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科幻灵异>不以成败论英雄> 第20章 匹夫之勇 独木难支--朱由检《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章 匹夫之勇 独木难支--朱由检《明》(1 / 2)

 一历史舞台达人秀,一生经历傲千古

明思宗朱由俭,明朝的末代皇帝。朱由俭在位期间,大力铲除阉党,并天下罪已诏,是位年轻有为的皇帝。但是明朝因为已到死亡的边缘,纵有力挽狂澜之能也无法振兴。明朝末期农民起义猖獗,关外清朝实力庞大,明朝已处于不可回头的境地,最后朱由俭煤山自缢,终年45岁。

二天下罪已昭赎罪,只愿国家能安定

1。第一次崇祯八年。崇祯八年正月,在中原数省范围内流窜多年的陕西农民突然挥师南下,出其不意地一举攻克明朝中都凤阳,掘朱元璋祖辈明皇陵并毁之,熊熊大火弥漫烟雾持续了数日之久。随后接二连三的暴乱拉开帷幕。崇祯八年十月初,崇祯走出令他什么难堪的一步,即第一次向全天下颁布“罪己诏”,向全天下人承认朝廷的政策失误及天下局势的险恶。这举动是非常了不起的,他是第二位下罪己诏的人,第一位是汉武帝。朱由检向天下人道歉,承认自己的错误,足以证明他想挽救明朝,让明朝起死回生。

2。第二次崇祯十年。崇祯十年闰四月,北方大旱,中原地区,民不聊生,而地方官吏仍然逼粮催科,剥削百姓。多处地方民怨沸腾,干柴烈火,一触即发。面对这样的惨烈局面,朱由检第二次下罪己诏。崇祯帝向天下百姓道歉,因天灾人祸对他们带来的痛苦。

3。第三次崇祯十五年。崇祯十五年新年伊始。崇祯在奏对朝臣谦卑地捐拜阁臣周廷儒。希望君臣齐心协力,再图振兴国事之举。正月,在崇祯的默许下,朝廷派马绍渝为特使赴关外进行谈判,以减缓明朝腹背受敌的军事能力。可是事与愿违,最终以失败告终。李自成率清军进攻,伤亡惨重。崇祯没有处理这件事情,导致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内心感到极度愧疚,从而向天下百姓道歉,承认自己的失误给百姓带来的痛苦和灾难。

4。第四次崇祯十六年。闯王李自成在襄阳建立政权。而后李献忠又建立“大西”政权,内阁首辅周廷儒被罢官。崇祯痛心疾首,欲哭无泪,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悲愤地向天下官绅百姓第四次下罪已诏,谴责自己的失误过失导致生灵涂炭,社稷遭殃,希望天官民能够振聋发聩,共赴国难,鼎立拯救危机重重,病入膏肓的大明王朝。崇祯所建立的政权已是岌岌可危了,只有借助民心来挽救这个千疮百孔的明朝,希望官民都能出一份力。以求度过这次劫难。

5,第五次崇祯十七年。正月初一日,闯王李自成在西安称帝,立国号“大顺”李自成兵分两路剑锋指向北京进军。朝廷拜李建泰为督师,出京抵御大顺军,为了鼓舞士气,崇祯帝亲自为李建泰举行了“遣将礼”。可惜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兮祸福,三月,李自成就率军到达皇城脚下,准备攻进皇宫夺取政权。在这种危急情况下,崇祯仓促之时下了第五次罪已诏,希望官民能进行最后一博,将李自成赶走,恢复天下太平之势。然而,崇祯此时已无任何威望可言,而且百姓对他失望到极点了,反而对李自成攻进皇宫却表示认同,因为李自成当时已收服了民心,而且还有歌谣颂:“迎闯王,不纳粮”,深得民众拥护,所以崇祯此时所做的一切已是徒劳无功了。

6,第六次崇祯十七年。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八日,绝望无助的崇祯帝举行了最后一次家宴将家人会部召集在一起。随后崇祯帝亲自持剑砍杀妻妾,儿女,他认为宁可光荣的死也不愿做亡国奴,不希望自己的妻儿为了苟活与世而丧失人格尊严,委屈求全,此举出表明崇祯帝的高洁之躯。最后登上皇家禁苑煤山,在一棵老槐树下,自镒而亡,留下了最后一次罪已诏,也是临终遗言。他希望以他的死来换取天下百姓的生命,不要伤害百姓,他们是无辜的,崇祯帝将所有的错都揽在了自己身上,这也表明崇祯帝心系百姓之心,体现君王爱民如子的一种心境,只可惜有心救国,无力回天。

三。阵阉党而建新权,饮恨煤山明朝亡

崇祯皇位朱由俭继承伊始,便大力铲除阉党。朱由俭才智超群,他静观时势,看准时机果断出击,一针见血地除掉了魏忠贤的羽翼,让他失去了左膀右臂,使魏忠贤外于孤立无援的境地,然后一纸诏书让他去守陵,彻底无权了。随后将阉党们的嚣张气焰全部扑灭了,让阉党们受到致命的打击。只可惜崇祯随后又重新用了一批宦官,致使宦官权力日益膨胀,统治集团矛盾日益加剧,从而导致明朝加速的灭亡了。

走头无路的崇祯登上了煤山万寿亭。身外山穷水尽的崇祯帝卸下皇袍,死时,以发覆面,白夹蓝袍的细裤,一足足光。一足有绫袜,衣上以血指书:“任贼分裂联尸,勿伤百姓一人。”最后崇祯带着雄心伟略离开了我们。崇祯的死,标志着明朝的彻底灭亡。这种结局难免让我们感到有些心痛和一些悲凉。

四。崇祯一生勤勉力,难改国家亡命运

史书记载:“崇祯廿十有余,须发已白,鱼纹皱眼,宵衣旰食,朝于夕惕,鸡鸣而起,夜分不寝,焦劳成疾,忘忽宴乐。”由此可见,崇祯是一位明君,勤于政务,事必亲躬,尽心尽力处理国家大事,这让明朝出现了极短暂的一点星光之亮,随即便消失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