稻谷去掉了谷壳变成米,虽然失去了谷壳,但其精华“米”仍然存在;就像大山上地表的土石已经支离破碎,但山仍然屹立在那儿没有崩溃,这是因为山的内部有石头在支撑。这就相当于你无论换了多少件衣服,你还是你;无论你的衣服多么破烂,你也还是你,你始终存在。

在这里,内在精神状态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包括人的意志力、行动力、生命力、注意力以及气质、风度、神态等。与内在精神状态——“神”对应的“形”,也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指人的一切形体、外貌,包括面貌、体态等一切外在表象。

在曾国藩看来,“神”孕育于人体内,不自觉的会流露于外,通过各种“形”表现出来,这才使得人们能观察“神”。因而曾国藩既不像江湖派重形轻神,也不像文士派重神轻形,而是形神并重以神为主,毕竟他还是文士派的一员。神的流露于外主要是透过人的眼睛来完成的,因而俗语有“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的说法。而人外部的“形”首先跃入人眼帘,引起人兴趣的是面部,因而在“形”上着重面部,相术有时又简称为“面相”。狭义的“形”指的就是面部。

曾国藩相术还有一大特点就是看重和谐、配合,即就算某些方面存在缺陷,只要整体的配合较好、和谐,也一样算好。打个比方,后文中会提到“五短身材”,五短指的是四肢和脖子短,实际上指的是身材短小,这样的人一般都会让人看不起,认为很怪异。但就算是五短身材,只要比例协调、和谐,那一样是贵相。

关于“神骨”下文将有详细的论述,此处不再多言;至于曾国藩相术的特点,综上所述主要是两点:一是形神兼重以神为主,二是强调和谐、配合。

形体与精神

上文粗略地讲了形骸与神骨,本篇将结合相学的入门典籍《麻衣神相》详细论述形骸与神骨。

首先说形骸,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外形。在古人的创世说里有“阴阳合而万物生”的说法,也就是说是阴阳和合孕育世间万物,因而人也是阴阳和合的产物。人的外部世界是一个阴阳五行调和而又流转不息的大世界,人的自身相对于这个大世界又是一个具体而微的小世界,是大世界的缩影。因而人体的各个部位又与外部世界相对应、肖似。

没有了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