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科幻灵异>超幻曲> 第108章:释迦拈花一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8章:释迦拈花一笑(1 / 2)

 在鹿野苑,悉达多终于实现理想的第一步,对于他来说,犹如登上光明彼岸,从此佛光照耀,在整个印度蔓延开来。

这是一件大喜事,但悉达多初转法轮之后,以无喜无乐的精神对弟子告诫,“我佛是为普渡众生,若众生不愿,也不必强求,若众生意愿,也不必强求,佛者,我们只是引渡之人,或有自觉,该是修行者,犹如指路,我们可以把路指出来,但不可以以自己的意愿把苦难者带过去,你我皆俱佛心,该知万事随缘。”

或者正是悉达多这种中道的精神,逐渐感染了万千民众,佛快速的发展起来,形成一个有规有矩的组织,像一把火点在秋后的草原上,无法扑灭,它不是神的意志,也不是统治者的权利,而是一种人人本身就具有的思想,只是世人迷途苦海,往往感到迷茫之时,遥望远方,何曾发现答案就在自己身上呢?

这就需要一种觉醒,悉达多告诫弟子,人人都可以成佛,只不过他自己比所有苦难的生命先觉醒了。

佛光普照大地,甚比阳光绿叶清晨。

我站在菩提树下,望着如来的背影,内心感到十分困惑,这个掌管如来世界的统治者为什么要给我将悉达多悟道的故事,而我也没有打算打断如来继续把故事讲述下去,相反,我听得认真起来,就像文学者对莎士比亚的崇拜,画家对达芬奇的尊敬,不知不觉之间,听着悉达多的故事,我这个非佛门之人在佛的故事里有了很多觉悟,它是对人生和生活的一种领悟,以前在传统中国文化和家人思想的影响下,我一直以为,一提到佛,就是如来佛祖,但是现在我才明白过来,佛是不具形象的,也是不具形态的,它只是一种精神,一种觉悟,尤其是对苦的觉悟。

我们生活在人群中,总是有诸多烦恼,解决了这一个,又来另一个,这就是佛义中的苦,我们一直生活在苦中,而且这苦不是别人造的,而是自己造的。

如来没有注意我,他还没有讲完释迦牟尼的故事,正如他开始讲起关于悉达多的一个小故事,这个故事或者没有记录下来,但它证明了悉达多自觉成佛后,在正法的法轮里不寂不灭。

有一日,悉达多正在菩提树下坐禅,已至空明状态,任谁呼喊都不闻其声。

直至禅醒归来,看见身边已围上很多比丘,一番询问之下,悉达多才明白是这么一回事,原来就像自己自觉成佛时碰见的那件小事一样,一个贵族的家庭因为纷争产生不和,导致了有人喜而有人悲,可怜的是悲痛的人虽说不上是佛的信众,但对于佛教和僧侣一直以来都是尊重的,很多比丘听闻这件事后,纷纷来到悉达多跟前,希望他能以佛法感化。

悉达多却摇摇头,对着众弟子说道,“不可去,亦可去。”

众弟子顿时迷糊了,上前问道,“何谓不可去,何谓可去。”

悉达多立刻抬起头望着天空,对着身边比丘问道,“我坐禅之时,天空一片晴朗,此时却添上两朵白云,我问你们,天空之上,是云动,还是风动了?”

“是云动。”一比丘立刻回答道,“天空本来无云,它来了,自然是它动了。”

悉达多点点头,又问道,“既是云动,无风,它何以出现天空?”

那名比丘被问的哑口无言,这时一比丘挠挠头,回答道,“是风动,云本来是静止的,风吹来了云,所以是风动了。”

悉达多又点点头,再次问道,“既是风动,无云,你何以看得见它动了?”

这一问题问出,所有比丘立刻安静下来,心里还是想着,到底是云动了,还是风动了。

等了一会,见无人回答,悉达多拈花一笑,对着众弟子说道,“人生在世,逃不过诸法伦常,是为云也,十二因缘循循不断,是为风也,若风止,云自然消失,若云散,风自然无存,所以既不是云动了,也不是风动了,而是诸位的心动了。”

听了悉达多一席话,众人立刻醒悟过来,纷纷散开,静坐禅思,不动无明。

但还是有弟子十分担心,对悉达多说道,“我佛既有慈悲之心,又怎可见死不救!”

悉达多一时沉默不言,众弟子以为佛祖生气了,也不敢再说话,甚至连呼吸的声音都变得极其安静。

但悉达多还是拿着一枝花在手里转了转,直到他又开始问弟子,“我手中为何物?”

“就是一朵花。”

一比丘不经过思考就张口答了出来,立刻遭到了其他弟子的冷视,大家一致认为,此为佛祖深意,必定暗藏玄机,那弟子也心领神会的闭上嘴巴,一阵摇头,迷茫的看着悉达多。

悉达多还是微笑,但已起身,走到弟子中间,才缓缓说道,“没错,它就是一朵花,准确的说是一个生命,我佛慈悲,知众生之苦,如若可以,我愿割肉喂食饿鹰,何况现在只是以佛法感化世人,这也就是我说的可去可不去之意。”

那到底是去还是不去?

悉达多看见弟子又困惑了,却不慌不忙的问道,“我问你们,我们为何在世?”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