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计 暗渡陈仓(2 / 2)

第二夜欢宴中下级军官时,酒至半酣,狄青突然站起,向众人说:“忽觉不适,稍息后再来奉陪。”过了一会儿,传出话来,说狄青有病还没好,请副将孙沔暂代敬酒。众人尽情地吃喝,闹得不亦乐乎。至深夜,还不见主人出来,谁也不敢离开。

等到天亮后,忽有军卒来报说:“元帅已攻破昆仑关,特请诸位到关上吃早饭去。”

大家听了,都大为震惊。而且怀疑是奸细造谣。经几番传报后,才得已证实是真的,于是,大家赶往昆仑关去。

原来,狄青连夜宴请将士的消息,已被敌人的间谍探知,报告了贼将,贼将大喜,亦摆筵席款待部下。加上那几天,大风大雨,天气十分寒冷,狄青就趁机挑选部分精兵强将,趁敌人不备,猛然偷袭敌营,敌人一时仓皇失措,来不及抵抗,就纷纷落荒而逃,降者不计其数。就这样,狄青轻而易举地攻下了险要的昆仑关。

[商战使用范例]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这是汉代著名的典故。这个典故说明了一个极妙的智谋:“以假象迷惑对方,然后出其不意地战而胜之。这是一种需要较高水平才能操作的智谋。现代商战中这种智谋也可以运用,但要有非凡的洞察力和驾驭局势的能力。

德国曾经是世界上著名的啤酒大国,它生产的啤酒与其他国家不同,具有一种独特的芳香。大概是得益于莱茵河畔专门的水质以及德意志领土啤酒花的特有醇香,德国啤酒成了全世界最好的饮料之一。日本等东方大国也是德国啤酒的大宗进口商。

有一家日本公司的老板对此非常向往,也希望靠生产啤酒大发其财。但是,德国人对啤酒生产的工艺流程是保密的,怎么才能知道这个秘密呢?这位老板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一个办法。

这天,德国啤酒厂的总经理外出,当他的车刚驶出工厂大门,从东边忽然闪出一个人。司机赶紧刹车,下车一看,那人一条腿已被撞伤。按当时德国法律,汽车撞伤人是要判刑的。总经理一问,那人是个日本难民,但他却很善解人意,意思是只要给他治伤,他决不会把这事说出去。总经理同意了,于是,便把这位日本难民送进了医院治疗,一切费用都由总经理支付。

过了好几个月,日本难民的伤治好了,却落下了残疾。总经理问他还有什么要求。他哭诉着道:“我已是个残废了,而且也无家可归,但我决不会赖在您总经理身上使您为难,只要工厂能给我个差事,有碗饭吃,我就满足了。”这个要求一点不过份,总经理安排他在厂里看大门。

转眼3年过去了。有一天总经理突然发现,这个看大门的日本难民不知上哪去了。又过了3年,日本突然停止了向这个厂进口啤酒。问其原因,原来,日本已经会制造这种啤酒,不再需要向德国进口了。

日本原来是个进口大国,这笔生意非同小可。这位总经理决定出访日本,看看有没有转机的可能性。当他拜访他的日本同行,和那位日本啤酒厂的老板握手时,不禁大吃一惊,站在他对面的,正是当年那个被自己的汽车轧断腿、落下残疾并给自己厂里看了3年大门的日本难民。

这出“苦肉计”就同韩信修栈道给章邯看是一样的,章邯还蒙在鼓里,韩信已指挥汉兵到达陈仓了。那位日本难民这出戏演得逼真,把那位啤酒厂总经理完全给套进去了,当那位总经理明白过来时,弄好都晚了,生意已经被日本抢去了。

[处世使用范例]

1939年9月,希特勒突然袭击波兰,战争的乌云笼罩在欧洲上空。位于斯堪的那维亚半岛上的丹麦、挪威、瑞典三国是控制北大西洋的要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英法等国不仅担心这里会成为希特勒进攻的下一个目标,还担心这里会成为德国研制新式武器的基地。当时,德国科学家轰击了铀原子,实现了核裂变。丹麦的尼尔斯·玻尔教授作为当时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已经成功地分裂出铀原子。如果德国占领斯堪的那维半岛三国,不仅可以从挪威得到进行原子试验所需的重水,还可以利用玻尔教授以及他的实验室、最新成果和资料,研制出具有巨大杀伤力的新式武器。英法等国对此绝对不能轻视。于是,在正式战争之后,另一场秘密的战争也开始了。

圣诞节的夜晚,在瑞典一家饭店里突然传出一声枪响,保安人员迅速出动并进行了调查。枪声是房客英国商人斯蒂芬森的保镖不小心弄出来的,只是一般的枪支走火事件。保安人员又对斯蒂芬森的房间进行全面搜查,结果还发现了几包炸药。这一意外的收获令亲德的瑞典保安人员十分高兴。

原来,早在斯蒂芬森入境初期,瑞典的保安人员和德国的特工就盯上了他。因为瑞典的反间谍组织知道蒂芬森并非一般的商人,而是负有特殊使命。这一次在斯蒂芬的房间查出了炸药,说明瑞典反间谍组织的情报是准确的。此事被瑞典国内新德派的大肆渲染,弄得满城风雨。英国外交大臣不得不出面表示道歉,承认这事件是对国际法的破坏。德国人为粉碎了一起敌对国的阴谋而欣喜不已。

处境尴尬的斯蒂芬森依然在瑞典。不过,从这时起,他开始进行了真正的商业活动,不断地拜访了当地的知名人士,似乎在做一些挽回名誉的工作。保安人员不再提防这个已经失效的间谍了。斯蒂芬森何时在瑞典消失,没人知道。

直到1943年,处于纳粹严密监视下的丹麦物理学家、原子弹之父玻尔,突然神奇地出现在大西洋彼岸的英国时,德国人百思不得其解。这个答案斯蒂森最清楚。原来,他当初以商人身份潜入瑞典,实则就是为了执行“玻尔出逃”之“陈仓”。他在饭店里故意走火和暗藏炸药,以此来吸引瑞典保安人员和德国特工的注意只是其“栈道”,用以掩盖真实意图。在无人“关注”他的时候,斯蒂芬森便广泛活动。而就在这时,这场戏的主角——玻尔,却悄无声息地逃出了瑞典。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