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社会文学>荣飞的梦幻人生> 第192节新省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2节新省长(2 / 2)

“其实我对民企的展并无偏见。省内民企的展虽然比不上沿海省份,但除了联投,也有几家不错的企业。改日我给你引见恒运集团。这家诞生于临同的民企在房地产、矿山及公路运输方面做的很好,对地方经济的支持力度很大。希望你能抽空见见他们,恒运听说你来当省长非常振奋。一家独大的局面总是不如群雄并起嘛。”

“我虽然在北阳工作过,但北阳这几年的变化很大,情况真的比较陌生了。省会嘛,不仅要做全省政治的中心,应该也必须是经济的中心。之前临同的经济总量隐然有越北阳的趋势,好在这几年北阳的增长势头很猛,这都是老领导的功绩临同嘛,基础确实不错。”齐明远含糊其辞地应道,“在全国大背景下,出现几家有前途的民企也是好事。不过,北新等地的改制中大量地出售国企是不是有些不妥,有没有资产流失的问题?”

新华分社不可能不将去年兴起的改制浪潮通过他们的渠道上报中央,看来分歧始终存在。齐明远是正部级高官中的少壮派,和李建斌比有着年龄上的绝对优势,如果能顺利接任省委书记,对已经半只脚退出政坛的胡友荣显然是个不错的结果。

“冯国川和王林在北新的做法我是不赞成的。但省委的主要领导抱着试试看的目的,没有干涉北新的所谓改制。程恪也要在北阳搞类似北新的动作,我没有同意。什么改制盘活,搞了几十年的建设成果免费送给了私人,这也叫改革?”王林在北新与程恪遥相呼应,搞得省社科院的那些专家学者们无所适从。胡友荣很想借齐明远的手制一制北新。

“北新电脑访问O}o。我是会去的,”齐明远沉吟道,“在北京时也看过关于北新国企改制的内参报道。亲眼看了才有言权嘛。对了,北阳不是搞了重型汽车吗?情况如何?”那些报道对北新的褒贬不一,但北新的做法在全国是有影响力的。能上了新华社的内参,王林算是进入中枢的视线了。

北阳重汽是胡友荣的痛。也可能是永远的痛了。井永清真的不是搞企业的料,省市投入数亿资金,花了无数心血,光是协调会胡友荣就主持了至少四次,总算将汽车搞出来了,结果呢?一是打不开销路,逼着胡友荣搞内部的包销,给北阳市的企业下指标,和北钢等央企拉关系,还将工作做到了临同。但用户的反映不好,车款一直拖欠着收不上来。而且最大的问题是产能上不来,以井永清的研究结果就是在现有的厂址无法达到设计纲领。这还没有讲盈亏问题,胡友荣也懒得听。他知道北阳重汽很长时间将是财政的包袱了。

原来以为会成为自己耀眼的政绩,结果成为一个抹不去的污点。胡友荣后悔没有将重汽摆在南郊了,现在已经没有力量再左右重汽了,井永清提出工作调动问题,想离开很不顺的重汽公司,被胡狠狠骂了一通。

但现在却不能对齐明远实话实说。“齐省长,你问到重汽,我要向你检讨了。重汽是省市联合搞起来来的,建成后交给市里管,在9o年即下线了,受到资金和场地的约束,产能一直得不到释放,至今仍是亏损的局面。这个责任,我是要负的。”

“南巡谈话后,关于加快经济展已是全党的共识。作为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省份,我这个代省长的压力很大。中央领导同志嘱咐我一定要协助建斌书记努力加快我省经济展的步伐。临来北阳前看了北阳重汽的材料,觉得这是一个好项目,你刚才也谈到麒麟汽车对全省经济的拉动作用,为什么不解决重汽的问题使其尽快展起来呢?”

“你批评的对,市委确实存在观念上的差距。总是客观强调资金方面的制约了。汽车行业是技术资金双密集,要尽快将重汽做起来,还要省里的大力支持啊。”

“省里当然要支持事关全省经济展的项目。”齐明远道。李建斌在齐明远就任不久就与他谈到了北阳重汽,建议他给予必要的关注。当时李建斌感慨道,学习南巡讲话收益良多,展是硬道理真是振聋聩。这几年经济转型,出现许多过去未曾有过的热点难点问题,确保稳定是我这个省委书记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以北阳为例,“破三铁”的风一刮,出现了很多下岗失业的现象。幸亏南郊区出现个麒麟,招收了大批下岗工人,才让北阳的下岗问题平稳解决。但省里其他地方就有恶**件的生。总结教训,总能找出七条八条来,其实小*平同志一句话就说清了。必须用展来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这下好,北阳一下子出现了两家汽车厂,这是好事。国企与民企同台竞技了,北阳重汽搞不好,就说明国企的体制确实有问题。这方面友荣同志有些护短了。我现在就可以下结论,重汽搞得不好。

省委书记当时严肃的神情记忆深刻,齐明远想,在启动自己的调研计划前,是不是先看看北阳重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