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1年,戴尔·卡耐基出生于密苏里州一个偏远的小村庄。卡耐基小时候家境贫困,厄运不断,最后银行也逼上门来,要把卡耐基一家赶出家门,好把他们抵押的房子收走。卡耐基的父亲只好卖掉农场,迁到了密苏里州华伦斯堡州立师范学校附近,在那里购置了一个农场。卡耐基考上师范学校后,由于付不起在镇上居住的费用,因此每天都要回农场住,第二天早上骑马上学。回家后,他要挤牛奶、伐木、喂猪,晚上则在油灯下学习拉丁文,直到眼睛困得睁不开为止。
即使在午夜时才上床睡觉,卡耐基也必须将闹钟定在凌晨3点。因为他父亲养的一群小猪受不住严寒,每天凌晨3点钟要喂一次热食才能御寒,所以只要闹钟一响,卡耐基就得起床去喂小猪。
在学校的600名学生中,卡耐基是当时五六个不住在镇上的学生之一。他每天下午必须骑马回农场去干活。他穷得只能穿一件很窄很小的衣服,裤子也很短,这使他感到了羞耻,并产生了自卑心理。他立志要出人头地。他很快就发现,在学校中享有名望的是足球队员和棒球运动员,但那些口才突出,在辩论和演讲中获奖的人同样也享有威望。他知道自己没有体育天赋,于是决心在口才方面获取成功。他为此作了好几个月的准备,不停地练习,有一次还爬上一个大草堆,手舞足蹈地练习演讲,连附近的鸽子都被惊飞了。
然而,尽管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他还是接连遭受失败。他当时只有18岁,失望到了极点,甚至想一死了之。但形势随后出现了变化——他开始在演讲中获胜,后来几乎每次都能获胜,连那些曾指导过他的人也都败给了他。
大学毕业后,卡耐基开始给人们上函授课。他有着无穷无尽的激情和活力,但他的事业并无什么进展。他有些失望,有一次竟然大白天躺在宾馆的床上哭了起来。他希望回到原来的学校,渴望摆脱生活的冷酷和无情。但这又谈何容易!
他决定去找另外的工作。他和一个货车司机谈好条件,一路上为对方喂养车厢里的马,对方免费带他。到了目的地之后,他找到了一份推销的工作。他的销售区域经济很不发达,东西很难推销出去。他一路上搭各种便车,或者骑马,晚上就睡在简易旅舍,一有空就阅读推销方面的书,学习如何收账。当一家客户无钱支付账款时,他就从这家店铺中取了十多双鞋卖给铁路局的人,然后再把钱寄给公司。他就这样干了两年,把一个几乎没有什么销售利润的地区,变成了全公司利润最高的地区。公司老板见他干得努力,有意提拔他,但他拒绝了老板的好心,还辞掉了这份工作。
辞职之后,卡耐基来到纽约,在美国戏剧艺术学院学习,扮演过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色。卡耐基没有演戏的天分,不久他也知道了这一点。于是,他又重新干起了推销,不过这次是为派克公司推销卡车。但是卡耐基完全不懂机械,也毫无兴趣。他过得很不愉快,每天不得不强迫自己去推销卡车。他极其渴望有时间读书,写出他曾在师范学校梦想要写的书。于是,他又放弃了推销工作,专门从事写作,只靠在夜校教书来维持生活。
在夜校教什么课程呢?他回顾过去,发现自己在大学所接受的口才训练带给他的信心、勇气、镇静以及为人处世的技巧,比大学其他一切课程给他的帮助都要大,于是他竭尽全力地说服了纽约青年基督教会,打算为当地的企业界人士开设一门口才训练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