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著名哲学家斯宾诺莎曾经在自己的作品《伦理学》中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快乐和忧愁是完全可以互相转换的。”很多人无法理解,因为快乐和忧愁是截然相反的两种情感,怎么可以互相转换呢?我们不妨通过一个例子来理解。
一位老太太有两个开店的女儿,一个给人洗衣服,另一个卖伞。不过,老太太整天都是愁眉不展的样子。原来,遇到晴天的时候,老太太担心开伞店的女儿的生意不好;遇到阴天的时候,老太太又担心开洗衣店的女儿的衣服晒不干。有一天,当她把自己的苦恼告诉邻居的时候,邻居却这样说:“老太太,你真是好福气啊!你想想,下雨天的时候,你开伞店的女儿生意好,自然应该高兴;晴天的时候,你开洗衣店的女儿的衣服干得快,难道不好吗?对你来说,哪一天都是好日子呀!”老太太想一想,感觉确实如此,心情顿时由“阴”转“晴”,变得整天乐呵呵的。
哲人的睿智虽然不是普通人可以企及的,但是其中卓越的见解却是任何一个渴望从忧愁转向快乐的人可以汲取的养料。快乐和忧愁确实是两种对立的情感,但只要转变思维,情感就可以互换。我们必须承认,有些不良情绪确实是生活中的不利境遇引起的,但也有些不良情绪是人们对事情的真实情况缺乏了解或认识有偏差而盲目地生长起来的。同一事物,由于出发点和认识的不同,心情也不同。由于老太太未能全面合理地认识事物,而是单方面地、悲观看待问题,结果导致了消极的情绪。若从积极的角度理性地分析问题,就能获得愉快体验。邻居或许没有听说过斯宾诺莎,但是他劝诫老太太的话和“快乐和忧愁可以互相转换”的观点不谋而合。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让我们忧愁的事情,比如嫌工资少、房租贵,担心孩子的考试、父母的健康等。在这种负面情绪的阴影下,人们自然郁郁寡欢。其实很多时候,这种忧愁不但没用,而且时间久了还会导致人精神上的压抑。此时,我们不妨换一种思维,让好坏心情互换。
当然,好坏情绪不是想换就换的,关键在于思维。关于转换思维,说得具体一点,就是把想要的转化为已经拥有的。比如,不要抱怨你的薪水,而感激自己拥有一份工作;不要担心孩子的成绩,而要为孩子的健康感到欣慰。这样想,我们就会发现生活其实比我们想象的更多彩。
曾经有一位创业者被问到如何有勇气离开纽约一家舒适的公司到新罕布什尔州经营自己的小生意时,对方是这样回答的:“我希望开始自己的生意,那样可能会发生的最坏的事情是什么呢?我可能会失败,甚至会倾家荡产。如果我倾家荡产,可能会发生的最坏的事情是什么呢?我将不得不做任何我能够得到的工作。那样可能会发生的最坏的事情是什么呢?我又会厌恶这种工作,因为我不喜欢受雇于人。于是,我会再找一条路子经营自己的生意。然后呢?第二次我将会获得成功,因为我知道如何避免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