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科幻灵异>黑土地传奇之过江龙> 第一百五十六章 临危境挺身担当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五十六章 临危境挺身担当(1 / 2)

 得到总指挥和杨总理出事的消息,满洲救**的将领们都如五雷轰顶,感觉天好像要塌下来一样。每个人都以不同的表情和动作发泄自己的悲愤情绪。

“小日本,我跟你拼了!他敢偷袭总指挥,我就带兄弟们去砸他关东军司令部,拼一个够本拼两个赚一个!肖司令你下命令,我打前锋!”

马立本没等肖冬雪说完,就急着表态,不住地用马鞭子杆磕打自己的脑袋,绝望而又愤怒。方振中不住地用拳头敲打着地面,冒火的双眼含着热泪。

“肖司令不能亲自去,你不能再出事了,那样兄弟们可就真的完了!派人去打探清楚,一定要找到总指挥和杨总理,接回队伍保护起来,再做打算。总指挥武功盖世、谋略超神,一定不会出啥大事。真后悔没把总指挥拉来跟我们一起行动,这回找到总指挥,说啥再也不能让他离开队伍了!”

“我请求再去打探总指挥和总理的消息,一定找到他们!”

江大柱一直是情绪激愤,要不是急着回来跟肖司令报告,他就是一个人也会去找总指挥和杨总理的,这会又站起来请命。王占魁看看庄严沉静、木雕般站立的肖冬雪,一边不停地拍桌子,一边不住地大骂日本鬼子。

“欺人太甚!队伍都投靠了他们,还这样不依不饶,禽兽不如!总指挥和师爷都不是平常人,文韬武略,不会出啥大事,兄弟们不要着急。我想总指挥和杨总理一起出事,一定是内部出现了问题,能同时知道总指挥和总理在哪里的人不多,这个人可能就在我们上层,或者是我们贴身的人,连我都不能完全知道他们临时的去向。我同意肖司令离开队伍,当前的形势下,肖司令应该挑起大梁,支起天门柱,‘三生门’不能乱,队伍里有我们不会乱。只有肖司令出马,才能稳住当前大局。只是我建议肖司令先缓几天再离开队伍,满洲军政部的官员明天就要来慰问嘉奖队伍,可以借机接触他们一下,提出离开队伍的意愿,看看他们的反应,也许能从他们身上了解一些总指挥和杨总理的消息。另外要加紧内部人员清查梳理,凡是有嫌疑的人都不要去接触联系,以保证肖司令此行的绝对安全。多派些人,前后左右秘密潜行侦查,保护好肖司令。等打听清楚了总指挥和杨总理的确切消息,再按他们的指示采取下步行动。”

王占魁同意肖冬雪的决定,也理解她此刻的心情,所以发言支持她。肖冬雪此刻已经显得很平静,坐下来摆摆手,劝大家不要过于激动。

“都别说了,总指挥和杨总理都不会有生命危险,还不到摊牌的时候,急也没用。我决定现在就离开队伍,尽快跟总指挥和杨总理联系上。满洲**政部的官员一定知道总指挥和杨总理出事了,但他们听日本人的,根本不会告诉我们实情。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总指挥和杨总理还活着,要不然我们的处境会比现在还危险。从表面上看,日本鬼子还没有立即消灭我们这支队伍的意图,要不然不会派军政部官员来安慰我们,但他们一定猜测我们知道了总指挥和杨总理已经出事,也在密切关注我们的行动,方副司令和王司令一定要谨慎应对,封锁消息,稳定队伍。我这个时候离开队伍更合适,你们可以转告军政部的官员,就说我一个女人,早已厌倦了军旅生活,萌生退意,听说总指挥和杨总理出事,就更心有余悸,决定立即离开。”

“我离开后由方振中司令全权负责军中事务,遇大事商量解决,我也会随时给队伍传达命令。当前要重点做好这样几件事,一是稳定队伍,告诉兄弟们随时准备去迎接新的任务。二是跟日本人和军政部搞好关系,特别是满洲**政部,更要密切来往,千万别引起鬼子的更大猜疑,节外生枝。三是筹集更充足的武器弹药,申请补充和自筹双管齐下,争取在短期内囤积更多的武器弹药,时刻准备打大仗!”

“我准备一下了就连夜离开队伍,不带太多的人。随身只带兰玲和茹芬,江大柱带三名兄弟随我一起走。队伍不要再和李中江司令联系了,由我亲自跟他联系。大家不要再说什么了,关键时刻要挺起腰杆!也不要去送我,各自去担负起自己的责任,我带人秘密离开,拜托!”

肖冬雪作为满洲救**司令、‘三生门’总辅,决定在此危难时刻挑起大梁。她跟方振中等人细细嘱咐交代完毕,就和江大柱等人分乘两辆马车,连夜离开队伍。当然是江大柱带三名兄弟先离开的,约一小时以后肖冬雪才带兰玲、茹芬离开。她们去的方向是富江县城,准备通过富江的秘密联络点再一步步向外打探情况。

第二天接近中午,在前边探路前行的江大柱留下两名兄弟跟肖冬雪接头,请示继续前行的路线。

“我们离富江县城已经不远了,江营长的车就在前面三里远的地方等待肖司令,请求指示!这一路上没有发现异常情况,江营长觉得鬼子还不知道我们离开队伍后去往哪里。”

“一起上车,去跟江营长会合。”

肖冬雪乘坐的车是带棚的,就是大户人家太太、小姐出门时乘坐的那种,不过套的是三匹马。江大柱他们乘坐的则是普通的马车,套的是四匹马,目的是在需要的时候弃车骑马行动。一个兄弟接过兰玲手中的马鞭子,代替兰玲驾车,另一个兄弟则坐在了车尾,五人一起去跟江大柱会合。

江大柱选择接头的地方是一个离开大路三里路的一个小山包,视线很好,水草也比较肥美,便于观察和撤离。

“大柱,我现在任命你为总辅联络官,负责我跟‘三生门’以及队伍的一切联络工作,传达我的命令!现在你派两名兄弟去跟李中江司令联系,告诉他们先找地方隐蔽起来,听候指示。没有命令,绝不容许擅自行动!两名兄弟传达完命令后就立即返回,去富江县城北富旅馆找我们联系。

两名兄弟得令后,卸下江大柱车上的两匹马,一边吃着干粮,一边骑马飞奔而去。这些训练有素的兄弟们,知道啥时候该紧张起来。

“大柱,你们俩还赶着你们乘坐的车,去富江县城西北七、八里远的西小窑屯子,跟马玉川联系。他是老交通,很有经验,消息也比较灵通,把他带来见我。我在这里等你们,路上小心,快去快回!”

江大柱奉命离开,前去接头。肖冬雪领兰玲、茹芬找了一个更有利地方,把马卸下来绊上吃草,三人则登上小山包顶上,休息等待江大柱他们。

秋天已经到了,远近的庄稼地已经全部泛黄,就是脚下小山坡的草也已经枯黄衰败,翠绿不在。离得越近观察的越清楚,体味的越深,心情也就感觉到越压抑。一些知名的、不知名的昆虫也趁着中午的光热拼命地鸣叫、蹦窜,发泄着焦躁无奈的情绪。可现实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北方漫长的严寒冬季已经不远了。肖冬雪三人坐下来,吃着干粮充饥。一边不时警惕地观察四周,一边养神思考,情绪尽量不被眼前的衰败景物所影响。

时间显得很漫长,太阳停在天上不肯动,江大柱他们也不见回来。兰玲站起来四外张望,茹芬也埋怨江大柱还不快些回来。

“没有那么快,我估计来回最少也得六、七十里路,不到天黑是不会回来的。兰玲先在这里瞭望一会,我跟茹芬去车里休息休息,一会让茹芬再来换你。咱们等大柱他们回来一起吃饭,兰玲在这附近划拉点柴火准备着,省得黑天碍眼。”

望着日渐憔悴的肖司令背影,兰玲的眼睛有些湿润,她知道肖司令这一段时间都在紧张焦虑的忧愁之中,但还要显得镇静,不想把情绪传染给大家。做为肖冬雪身边的侍卫,兰玲能体会得到肖冬雪此刻的心情,更对她临危不乱、事无巨细的举动十分钦佩,在心里默默为她祈祷祝福,更希望满洲救**和‘三生门’尽快走出困境,总指挥和杨总理平安无恙!

太阳落山以后,江大柱带着马玉川来见肖冬雪。一看就知道路上跑的很急,两匹马浑身湿漉漉的,不住地打着响鼻。

“没误事吧?紧赶慢赶总算到了,这路还真挺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