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科幻灵异>谶语> 第七十九章 万寿宫与”福主”许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九章 万寿宫与”福主”许逊(1 / 1)

 葛贡鞑宁大师走了,走得有些孤独凄惶,走得还有点困惑迷茫!禹天阳拱手作别时轻轻地说大师说道:“大师乃得道高僧,般若空性之观解岂是一般人可望其项背!小辈妄言一句敬请大师明鉴,请大师勿忘!‘损小我功德而全泽被苍生之大圆满’何罪之有?”葛贡鞑宁大师闻言似有所悟,身形未动但衣襟微摆,良久,摇手作别,踉踉跄跄而渐行渐远,口中犹自反反复复喃喃自语道“弃小我。全大我!。毁小我。成大我!。”禹天阳摇了摇头暗自长叹一声,心想,各门各派宗教戒律为修业求道总是敦促弟子远俗事而清心寡欲,而按本门祖师爷弘道宗旨精义:国事、家事、天下事,无事不俗;修业、修身、修道心,无俗难成!自己若非亲身体验过,恐怕也难以真正醒悟其中三昧!

靠在虚云纪念堂側老柏树上,禹天阳发觉自己竟然有点不习惯这只身独处的环境了。他想起一脸老鸡皮皱褶的清元师太的急性子禁不住哑然失笑,也不知这老道姑在南昌万寿宫境遇如何,心道:“算了!送佛送到西,帮人帮到底,何况还是自己有承偌的事。”想到此处突然想起告别九江疤茅岭时九爹对自己说得话“。你若有意,可往南昌西山万寿宫一行,找福云道长取回我祖上寄存的一点俗物,权当是感谢小哥。。”

万寿宫,世称旌阳祠,数以千计遍布全国各地城乡、乃至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区和国家。她是我国古代会馆文化的代表,故亦称江西会馆、江西庙、江西同乡会馆、豫章会馆等。具史料记载,万寿宫,原为纪念江西的地方保护神——俗称“福主”的许真君而建。许真君,原名许逊,字敬元。东汉末,其父许萧从中原避乱来南昌。三国吴赤乌二年(公元239年),许逊生于南昌县长定乡益塘坡。他天资聪颖,五岁入学,十岁知经书大意,后立志为学,精通百家,尤好道家修炼之术。真君二十九岁出外云游,曾拜吴猛为师,得其秘诀。后又与当时的大文人郭璞结交,访名山福地,觅修真炼丹之所。晋武帝太康之年,真君四十二岁,被迫去乡就官,任蜀郡旌阳县令。这就是万寿宫又称旌阳祠的历史渊源。许逊居官清廉,政声极佳,深受百姓爱戴。晋武帝死后,政局不稳,惠帝昏愚,贾后独擅朝政,引起八王之乱。任旌阳县令十年之久的许逊,毅然弃官东归。东归后,又与吴猛同往丹阳(安徽当涂县),向谌母学道。此后云游江南许多地方,为民除害、根治水患。据记载,他在136岁时去世,传说一家四十二口“拔宅飞升”。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成语即源于此。许逊死后,为了纪念他,当地乡邻和族孙在其故居立起了“许仙祠”,南北朝时改名“游帷观”,宋真宗赐名并亲笔提“玉隆万寿宫”。历经许多朝代,宫中香火不断。在古代,有江西人聚住的地方,就有万寿宫。明清时期,江西经济发达,经营瓷器、茶叶、大米、木材和丝绸的赣籍商人行走全国,并在全国其他地方都修建了万寿宫,万寿宫也成为外地江西同乡的“江西会馆”。据故老传说,晋代南昌地区有一蚊螭(传说中的蛟龙),播风弄雨,翻洪作浪、残害生民,许逊将此妖孽捉住并铸铁柱将其镇于井底。此后南昌地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相传许逊死于晋孝武帝宁康二年(374年),西山万寿宫是纪念许真君而修建的一座宫殿。坐落于距南昌市西南三十公里的西山逍遥山下。

道教认为除了凡人居住的世界外,还有神仙的处所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民间传说许真君栖身修炼的西山(古称逍遥山)为第四十福地,可惜无案可稽。但据唐代道士司马承祯的《天地宫府图》次序排列,许真君(许逊)修道的逍遥山(今南昌西山)位于洪州南昌县(今江西南昌)处,在其编撰的《天地宫府图》中位列七十二福地的第三十八位。因许真君在此仙逝,故此福地又称为“飞升福地”。由于道教的支系旁门五花八门,历史沿革中又往往被官家、邪教、世俗所利用,大多数教派所奉行的教义早已与强认的祖师爷老子的教宗本源相去十万八千里。从道教的历史上看,道教创立于东汉末年,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南朝魏武帝早期也是信奉道教的,和“山中宰相”陶弘景是深交。隋文帝虽重视佛教,但道教也不弱,看他年号“开皇”,就是道教传说中的上古劫运年号(龙汉、延康、赤明、开皇)到唐朝更是道教的兴盛时期,李唐皇室尊老子为其远祖,号“太上玄元皇帝”,唐太宗有《令道士在僧前诏》。后来经过武周崇佛抑道,道教处于短期的低谷,到开元间,唐玄宗时期又达到繁荣的境地。至于宋朝就更不用说啦,“道君皇帝”一心向道是出了名的痴迷不悟。赵宋王朝对道教的信奉几乎到了疯狂的地步。明朝时明成祖朱棣开始把武当山设为皇家道场,大兴土木,后来使武当山建筑群成为规模天下第一的宗教建筑群,明万历也是个道教的忠实粉丝。明嘉靖时有青词宰相严嵩,还有嘉靖的“大礼仪”事件,都跟道教有关系。到了清朝,因为满清政府信奉藏传佛教,所以是重佛抑道,故而道教在彼时受了不小的打击,但值得拍案惊奇的是雍正皇帝却是个道教迷,现今还存有他的道装炼丹像。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三武一周灭佛”事件,指的是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周世宗时期统治者的抑制佛教传播的强制手段。但道教作为所谓国教,其影响力总体而言逊于佛教。

禹天阳读史阅今的资历虽浅,但由于对儒释道的经典教义在师傅的指导下涉猎较深,与师叔伯们讲经辩道中也收益非浅,故对后世儒释道三家的传教变迁大有疑惑。《儒释道》的“儒”指的是孔子开创的学派,曾长期作为中国官方********存在,其影响波及朝鲜半岛、日本、中南半岛、中亚、东南亚等地区;“释”是印度净饭王儿子乔达摩悉达多创立的宗教,因悉达多为释迦牟尼佛,故又称释教。佛教是世界四大宗教之一;“道”指的是东汉末年张道陵依据《道德经》(即《老子》)《南华经》(即《庄子》)创立的宗教,是中国本土宗教。尤其是对道教的后世变革,禹天阳有诸多质疑,在前往南昌西山的路途中,禹天阳一路疾行,每遇打尖休息不是反复辨识师傅交付给他的路径图,就是思索本源教义的今世变迁和疑惑之处,半痴半呆,且行且停,路人只道这小伙子失了心风,他自己却是自得其乐,不一而足。

这一日禹天阳走到了安义县的东阳镇地界,眼见得夕阳西下日薄西山,当他经过东阳镇南面的一片灌木林时,听到灌木林中不时传来断断续续抽抽噎噎的哭泣声,一向急公好义尚不知尘世艰险的禹天阳走入林中一看,灌木林中有一块面积大约2亩的坟地,靠东北角的一冢无碑坟头前,一个年经妇女正跪在坟前嘤嘤哭泣,嘴里絮絮叨叨的自言自语也不知道说着什么,禹天阳心想原来是死了人,悲哀啼哭很正常,正欲转身离去,突然发觉灌木林中有人潜行而至,轻微的脚踏落叶声引起了禹天阳的警觉,清平世界荡荡乾坤,来人何以如此鬼鬼祟祟?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