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都市言情>花媚玉堂> 第49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9章(2 / 2)

等世家盘剥得愈来愈厉害,官服赋税日重,许多人便愤而投匪,混口饭吃。

久而久之,流匪们拉帮结派,有了数处匪窝。

这些土匪们虽说装备不似军中器械精良,却都好勇斗狠,又不像军中纲纪严明,行事便格外猖狂。官府数次剿匪都无功而返,反而纵得土匪声势日盛,大有不把官府放在眼里的架势。

若徐德明带着部下精锐投匪,将几处匪窝勾结起来闹事,只要能扛过官服剿匪的军队,朝廷必定会有所忌惮。届时,朝廷无力剿匪,又怕百姓跟着闹事动乱,必会行招安之策,将闹事的匪首们召回去做官,重新做个相安无事的局面。

这样的事,以前也有过许多先例,只要徐德明找朝堂故旧这般提议,事情必定能办成。

如此一来,徐德明不止无需问罪,还能保住富贵,再谋出路。

一番话滔滔说来,口若悬河,画了个又大又好吃的饼。

徐德明武夫出身,本身又不算太聪明周全的人,满心里怕革职问罪,又想不到好的出路,听见这提议,顿觉眼前一亮。

他身在灵州数年,对当地匪类的情形当然极为清楚。那些匪窝仗着山势之力,一群乌合之众说聚便聚、说散就散,朝廷数次出兵都拿他们没办法,若他带几位得力的亲信过去,又有在灵州经营数年的亲友势力,到时候必定能抗住剿匪的大军。

只要朝廷杀不死他,他这儿又闹个不停,招安的事便指日可待!

如此一想,顿觉此计别出心裁,甚是精妙,当即部署一番,带着几位铁了心跟他混的部下欣然投匪。

……

京城里,景明帝瞧见密探报到的消息,盛怒异常还没来得及处置,另一道奏报便飞到了跟前——徐德明谋事败露,带着部下亲信兵马,竟自投到山匪窝里去了!

这消息传来,举朝皆惊。

景明气得帝狠狠砸了好几副茶盏,当即命李辅整治兵马,发兵剿匪。

李辅上了年纪,已然不及从前骁勇,平素里喝着药汤整治军务还算稳妥,真要提刀上战马,却早已不似从前威风。他手下两位副手,徐德明已然投匪,韩林有心把事情闹大,激起景明帝满腔怒气后狠狠坑永王一把,哪会使出全力?

再往底下,虽也有能打仗的,却因徐德明带走几位、韩林藏了几位,战力便损了五成。

从二月底到三月中旬,李辅连着三番整兵剿匪,却都无功而返,反倒损兵折将,底下的先锋们伤了大半,连他都觉身体不支,倒在了榻上。

接连战败的消息传来,土匪气焰愈发嚣张,而朝堂之上却颇为萎靡。

景明帝对此很是头疼。因灵州北临边塞,南接京城,不敢轻易调两处兵马去跟那一伙土匪较劲,而在灵州境内,兵马虽不少,却没个得力的将领,这般没头苍蝇般打下去,得不偿失。

朝会上,便有人试探着提议,说土匪闹事虽可恶,毕竟也是百姓子民。既凶悍男对付,不如招安过来,为朝廷所用,将招安来的兵将分散派往南北各处,拧紧的绳化为一盘散沙,便再没了跟朝廷较劲的本事。

届时不止添了朝堂兵力,也能不费一兵一卒,除掉那祸患。

这提议说出来,景明帝脸色颇为难看。

群臣们既不敢附和,也无人反对,一时间鸦雀无声。

便在此时,太子越众而出,道:“朝堂有朝堂的法度,军中有军中纲纪。徐德明犯了朝堂律令,转而投匪,这是该当斩首的大罪,焉能招安再用?灵州兵粮充足,只因李都督年迈,又有徐德明从中作乱,才致剿匪不力。儿臣举荐一人,可平定此祸乱!”

他说的斩钉截铁,似对此事极为笃定。

原本景明帝沉目盯着御案的景明帝骤然抬起头来,“谁?”

“儿臣身边的梁靖。他曾在军中历练,履立军功,又通晓兵法韬略,颇有计谋。儿臣已与他商议过,他对此很有把握。”

这话说出来,景明帝便如久旱之后终于盼得春雨,稍稍展颜。

待朝会散后,便将太子和梁靖召往麟德殿单独议事。

隔日,梁靖便带了景明帝挑选的五百精锐,奉命赶往灵州。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