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重生之我是康熙> 058. 特别调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58. 特别调查(2 / 2)

柳全儿一边从马背上抱下两匹绸缎,一边殷勤问道:

“汤夫人,这些绸缎放进哪一间屋子里为好?”

汤夫人如何肯让柳全儿帮忙搬东西,红着脸十分不好意思地谦让着:

“柳公公,岂敢劳烦您的大驾,这可如何使得……。”

柳全儿笑嘻嘻地说:“几位年纪甚长,该当由咱家来搬。咱家在宫中也是做惯了的。”

汤夫人刚才早早就眼神暗示过于氏,进里屋去拿赏银红封。然而于氏冲着汤夫人连连摇头,汤夫人这才想起家中目前的窘境:仅止剩下几十串铜钱,连一块银角子也没有,如何能够拿得出手、打赏皇宫中来的宣旨太监?倘若使用皇帝刚刚赏赐下来的银子,恐怕至少也是十两一锭的,何况带着官平银两的标记,如何能够用于打赏?当场拿出来岂非要被人家公公笑话不成?汤夫人踌躇作难,狠了狠心还是返身回到屋里去取铜钱,毕竟还是要赏地,否则让人家公公空手而归,场面上也实在说不过去。

柳全儿在于氏的指引下,把两匹绸缎送到了一间狭窄的书房中。至于为何把东西摆到这间屋子里,大概也是因为这间房间其中一半,其实正是堆放杂物箱笼的置间。而另一半房间才环立着两架书橱,一张简陋的台案,权充作书房。

柳全儿朝四下里大致张望了一番,心底暗暗叹气:这个汤大人,委实是个穷官人。

柳全儿向汤夫人告辞,却不过去情面,终于被汤夫人硬塞下几串铜钱,这才上马回宫复命。

康熙皇帝拢着袍袖坐在御座上,听柳全儿绘声绘色地描述汤家的家境。

“……他家住得十分远,奴才骑马快赶也跑了三刻钟……十分偏僻,辗转打听了半天……。他家的房子不是自家买的,乃是赁屋租住的……。实在是够穷的,只有五间平房,汤大人和夫人住一间,在京里有两位小公子,这兄弟俩同住一间,还有一对老仆妇单住一间,其中有一间屋子奴才进去察看过,半间是搁置杂物的,另外半间才是汤大人的书房,估计还剩下的那一间是灶房、生火烧饭用的……。听邻居说,两位小公子都在京里上官塾,束修比私塾便宜许多……。另有两个大公子,全都留在老家侍奉祖母,没有带到京里来……。奴才离开的时候,汤夫人打赏了奴才几串铜钱,奴才私下里琢磨着,他家恐怕连一分银子也是没有的……。”

康熙神情忧郁地听着柳全儿生动详细地汇报,唉,这就是号称“清朝第一清官”的汤斌,真实生活境况的写照。历史上的汤斌于六十岁病逝,其中很关键的原因,虽然是由于后来他遭到了官场权贵的陷害,被偏信谗言的康熙皇帝予以降五级的处分,这些打击严重伤害了汤斌的求生意志。然而,汤斌在平时日常生活中的窘迫清苦,长期的营养不良,也是造成他身体嬴弱,承受不住精神打击的重要根源。

康熙心想:别的国家大事很难办,都可以慢慢地来搞。唯独汤斌这事儿倒也不难,朕每年要记着,单独给他包个大点的红包,改善一下汤斌家的生活条件,把他养得肥一点还是能办到的。

话说,汤斌的绰号干嘛要叫“清豆腐汤”呢?每日三餐都吃豆腐,营养失调那怎么行啊。人家庙里的和尚茹素,也还能吃几只鸡蛋呢。他倒是禀性坚强地很,天天吃豆腐。难怪那个干瘪小老头儿,面孔上全是一脸豆皮色儿……,联想到这里,康熙歪歪地笑了。

[[[cp|:9oo|h:6oo|a:L|u:c.{o,1o}o.{o,1o}m1o871515514244.jpg]]]

敬谢书友name=《云三卷》]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