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就是主角深入虎穴,营救妻子,动作场面有点《导火线》的味道。
杨明写剧本自然会把背景虚拟化,毕竟现在金正日还活的好好的,朝鲜没有权利更替。
《柏林》既然有极大的可能拍不了,那么杨明为什么浪费时间写它呢?
是为了震住对方。
因为同类型的代表作《谍影重重》要到明年才上映,那么此时杨明抛出《柏林》,就从模仿者摇身一变成为了开创者。
《柏林》的格局是很国际化的,对刚刚起步的韩国影坛来说,无异于深水炸弹,可以给杨明带来极大的威望。
事实即是如此。
当郑永和拿到剧本,赞不绝口,直接呈报给了本部部长鲁钟润。
鲁钟润参与制作过《生死谍变》,看完,点评道,“《生死谍变》的加强版,很好,这是谁写的?”
“是一位中国编剧。”
“中国编剧?”
“她姐姐嫁在了韩国,他刚刚毕业,应该是来韩国旅行的。”
“你跟他认识?”
“前几天聊过另外一个剧本,也很棒,没想到短短一周,他又写出了这样一部更棒的作品,真的很有才华。部长,我们可不可以签他当固定编剧?”
郑永和履行自己的约定,当然了,也是被杨明所折服。
“部长,我们签了很多艺人,但是导演、编剧也是需要的,不然我们总是去求别人给我们的艺人机会,太劳心劳力了。”
“如果我们自己就可以制作出叫好叫座的作品,对他们经纪部和我们电影部都是有利的。”
“想法挺好,我会跟车胜宰代表提议的,对方也有意签约吗?”鲁钟润点头。
“是的,他想留在韩国发展。”
……
杨明有点想当然了,以他在国内多年从业经验来说,《柏林》这种有政治问题的电影,肯定不给拍。
但是他小瞧了韩国电影人,自从1999年“光头运动”取得胜利,迫使政府让步,这些家伙自信心爆棚,开始丧心病狂地黑政府、黑公务员、黑资产阶级。
其实,很多电影就是为了哗众取宠,为黑而黑。
所以最后政府也毛了,在2005年坚持削减了银幕配额,好莱坞电影大举进入韩国,本土电影市场占有率急剧下滑,一度崩盘。
但是到2008年,韩国电影触底反弹,实现了质的蜕变。
由此可见,将来国内放开对好莱坞电影的限制时,即是机遇,也是挑战。
可能遇强则强,得到升华,也可能一蹶不振。
按郑永和的说法是,“拍呀,为什么不拍?而且要认认真真地拍,要拍出好莱坞大片的效果。”
“要向世界证明,我们韩国电影要崛起了!”
“要向全世界宣布,韩国电影来了!”
“我们,是有梦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