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9章(1 / 2)

 第179章

承嘉帝现在的居所,是前几年修建的行宫,命名为海清园。

在他决定退位之时,他便让人着手修建,堪堪在承嘉二十年春节前完工。

在谢峥举办了继位大典之后,他便带着后宫妃嫔们移居此处。

既然是要拿来颐养天年的,那房屋、园子自然都是往漂亮的做。

加上国库充盈,那用料、那设计,全都半点不打折扣的。

尤其是谢峥,突然被这么大的惊喜砸脑袋上,他一激动,还自掏腰包给补了一大笔钱。

补贴退休父母盖房子养老,说明以后不用住在一起,祝圆当然举双手支持。

有户部和土豪肃王的支持,还是将来给太上皇并妃嫔居住之所,这海清园自然不会差。

园子里的建筑、院落全都依照地势修建,占地辽阔、依山傍水,每处院落各有不同,一年四季各有特色,春华秋菊、夏荷冬梅,园中美景数之不尽。

比宫里的住处宽敞、舒服了不知几何。

最重要的是,承嘉帝此处行宫,离谢峥那个实验庄子,相距不到半个时辰路程。

若是跑马,一刻钟便能抵达。

他退位后无所事事,又不想插手谢峥的朝堂治理,索性将心力放在了谢峥庄子里那些奇奇怪怪的发明上。

比如,肃王府当年抵御宁王兵的水木仓——这几年已经被改造出来,作为各大州府必备的消防设备之一。

并由此研发出了新式的武器,手木仓。

刚开始他们只是用针、利刃、石子、甚至毒液等做弹出物,杀伤力有限。

祝圆得知后,小心地提了句:“用火啊,道士们炼丹的时候不都要伏火什么的吗?

把伏火的时间、配比控制好,不就可以弹到敌人那里,伏他们一把嘛!”

承嘉帝:谢峥:……

转头谢峥就让兵部成立了一个武器研发部,专门研究这些火弹、手木仓等。

承嘉帝还兴致勃勃跑过去旁观。

没几天,研发部发生炸,伤了几名研发人员。

谢峥吓了一大跳,为防万一,他直接将研发部挪到封坮大营那边,同时,不许承嘉帝过去。

气得后者好长时间不搭理他。

不过他也惜命,既然木仓支弹药危险,他便转道去折腾庄子里的各种实验产品。

他身为太上皇,庄子里的匠人无需吩咐,主动就给他送来各种各样的实验设备。

其中,他最感兴趣的是,电。

虽然原理他没搞明白,不妨碍他倒腾。

这段时间他已经拆着玩了四套。

祝圆听说后,让人一次给他送来十套——随便拆着玩!

以承嘉帝的眼光和决断能力,若是他能发现其中机遇,只要他肯支持一二,大衍的未来……

祝圆暗搓搓打着小算盘。

这不,这次休沐日过来,承嘉帝当即兴致勃勃带着俩孩子去折腾那套实验设备。

其实这实验并不难,所用材料不外乎是一些金属线、磁条、硬纸片、木棍之类的,难是难在原理。

祝圆只提供一个大概方向,比如说类似陀螺的造型,比如说金属线圈与磁条需要形成直角转动,比如线圈转动产生的能量,要分两端接到一个金属丝上,这个金属丝最好还是处于真空环境里……

就这么模棱两可的方向,匠人们足足折腾了四年年,试验了无数种材料,才终于出来一个合格的成品。

带出的电流非常微小,但是,足够让一个小灯泡发光。

小鱼儿年纪小,看到发光发亮,惊呼连连,也只是看个热闹。

谢泓烨却经常被祝圆带去庄子、铺子里晃,耳濡目染之下,第一反应便是:“皇爷爷,这一套发电机,要多少钱?”

承嘉帝回忆了下自己拆过的器材,估道:“怎么着也得几两银子吧?”

谢泓烨带着婴儿肥的脸登时皱起来:“几两银子才亮一颗小灯泡,太贵了。”

承嘉帝:“……”他瞪向后头跟过来的祝圆,“别整日带他去铺子里玩儿,好好一个皇子,被你教得如此市侩!”

祝圆笑眯眯:“泓烨怎么会市侩呢?”

她蹲下来,问谢泓烨,“哥哥,你为什么要算价钱啊?”

打小鱼儿开始学讲话,她就跟着小鱼儿叫谢泓烨哥哥了。

谢泓烨煞有介事道:“老百姓们现在都用烛火,容易引起火灾,消耗又大。

这烛火还晃眼,垫着烛火做针线活、看书都累眼……如果能给老百姓家里都装上这种灯泡,是不是很好?”

他沮丧,“就是太贵了,比蜡烛还贵,老百姓们肯定用不上。”

承嘉帝愣住。

祝圆则早有所料,笑道:“或者,我们可以想办法降低成本?”

她指着台上小小的设备,“这么小一台设备,可以供一盏灯,如果做得很大,像屋子那么大呢?

是不是能供应很多很多的灯?”

“那不是更贵吗?”

谢泓烨不解。

“那要看谁来做了。

若是老百姓自己做,肯定贵。

这些铜丝金属丝,大部分人都买不起。

但,若是由朝廷来做呢?”

承嘉帝眯眼,看向站在后头不说话的谢峥。

谢峥却完全没注意到,只是神情柔和地看着祝圆教导孩子。

“那估计不好做了。”

谢泓烨小大人般叹气,“朝廷的钱可不能胡乱花用。”

“怎么会?

若是利国利民,朝廷的钱,才是用得其所。”

祝圆轻声慢语,“就好像水利设施,朝廷出资建造,让老百姓们种粮更方便了,粮食收获更多,老百姓手里宽裕了,买东西就更多,朝廷税收也就多了。

这才是朝廷花钱的良性循环。”

“我知道良性循环,先生说过。”

谢泓烨点头,继而摇头,“可是照明这事,又不能帮助老百姓种粮开荒,没法循环啊。”

“原本老百姓们为了节省灯油烛火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夏日便罢,到了冬日绵长,大好时光都耗费了。

若是这些灯能普及开来,老百姓们是不是夜晚能看书学习?

是不是能做几件绣活帮补家用?

是不是能做一些白日来不及做的活儿?”

谢泓烨若有所思:“儿子懂了,比如庄子那边的厂房,白天只能生产一千斤的布,若是晚上也能亮灯,那可以再做几百斤。”

祝圆的笑容僵住了。

这不是剥削工人吗?

谢包子怎么如此有资本家的天分?

肯定是遗传不好。

她暗瞪了眼谢峥。

后者不明所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