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科幻灵异>[三国]主公有人才收集牛逼症> 第52章 晋江文学独家发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2章 晋江文学独家发表(1 / 2)

 录用了三十人之后, 荀澜的注意力就集中在了筛选古代版“简历”上。

“主公,想要解读古籍的有许多名门望族报名。”荀澜提拔的一王姓从事的远房叔父是当地的豪强,所以对阳翟的贵族名字了若指掌。

“劳烦帮我标注出来, ”荀澜叮嘱说:“是否嫡系,家境如何也在旁边尽可能写一下。”豪强的家族众多, 就有许多如同王从事一样, 不受本家的重视, 遭到嫡系的排挤, 家境也不太好。这些人用起来,荀澜也稍微放心一些。

王从事恭敬地说:“出名的学子以及隐士我也按照主公的吩咐,分别在上头划三角形和圆圈了, 请您过目。”

“好,明日便可以让他们来了,地点就定在太守府隔壁的庄子上。”定在太守府便多有不便,毕竟他还要在这边会见客人以及下属,州郡的要务也不能被人轻易看到。

荀澜翻阅了一遍,统计下来,见隐士两人, 名声斐然的学子十人,其余的多是名门望族的人,但多是旁支。

这个年代, 寒门出贵子难。毕竟名门望族掌握了社会上大量的书籍,也有条件给自家子弟从小启蒙。而寒门想要求学,除了需要天资聪颖和勤奋好学外, 还需要些好运气。

自古颍川多人才, 也多私学。但颍川名士互为交结, 相与婚姻, 因此吏俗朋党的情况也尤为紧密。

如今颍川第一世家陈家派了一个不出名的旁支来,试探的意味明显,其余大家族当然也没有派出来家族的顶梁柱。

“陈群没有来,钟繇也没有来。”

没有找到熟悉的名字,荀澜不由有些失望。但转念一想,陈群是陈家相当出色的一位,听说担当着教育自家子弟的重任,怕是不会轻易从许昌家中赶来阳翟。

而钟氏家族可是颍川的名门望族,族中优秀子弟虽然多,但钟繇无疑是其中最顶尖的一位。而且钟繇不但有政治才华,还是位大书法家,楷书的创始人。

王从事问:“主公明日可以见他们?”

荀澜摇摇头:“暂由你接待,若是他们问起能否见我,便说你也不知。”

“想要钟繇前来,当攻其所好。”荀澜边走边想,回到居住的楼阁后,取出来了一叠白纸,在书桌上展开。

他让系统调出来了楷书的样子,开始照着临摹一行字。

寒玦回来的时候,见二楼的厅堂里扔着寻多废纸,捡起来一看,所有的内容居然都是一样的,都是请长社县人钟繇前来切磋书法的。

见他十分专注,寒玦也不好打扰,只倚靠在门口,静静地看荀澜用功。

荀澜这边渐入佳境,毕竟楷书比起来草书和隶书要好临摹地多,他还有功底在身。

过了半个时辰,寒玦听荀澜兴奋地喊了一声“成了”,随即抖了抖白纸,吹了吹,让墨迹逐渐变干。

“什么成了?”

荀澜一惊,随即莞尔一笑,迫不及待地和寒玦分享了起来:“有了这个和白纸,不愁吸引不到钟繇。”身为书法家,他不信钟繇能拒绝得了白纸黑字的魅力。

“在竹简和布帛上写楷书,岂能尽兴?而且我们白纸卖得很紧俏,还限量,想必钟繇得到的也不多。”

寒玦迷惑地问:“楷书?”

荀澜一拍脑袋,对,现在就连钟繇自己都不知道他创的这种字体被后世称作楷书。

“听说钟繇写的文章,所有的字板正、整洁,一打眼望过去浑若一体,但每个字都相当灵动,让人耳目一新。”荀澜解释说:“他写的这种字体,在蓬莱被称为楷书。”

寒玦拿起他写的这几行字一看,果然看上去让人觉得十分舒适:“这字体的结构与布局错落有致,却又浑然天成,的确别致好看。”

荀澜笑道:“我小时候学书法,学的就是这个字体。但许久不写,有些手生了。”来到汉朝之后,入乡随俗,跟着徐庶练起来了讲究“蚕头燕尾”的宽扁隶书。

寒玦说:“所以让人给钟繇送上了几卷上好的白纸,加上这封楷书写的书信,他必会亲自来阳翟道谢。”

荀澜一笑:“没错,我正是这个主意。”

古代讲究礼尚往来,这时候几卷上好的白纸相当贵重。而且钟繇这字体没有别人会写,他必定心生好奇,想来拜访会写得一手楷书的太守。

“不过,他是颍川名士。”说到这个,荀澜眼神微敛,鸦羽似的睫毛垂下,脸上有一股明显的防备。

寒玦知他的意思:“中原门第等级的观念也过于盛行了些。”

若这在草原,就如同在单于之下的几个大部落长盛不衰,小族甚至要依附大部落而不是依附单于。在祖父的耳濡目染下,寒玦自然是能看到这些隐患的,卧床之榻,岂容他人酣睡?每个单于,都想把所有的部落都把控在自己的手中,依靠自己手里的人管理小部落。岂能让大部落做大?

在中原,也当如此。所以荀澜的顾虑他是能明白的,能请得名士管理政务是好事,若是对方鸠占鹊巢,再利用自身的名气拉拢各种门生和旁支亲眷,架空上头人的权力,反而是一桩威胁。

荀澜叹道:“是啊,自从汉光武帝依靠地方豪强的力量建立我朝,门第之见逐渐盛行开来。”

以前的年代还是英雄不论出身,尤其是战国和秦朝的时候,多少有才干的普通人封候拜相。

“想想当年,强秦自商鞅变法开始,不论出身,只论军功,日后六国多少源源不断的人才奔赴秦国。”为强秦一统江山奠定基础。

寒玦明白他的言下之意,问:“不如少用高门望族的人,只择优录之?”

荀澜叹了口气:“主要是这时候普通人没法子读书,天天为温饱而忙碌,即使有天资都浪费了,所以现在有学问的多半是这些宗族的人。”若是他想争天下,就不可能不用这些人才。

寒玦建议说:“不如将其远派,比如这钟繇家扎根长社,若是要重用他,日后就将其派往豫州最边上,且不得带家眷赴任。”

荀澜笑道:“没错,这是个好办法。”寒玦年纪虽然不大,在这方面有时候却很敏锐。荀澜有时候思索起自己十七岁的样子,嗯,就像是个傻瓜……除了高考的东西,连全球的经济形势和国际紧张的局部战都不懂。

可见,寒玦是相当有天资的。

他心里在想,士族的势力是怎么消亡来着?

东晋时候士族的权力比皇帝还大,世家经久不衰,倒是皇帝换得勤。过了很多年,士族势力都很强。好像直到大唐,李治和武则天蜜里调油的时候,李治还受制于地方大族来着,好不容易才和武则天携手斗倒了王皇后的本家。但到了唐末,这些士族的势力就消亡了。

见荀澜还是蹙眉不展,寒玦淡淡地说:“虽然寒门读书的少,但全国这么多人,寒门做官的数量还是足够的。”

这倒是提醒到了荀澜,抚掌笑道:“对,要广开源,我要办夜校!”

是私学的意思么,但为何带着一个夜字?寒玦饶有兴趣地挑眉。

这次,荀澜却没有多说。因为他灵光一现,还想起来了一个人。

那是被曹操来到颍川而蝴蝶掉的一段剧情。在另一个时空里面,曹操要逃回家乡,路过中牟县时,被守城的兵士认出捉住。县令陈宫佩服曹操刺杀董卓,又深感朝廷黑暗,就弃官与曹操一同逃走了,打算共谋大事。

荀澜握拳,眼里都是兴奋:“我要写信给中牟县县令陈宫,邀请他来颍川!”

陈宫这人性情刚直烈壮,看到素不相识的曹操,果断那就弃官救了,看到曹操残忍地杀害热情招待他们的故友一家,立马和曹操说分手,分道扬镳。后面又不顾自身安危,主动去曹营劝说曹操不要屠杀徐州的百姓,从仁义和果决的性格来讲,十分符合荀澜的胃口。

而且,陈宫投靠了吕布后就一直为吕布效力,非常忠心地出谋划策,后来也死活不投降曹操,这位刚直的一流谋士,就这样陪着吕布一起死了。

中牟县县令陈宫,着实没有半分的名气。寒玦想了想,还是将其归咎于荀澜特殊的识人能力上。

“他并不是豫州的县令。”寒玦提醒了一下。

荀澜遗憾地说:“是啊,不然早就将他调来了。”

“那你写信,我命人送去。”

荀澜点点头:“若是写朝廷三公准备发檄文请天下诸侯伐董,我听闻他的名声,请他来助我一臂之力,他会答应吗?”

“若是他所在州郡也响应伐董,多半不会千里迢迢赶来颍川。”虽然荀澜的名气已经流传开来,但在这时候路途遥远是一件很要命的事。

“可是我赏识他啊,不如写上我属意他来做豫州下面的一个郡守。”从县长到郡守,管理的地域可是能扩大十倍,级别也提升了很高的一级。

寒玦却说:“还是让徐先生来写。”他总觉得荀澜的措词写出来暴露。

并且,直接命令郡守……寒玦摇摇头,荀澜总是无视掉天子和朝廷。最关键的一点,这并不是有意的。荀澜是压根儿没有发现,有些是天子才能操心和去做的事情。

武将们察觉不到,他们一心跟着主公做大事。但荀澜身旁的谋士们,比如徐庶和法衍,以及半个谋士徐晃,却看得清清楚楚。

“好,元直的确更擅长这些。”荀澜想了想:“不过,保险起见,让送信的人带一包土豆给他。”一般三月种植的土豆在六月至七月之间,就可以陆续釆收了。近来,刚采收了第一批的土豆送过来。

“为何?”

荀澜毫不犹豫地说:“显示我重视百姓生计,心中有大爱啊!”

寒玦已经习惯了他的说话方式,见惯不怪地说:“那让送土豆来的士兵去送信,这样这位县长问起来,就让士兵一五一十地说给他听。”

“好!”荀澜喜道:“还是你和我能想到一起啊!”也就是寒玦了,每次都能顺着他的思路往下想,从来不怀疑他的天马行空。

此时,阳翟北部的阳乾关。

董卓派部下将多余的兵力驻扎在京城的四周,以防诸侯生变。他帐下的一员猛将华雄带着三千兵马打算驻扎阳乾关,顺带按照李儒的要求,试探颍川的兵力和态度。

谁料以来就碰了个硬茬。他的一千骑兵,刚逼近阳乾关,就在一树林里被对方杀了个措手不及。

树丛中竟然斜生出来了许多钩子,专钩马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