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科幻灵异>难填欲壑> 第74章 ,游崂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4章 ,游崂山(2 / 2)

郑新回头看着身后的古庙感叹:“庙古,风不古哇!”

兰世卉一行从新上车,车子沿着滨海大道继续前行,他们来到大河湾车场,停好车子,选择了先去巨峰游览区。

王参谋拿钱找了一个导游,导游带路,向他们介绍崂山景区。

崂山的“崂”字原来是牢固的“牢”,有谚语说“千难万难不离崂山”。因为崂山是硬度最大的花岗岩地质,坚固稳定,极少有地震、滑坡、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发生。

由于是四个好友一起出游,郑新也不特殊了,和其他人一起做索道上山。

上一次他和单位的同事来青岛,他就和一个老同事徒步上山的,走了一天的时间,把巨峰游览区用脚量了一个遍。

他俩返回宾馆,其他同事午饭前就回来了,他们打扑克,玩了一小天的“三扣一”,而且连午饭都没有吃,还等着和他们俩回来,把午饭和晚饭一起吃呢。他们嘲笑郑新和那个老同事太傻了,走了一天不累吗。

郑新说:“我们一样都是玩了一天,你们身上全都是烟味,我的身上全是大树味,谁傻你们自己猜吧。”

郑新和兰世卉等来到了峰顶,远眺俯瞰,山光海色尽收眼底,巨峰周围,各峰竞秀,高低大小、远近不同。造型各异的山峰环列四周,各大山脉从脚下向四周延伸。

远处的大海碧波万顷,海面大大小小的海岛如珠似玉。这里就是人间仙境,可惜没有看到导游介绍了一路的巨峰四大景观,“飓风日照”、“崂山火球”、“云海奇观”、“巨峰佛光”。

他们返回停车场,时值中午了,兰世卉说:“我们先找个地方吃饭休息,如果感兴趣,可以游览一下太清宫。”

大家都同意这个观点,爬山后是又累又饿,先喂饱肚子要紧。

兰世卉说:“王参谋,不知道这里有什么地方特色的饭菜,我们品尝一下。”

王参谋说:“地方特色小吃一定有,但是我也不熟悉,我们开车找找看好吗。”

他们开车离开主要公路,进入村庄和小城镇,看见了一个饭店门口停了几台车,这个饭店的名字叫做“崂山特色美味餐馆”,从窗外看,餐馆不算大,大厅也就是五六张桌子,但是看起来很干净,屋子里也很明亮,有两伙人在就餐。

他们六个人进来,找了一张桌子坐下,郑新和王参谋研究着点菜,服务员介绍说,崂山菇炖土鸡这个菜是从上午炖到中午随时就可以上桌的,用的是纯正的农家土鸡,和在崂山采的蘑菇,肉香味美。

郑新说:“天王盖地虎,小鸡炖蘑菇。宝塔镇河妖蘑菇放辣椒。这个菜我们要了。”

接着他们又点了肉沫海参、海菜凉粉、家常牙鱼块、韭菜炒蛎黄、苏菜山药炒羊肉、海芥末炖豆腐、葱爆海螺、香椿墨鱼丸汤,八个菜一个汤。主食是海鲜打卤面和鲅鱼水饺。外加崂山啤酒一打,随意喝。

餐馆的就餐环境不错,极具崂山地域特色的菜品,色、香、味俱佳,很适合东北人的口味,他们吃的很香;崂山啤酒也太具魅力,喝着也爽口。

聊的自然就开心了,王参谋说:“青岛有三大怪,骑车不如走得快,妮子都愿嫁老外,啤酒装进塑料袋。”

王新刚说:“那是呀,上坡多骑车就慢嘛,老外多,才能嫁上,啤酒好又多,塑料袋装着方便呀。”

郑新说:“我多次来过青岛,崂山我也玩过二、三次,人们说,青岛啤酒美,全靠崂山水。”

兰世卉说:“你们说话都是一套一套的。郑老弟,你一定去过太清宫了?”

“我去过两次,那里不但景色美,还是道教的发源地。”

接着郑新给的大家讲解到,道教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宗教,其他宗教都是来自国外的其他民族,都是移民,崂山就是道教的发源地,大家说这个地方能不神秘吗?

神秘的是这个地方和很多历史人物相联系,比如张三丰、丘处机都在此修炼过,《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也在这里住过,并且很多故事题材也取自崂山。

太清宫藏有明朝万历年间版的《道藏》,这是一部极其珍贵的道教经典,是当之无愧的宝典。《道藏》中记载这样一个事,道教始祖老子骑着青牛西出函谷关,守关的官员叫做尹喜,他远远地望见了一团紫气东来,他就断定一定有高人前来。于是他就命人把道路打扫的干干净净,他在路边迎候。老子来了,与尹喜交谈甚欢,觉得跟尹喜非常有缘,就将自己写的两卷书赠送给尹喜。这两卷书就是流传至今的《道德经》,从此紫气东来也成为我国民间的高雅用语了。

郑新停下来,端起酒杯说:“我们先喝一杯润润嗓子,我再给大家接着讲。”

“听故事的赶快陪一杯。”王春影笑着说。

郑新说:“这就对了,你们听故事的应该喝两杯。太清宫前的古树给我印象很深,古树是实实在在的、看得见摸得到的东西,不是传说的故事,也不是重建或者新建的建筑。更重要的是古树有生命,它们是饱经风霜,历尽磨难,看尽世事变幻的生命。几百年了它们看到有多少人从它们身边经过,有多少事情在它们身边发生啊!每次我站在古树旁时都在心里默念:古树哇,你要记住,今天有一个叫郑新的人来看过你了……。我说的时候真的很虔诚的,我觉得比给那些人造的没有生命的泥像磕头要真实,要灵验。”

郑新说到这儿就自饮了一杯,郑新放下酒杯,接着说:“太清宫院内院外分布着大量的古树名木,其中以大门外不远处有一棵桧柏最为古老,这株柏树有十八米高,树龄有二千多年了,相传为宫殿创始人张廉夫初建此宫时所种植的,至今还生机繁华。”

郑新停了一下接着说:“这里还有一棵树龄有一千多年的银杏树,有二十四、五米高,是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敕封崂山道士刘若拙,重修太清宫时栽下的。青岛的市花是山茶花,老百姓叫它为耐冬,因为每一年青岛进入飘雪的季节,耐冬就顶风冒雪千花万花怒放,与白雪争艳,一片片耐冬就像落了厚厚的红色的雪,煞是壮观。太清宫的耐冬很多数的树龄都在四百年以上,其中有一株树龄已经有六百多年了,树高有七米,相传是明代著名道士张三丰渡海,从附近的长门岛上移植过来的。”

郑新看着大家听的很认真就接着讲:“大文学家蒲松龄就是在崂山住时,看到了这棵张三丰移植的耐冬,写了故事《香玉》,故事中的穿红衣的花神叫做‘绛雪’,‘绛’色就是红色,绛雪就是红色的雪,实际寓意这棵耐冬为神所成。来,大家在陪我喝一杯我再给大家接着讲。”

郑新喝完杯中的啤酒,接着讲到:“‘鸟中之王是凤凰,树中之王是黄杨’。黄杨生长缓慢,但是木质特别坚硬细腻,是雕刻艺术品的上等材料,太清宫有一棵黄杨有八九米高,八百多年的树龄,多珍贵呀。”

兰世卉说:“据说慈禧太后就非常喜欢黄杨木质的梳子。”

郑新继续说:“我在那里里还看到一棵弯弯曲曲的老榆树,因为它的树干弯曲形状像龙头,人们就称它为‘龙头榆’。你们知道吗,这棵老榆树是唐朝道士李哲玄亲手种植的,也有一千多年的树龄了吧。这棵老榆树更伟大之处在于树高大约二十米,树的东西宽大约有二十四五米,南北长大于有三十多米,覆盖着一亩多地的面积。我站在它的下边,对它高声喊:树祖宗,郑新到您的树荫下,乘凉来了!”

大家听到他真情的呼喊,都深受感染。

郑新又喝了一杯啤酒,笑着说:“这里除了要说的古树外,还有丘处机、张三丰都在此修炼过的明霞洞。太清宫三面环山,主峰是老君峰,面临碧波荡漾的海湾。‘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崂山历来有‘神窟仙宅’、‘洞天福地’的美誉。‘明霞洞’就是元代丘处机所题写的。上清宫是丘处机居住处,留有题刻《玉青案》词,宫内主殿供奉着玉皇大帝,叫做玉皇殿。宫前有丘处机衣冠冢,这里还有一处瀑布,叫做什么名字了?我记不住了。河水从高崖陡壁奔腾而下,形成瀑布,崖高水急,水冲击峭壁处,在空中飞舞,就像一条白龙呼啸着在从空中腾起。我认为最为壮观的是站在崂山山头,从高处向下俯瞰大海,海水翻滚着撞击在海里的礁石和岸崖,卷起冲天巨浪。海水不停地涌动,好像被加热沸腾一样,让人惊心动魄,无人不叹服大自然的力量。”

郑新笑了一下接着说:“你们别听我说,一会儿我们到那里看看去,感受一下我说的对不对。”

兰世卉说:“看景不如听景,郑老弟给我们介绍了这么多,又不要钱,我们还去吗?”

王春影说:“我去过,但没有郑哥知道的多,感触的多。”

王永刚说他也去过,兰世卉说:“你们都去过了,咱们就不去太清宫景区了,我们还是让你们郑哥接着给我们讲太清宫吧,就当小说连续广播了。”

吃完饭兰世卉坚持她买单。

在返回宾馆的路上,经过了一个大商场,四个人进去逛了一圈。郑新和兰世卉商量,给于参谋长和王参谋买点礼品,他们选中了一款男包,是国际著名品牌、意大利生产的古驰男包-GUCCI,郑新坚持掏钱,兰世卉不让,最后还是郑新划卡花了一万多元买了两个古驰男包。

买完包郑新和王永刚上车休息、睡觉去了,而兰世卉和王春影接着逛,女人进入商场怎么就不知道累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