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玄幻魔法>秋水堂论金瓶梅> 【第六十一回】西门庆乘醉烧阴户 李瓶儿带病宴重阳 (韩道国筵请西门庆 李瓶儿苦痛宴重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一回】西门庆乘醉烧阴户 李瓶儿带病宴重阳 (韩道国筵请西门庆 李瓶儿苦痛宴重阳)(2 / 2)

怀羞向前却待要摘一朵,

触触拈拈不敢戴,

怕奴家花貌不似旧时容……

梧叶儿飘,金风动,

渐渐害相思,落入深深井,

一日一日夜长,夜长难捱孤枕,

懒上危楼,望我情人……

瓶落深井,正是俗语所谓的一去无消息。这里,绣像本没有给出曲词,未免可惜(虽然对于明朝的读者,只要给出曲牌名字和曲词的第一行,就足以使他们联想到全曲的内容了)。但是最可惜的是应伯爵、常峙节恰好在此时来访,于是,最善于“听曲察意”的西门庆便出去应酬应、常二人了。瓶儿的伤心与深情,终于不落西门庆之耳。在一群充满嫉妒、各怀鬼胎的妻妾之中,这支伤心的曲子,竟成了瓶儿的死前独白。

后半回,随着瓶儿病势加重,西门庆在仓皇之中,接连请来四个医生。其中有一个赵太医号“捣鬼”,在这一沉重的章节中插科打诨,以一个丑角的过场暂时缓和了紧张压抑的气氛,好像莎士比亚笔下的福斯塔夫。这也是中国戏剧——尤其是篇幅较长的明传奇中常见的结构手法:舞台上的“众声喧哗”不仅酷似我们的现实生活,而且能够为一部艺术作品增加立体感与厚度。《金瓶梅》之前的《水浒传》与《三国演义》,氛围、情境都比较单一,在这种意义上,《金瓶梅》是我们的文学传统中第一部多维的长篇小说:它的讽世不排除抒情,而它的抒情也不排除闹剧的低俗。有时,多元的叙事正好可以构成富于反讽和张力的对比或对照,就像上面所谈到的以西门庆的两次放浪作为对瓶儿的抒情性描写的框架:一幅画正要如此,才不至泼洒出去,被头脑简单的伤感情绪所控制。

有些论者以为这段滑稽文字和瓶儿病重的悲哀气氛太不协调,减低了小说内在的统一性,然而这种逼似现实生活的摹写手法正是《金瓶梅》复杂与宽广之所在。在“呵呵”笑过赵太医之后,读者当然还是可以同情消瘦得“体似银条”的瓶儿,可以同情因为瓶儿的重病而心烦意乱的西门庆,不然,也就未免太狭隘和单纯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