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乐知道自己的学习任务一点都不轻,这个世界并没有把英语作为必考科目。
一是因为国学地位非常崇高,古文反而被单列为一门学科;二是语言专家对于外语的态度,是兴趣还是专业,是工具还是研究。
如果你把外语当作交流的工具,或者你有兴趣出国留学,或者你选择在国外工作等,完全没有必要在学校数十年如一日的进行学习,只需要抽出几个寒暑假期在语言培训学校进行专门的外语学习就可以了。
什么,你说语言培训学校的学费太贵,你负担不起?呵呵,那我只能说你在国内都折腾不起来,你还想要出国折腾,你能不折腾么?
什么,你觉得自己适合国外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氛围?你以为这是地球啊?
所以,外语教育始终不能够侵入到华夏联邦语言文化体系,但却在培训方面异军突起。
因为你既然想学,肯定是有兴趣,既然有兴趣,那么肯定就能够融入到相应的语言文化氛围中,从而快速掌握这门外国语言。
现世的高考涉及十门课程:国文课(现代文)、古语言文学课、写作课、历史课、数学课、物理、化学、思想道德课、艺术课(乐器类、歌唱类、绘画类)、体育课。
试卷类型为:国文课和古语言文学课合为一张考卷;写作课单独为一张考卷(两篇作文,一古文,一现代文);数学单独一张考卷;历史课一张考卷;物理、化学合为一张考卷;艺术课音乐课、体育课和思想道德课划定基础线,但不设分、不评等,过关即可。
这些课程的设置充分体现了联邦教育家的高瞻远瞩,即教育不是考试,考试只是检验教育成果、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而不是目的。如果教育沦为考试的手段,考试(分数)成为目的,那不是本末倒置了么?教育的价值和目的就扭曲和变形。
联邦教育家一直高呼:教育是什么?是教书和育人。教书是方式,育人是目的。两者合二为一才是真正的教育。
同时,联邦教育家很明确的指出:育人是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的,任何一块短少,就限制了教育所能达到的高度。
故联邦的思想道德课程不是课堂教育,而是实践教育,不是教师讲课,而是广邀社会人士现身讲演。如讲述母子亲情时,邀请孕妇进行讲课,讲述怀孕期间的种种症状和反应,还有扮孕道具,每个学生必须在家长、邻居和老师的监督下佩戴制作的孕妇肚,进行一周不间断的实践课程。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认识到母亲孕育孩子的辛苦,从而引导孩子热爱自己的母亲。
如讲到父子亲情时,则是暑期让孩子到父亲工作的单位进行实习,体会父亲工作的艰辛,从而谅解父亲养家糊口的努力,由父亲和其所在单位予以评定表现。
还比如组织学生到老年人活动中心进行实践,勇当小小社会监督员等等,培养孩子的积极参与性和主人翁精神。
联邦教育专家认为:道德是最不适合划分等次的,也是不适合评定模范的。我们要认识到道德教育不是万能的,而是有局限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