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科幻灵异>半魂0书评合集> 第62章 评《三国杀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2章 评《三国杀刘》(2 / 2)

比如第一章里的某些描写,像黄金起义的那些背景事实,个人觉得,好像跟本文主线没什么关联,而且连时间线都不是一起的。建议作者简单概括一下就好。

再说主角收服徐庶的情节,总觉得完全是主角光环把徐庶他们的眼睛给闪瞎了,让他们没有时间去仔细思考,然后头脑一热,就答应了男主,誓死效忠。人家刘备请诸葛亮还是三顾茅庐,怎么说徐庶跟诸葛亮也算是相差无几的高人吧,高人,怎么说也得有点高人的架子。三下两下就被刘玉章给忽悠了,好像,徐庶有点cheap了。

笔者觉得这个细节若能再仔细设定一番,也许会有另一番效果。首先,多设定一番,给主角增加难度,可以集中地凸显主角,引起读者的期待;然后,情节一波三折,能加重小说的深度,节奏不至于被带的很快。

从前面三章看作者的笔法,有些地方像是在戏说,挺有趣的。不过,有趣归有趣,只是,这种有趣,附加在这个小说上,似乎并没有达到1+1>2的效果。

后面那个造纸的情节有些看不懂,究竟是想借这个表明什么?不会真的是为了解决男主个人的需要吧?如果真的是为了解决男主个人的需要,而特意加重笔墨的描绘,可能会给别人一种“江郎才尽”之感,居然沦落到要写如此低俗的东西来扩充情节。(个人臆测)

虽然后面徐庶对刘玉章改良纸的行为进行了一段高大山的阔论,但,好像跟男主要造的那种纸没有多大关系。可能是笔者的阅读能力有限,无法理解作者的精巧构思,中间跳脱的地方,表示实在难以构架出来。好吧,看到第七章的时候,“对那些文人墨客来说,相信会有足够的杀伤力”,只是,这些文人墨客会因为这些纸张而甘愿归附吗?(总觉得构建得有些牵强)

作者给出的解释是:由一张手纸引发的革命。似乎,有些“空对空,对大炮”的嫌疑,不接地气。

笔者建议,不妨直接明说这种纸的商业价值,可以给大家带来多少收益之类的,商业化的营销手段,加上男主想出来的改进方法,绝不失为一个生财之道。作者也说了,物以稀为贵,像这种手纸,天下间绝逼无法复制出来,然后就是卖方市场,一家独大,名扬天下之后还怕不财源滚滚吗?(额,笔者歪歪而已)

前面二十二章中,似乎,好像没有出现什么比较激烈的矛盾冲突啊,男主回到蜀中之地后便一直在搞“建设”,情节似乎有些平淡了,建议作者安排激烈的矛盾才调动一下气氛。

一手文,一手刀,嘴里子曰诗云,手上刀光剑影。

文刀杀人文刀救人。(简介)

话说,这两点,在笔者看的二十几章里,体现得不是很明显啊,特别是“手上刀光剑影”这句,话说,这二十多章里,主角有没有拿过剑?

一大片的语言对白一路轰炸过来,看的笔者有些压力,需要缓缓,理清楚那句话是谁说的。(第十九章)

1、2、3······这种分论点式的描写方式都出来了,看得出,作者绝逼不是一般人,有个性!

(第七章)曹操与荀彧,司徒与吕布那些情节,看上去文绉绉的,形式跟古典小说有的一拼。第一章里的那些历史背景类描写,第六章的造纸工艺,还有作者君时不时的一些旁白,评书味十足。至于现代小说,应该就不用多说了吧。三者结合,好一锅大杂烩!

现代小说,古典小说,评书三者结合,形式新颖,别出心裁,当然,只是有些不符合现在的主流趋势而已。从数据上来看,作者的这个写法已经证明了一些事情,八万字左右的小说,总点击六千多,人气接近一千五。就算相比于很多签约的小说,甚至是上过文华榜的小说,作者的这个小说也不一定输给他们。与他们相比,作者不缺读者,不缺数据,不缺新意,缺的只是一份合同,一个盖戳,还有,一些推荐。

也许,作者的这种写法暂时还无法被主流网文所接受,但保不齐什么时候也会成为一种流行的趋势。至于该如何取舍,关键看作者自己了。

以上评论,如有冒犯,还请见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