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每天也有不少事情在忙,得知廖存瑞等人做的事,本想找个机会告诉沈清。
现在沈清和他算得上同盟,别的忙帮不上,至少有消息该给沈清透透风。还没找到空闲的时间呢,沈清就带着人上门了。
沈清一看梁宗光的表情就知道,也没有多说什么,让蕊珠把春柳买到的那本《太学例卷》拿出来,交给梁宗光自己看。
《太学例卷》上的油墨很争气,不但糊了春柳一手,还弄脏了沈清的手心。
梁宗光毫无防备地接过来,也弄了一手都是。
梁宗光是个爱书的人,很快就发现了这本书质量之差,立刻皱起了眉头,“这种印刷质量,怎么能卖给学子们?这还是在北边,要是放到南边去,恐怕连三五年都保存不了!”
沈清对于这个倒是没有研究,连忙虚心请教,“这怎么说?”
“沈先生不知道?”梁宗光皱了皱眉头,“这种油墨本来就是质量不好的下等墨,一般是书肆给坊市之间的铺子小贩印单子用的。那些单子用不了几日就会被丢弃,自然用不着好的墨。可《太学例卷》不一样,学子们买它回去,就是为了时不时拿出来翻阅做题的。又或者,几人合买一本,互相传阅抄录。”
“到了南边气候潮湿,特别是交州一带,回南天潮气都能将墙面打湿。这种天气下,这样的油墨能弄花整本书面,这还让学子们如何保存?”
沈清开始印《九三》,完全没有考虑过质量不好的纸和墨,哪里知道还有这种事。
大齐经济发达,坊市间已经开始出现类似后世的传单。这样的传单,自然用不了多好的纸和墨。
沈清还以为廖存瑞他们不过想多挣点银钱,没想到连这点油墨钱都省。
用来印刷的墨和平时写字的墨不一样,写字用的墨水便是便宜一些的,总归是人写的,便是洇纸也能容易辨别出来。
但印刷却不一样,平常的墨水很难用于印刷。大齐的工匠在墨中加入松脂,增加了墨水的油性,改善印刷的字在纸张上的呈现的效果。
因为松脂这类物质的特性,便宜一些的油墨,自然就有了沾手的缺点。
这在传单上不过是小毛病,但要是印在一本算不算便宜的《太学例卷》上,这未免就有些缺德了。
沈清忍不住问道:“梁老可知道,一本《太学例卷》卖多少钱?”
梁宗光对此一无所知,但他看沈清的表情,就知道肯定不便宜,“还请沈先生告知。”
沈清嘴角抽了抽,“这一本,便要卖七十文。”
梁宗光一阵沉默,沈清回想起自己刚得知《太学例卷》的定价时,大概和梁宗光应该是一个反应。
《九三》的质量那么好,厚厚一本就只卖四十文。《太学例卷》倒好,这种质量居然喊出七十文的高价。
没办法,她作为南北书肆的东家,不可能自己站出来,痛斥《太学例卷》挣黑心钱。
这可是别人“智慧的结晶”,更何况还是太学出版的!
梁宗光憋了半天,才从肚子里憋出一句话,“廖存瑞真是想钱想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