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兄!易兄去了何处?易兄莫非已经去了江东?”
“找人!快找人暗中保护易兄!一定要让易兄平安归来!我的易兄啊!”
什么叫又兴奋又害怕?
这就是了。
所以在那之后,曹操对于铜雀台无比上心。
吃饭睡觉嘴里念叨的都是铜雀台。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在这样的行动力下,半年的时间,恢弘的三台就这么平地拔起。
一直到了今日——
“呜呜呜——丞相…丞相原来做出了这样的牺牲——”
“呜呜呜呜…是我们错怪了丞相啊!我们竟然会去怀疑这样为民着想的丞相…真是罪该万死,罪该万死啊!!”
荀攸在台上背负着双手,仰角四十五度看着天空,那叫一个忧郁啊。
做戏做到底的荀攸挤出了几滴眼泪之后,在这情绪最高时,缓缓说道:
“为此…我这作臣下的,只能尽全力劝诫丞相,在百般妥协之后,在丞相的强烈要求之下,并非仅仅只有观玩功用,却更添了许多只能的铜雀台就此设下。”
“今日…铜雀台初立,丞相仍有千言万语想说…”
拍完马匹,搞定了舆论之后,荀攸立刻交出了主舞台,曹操刚才在一旁一言不发,现在站回到场间,还没说话,就引得数百数千名邺城百姓的叩拜与称颂。
“丞相真乃我大汉肱骨啊!!”
“丞相!丞相您一定不要往心里去!谁人敢诋毁丞相,我们便与他势不两立!”
“拥有丞相,实乃我大汉百姓之幸啊!!”
总之,经过了好一会的顶礼膜拜之后,曹操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他摸了摸鼻子,轻咳两声,算是制止了百姓的膜拜,接着便宣布:
“今日是吉祥祥瑞之日,不该有人因此而受到任何惩罚!”
“今日…本相只打算与民同乐!来庆祝这铜雀台初成!”
“无需多言,奏乐起宴!!”
曹操的收尾,简直可以当做典范。
在曹操一声号令之下,早已经准备好的礼乐队伍齐齐从街道两侧涌出。
只过了一会,此地便“鼓乐喧天,歌舞拂地,盛况空前”。
百姓只是稍稍错愕了一会,便融入了这欢乐的海洋,在欢呼声中,曹操携几名少子一同登至台前。
曹丕作为次子,在才学之上比之大哥曹昂肯定高上不少,他脱口即出:
“飞间崛其特起,层楼俨以承天。”
兴起的群臣纷纷称赞着曹丕的文采。
更加惹眼的还在后面,今年年仅十七岁的曹植,脸上稚气犹存,但在所有人的瞩目之下,曹植登台攥笔,一气呵成,一篇《登台赋》引得满城人喝彩。
“见天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新营。建高殿之嗟峨兮,浮双阀乎太清。立冲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临漳川之长流兮。望众果之滋荣。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
有不少文人雅客,譬如陈琳见此,便不吝赞词:
“君侯高世之才,秉青萍干将之器,拂钟无声,应机立断,此乃天然异禀,非钻仰者所庶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