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都市言情>乡村小医师> 第三百二十四章 拷贝成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二十四章 拷贝成功(1 / 2)

 丹田,原是道教内丹派修炼精气神的术语,现在已被各派气功广为引用。

《东医宝鉴》引《仙经》之中不仅指出丹田的所在,而且还阐述了丹田的功能。

原文中记载:“脑为髓海,上丹田;心为绛火,中丹田;脐下三寸为下丹田。下丹田,藏精之府也;中丹田,藏气之府也;上丹田,藏神之府也”。

‘精’‘气’‘神’三者,古人称之为三宝。

而丹田,则是蕴藏精气神的所在,所以意义非凡,被视为‘性命之根本’。

人虽有三丹田之说,但实际练功时,除非特殊情况,否则一般所说的丹田,都是指下丹田。而古人也认为下丹田和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最为密切。

下丹田,位于脐下一寸五分的气海穴处,亦或者是以气海穴为圆心的一定范围内。

虽然解剖上并没有发现所谓的下丹田,但是气海穴却是实际存在的。

气海穴属于任脉,为人体要穴,被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和肋间,气血瘀积,身体失灵。但同时可以用来治疗虚脱,脏气衰惫、乏力气虚等等。

在《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记载:“气海者,是男子生气之海也。”

此穴有培补元气,益肾固精,补益回阳,延年益寿之功。常用的灸法有气海温和灸、气海隔姜灸和气海附子灸等。

在古武气功之中,气海穴是收容所有‘内气’的位置。

《穴位名解》记载:气海。气,气态物也。海,大也。气海,海纳百气之意。这也正是被后来各个门派气功引用的原因。

而此时,在张进的房间里,梁玉诗盘坐在他的床铺上。

至于张进,则是搬了一张椅子坐在了梁玉诗的面前,感应着木之精气的走向。

梁玉诗的内气从下丹田出发,经会阴,过谷道(肛、门),沿脊椎督脉通尾闾、夹脊和玉枕三关,到头顶泥丸,再经眉心,会至舌尖(或至迎香,走鹊桥)。与任脉相接,沿胸腹正中回到丹田。

整个过程正好形成了一个循环,被人称之为小周天。

小周天是古代气功主要流派之一内丹术功法中的第一阶段,即练精化气的过程,也称百日筑基。这是练习气功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小说中经常出现的打通任督二脉,说的就是运转小周天。

人一出生就带有两种气: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

先天之气是父母给的,是一切生命开始的根本,而后天之气,则是来自空气之中的‘清气’以及五谷杂粮之中的‘精气’融合而成。

先天之气是固定的,出生时多少就是多少,并且会伴随着人的成长不断损耗。

当先天之气损耗到一定程度,人体就会呈现出虚弱、患病、衰老。

而习练气功运转小周天,就是为了炼精化气,将五谷之精炼化成后天之气,从而弥补先天之气的亏损,达到强身健体、延迟衰老、防病治病的功效。

这也是为什么那些练习气功的老人,很多都能活到百岁高龄,而且无病无痛。

虽然张进成功获得了梁玉诗内气的运转轨迹,可是他并不显得高兴。

小周天的运行方式,随便到书店买一本气功讲解里面就有。

而张进想得到的是梁家核心机密的内功运行轨迹,不是这种已经烂大街的货色。

“难道是因为她的实力不够,还没练成其他层的内功心法?”张进猜测道。

越想张进越觉得应该就是这样,毕竟梁玉诗还很年轻,即使是练习内功,估计也是位于第一阶段,高深级别的很可能还没有达到。

“唉!真是太可惜了,竟然没想到这个问题。”张进暗叹不已。

正当他想要打消主意的时候,梁玉诗内气运行的轨迹陡然一变,原本运行到头顶泥丸处,接下来就是经由眉心,然后与任脉相接,返回丹田的。

可是这时,内气却一分为二,从流转两侧的太阳穴,沿着耳后再到喉咙,不再行走任脉,一路弯弯曲曲的抵达右脚的大脚趾。

这是其中的一条,而另外一条路线也同样如此,只不过终点变成左脚大脚趾。

紧接着这两道内气继续游走,重新返回到丹田位置。

随即又有一道内气从丹田流转而出,可是这一次再次改变,直接从身侧一路往上,经过胸中、腋下,最后进入到右手,直达右手中指。

张进在脑海中勾勒着内气运转的轨迹,越看越觉得有些眼熟。

忽然他仿佛想到了什么,急忙起身走到一旁的书柜前。

张进快速扫了一眼后,从书架上抽了一本《中医人体十二筋络图》的书籍出来。

“唰唰唰”他快速翻动着书页,很快便找到图文并茂的十二筋络图。

忽然,张进眼神一亮,仿佛发现了新大陆一般。

“足厥阴肝经,起于大趾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髁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人毛中,过阴”

虽然念起来相当拗口,可是在旁边的插图上,却和梁玉诗的内气轨迹成功对上了。

不仅如此,第二条轨迹、第三条轨迹也都对上了,同样是十二经络图中的运行轨迹,只不过并不是完全版的筋络图,而是有选择的线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