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月由祭月而来,中国的祭月仪式从周代起就有,祭月时间是在中秋月出时开始祭祀,中秋祭月,关键是向月神示敬,中秋无月甚至下雨,都可以祭月,凡是月光能照射之处,都可以举行,如遇阴天,可以向月亮的方位摆放祭桌。
以前祭月是由作为季节祭祀仪式被列入皇家祀典、例行祭祀后,民间就缺少了祭月的消息,像日月这样的代表阴阳的天地大神,只有皇家才能与之沟通,祭月成为皇家的专利。
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仿照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
一年一度的中秋月圆之夜来临,好在今天是个好天气。拜月常所每年都是在太液池中的蓬莱山上的太液亭举行。
以前的皇家祭祀典礼发展成现在寻常百姓家以家族为单位,参加拜月典礼。参加拜月的人中选一名主祭(统领工作),一名赞礼(相当于主持人),若干执事(主祭的助手),一般以年长的女性长辈或家庭主妇担任主祭。按照传统,“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所以男子一般担任赞礼、执事协助祭月。
今夜的皇家拜月,家中一直以来可没有比娘亲更高的女性长辈了,自然仍是娘亲担任主祭,父亲担任赞礼,大哥、二哥、三哥、自己和五弟担任执事,六妹和一众侍女随同拜月。
太液亭外正对着天上那一轮圆月的汉白玉石搭建的阳台上摆着祭桌一张,桌上香炉一盏,香若干;红烛两根;桂花酒一瓶,酒爵三只;月光纸数张。
桌上还摆着一个大大的圆饼,那是李煜特地吩咐府里的厨子做的,因为传统拜月时用的饼就是一张大饼,拜月后由主祭按人口数均匀分切,每人一份。
还有西瓜一盘:切成莲花状;其它盘碟中盛放着苹果、梨、红枣、葡萄、石榴等瓜果祭品。草席若干,上加软垫行拜礼之用。
家中众人沐浴后穿着一身新衣在娘亲和父亲的带领下开始了拜月。
众人坐于拜月席上,执事、赞礼就位。
父亲做为赞礼唱:“祭月”;娘亲出位,到奠席前,跪于席上。
上香、祭酒:
父亲唱:“三上香”。这时轮到做为执事的大哥李弘递上三支香,娘亲在蜡烛上点燃,向月神鞠躬,再将香插于香炉中。如此三次。
父亲唱:“三祭酒”。二哥李贤斟满酒爵,递给娘亲,娘亲将酒洒在席前的地上,再将酒爵放到祭桌上。如此三次。
按礼读祝:三哥李显递上赞美月亮的祝文,娘亲借月光与烛光,向月亮展开诵读。
维庚寅年乙酉月乙亥日
延陵汉魂集聚南门
拜月祈福祝以文曰
水浴清蟾凝光悠悠
点点稀星叶影蒙蒙
觳皱波纹旷豁人意
广寒瑶台天上人间
素娥淡伫丹桂参差
玉兔皎皎银蟾倥侗
汉家子女正冠理裳
觥筹交错杯鼎珑璁
烛光摇曳香烟缕缕
仰揖顾菟禋祀弗忘
霓裳当风罗袖飞颺
佑我中华风调雨顺
掬诚告奠伏祈尚飨
祀事既成诚祈夜光嘉飨
读完焚祝文后,娘亲将祝文和月光纸放到席前小盆中,焚烧。
父亲接着唱:“拜月”。“拜-兴-拜-兴-平身”。主祭及参祭者一起向月神行“再拜”之礼(即拜两次)
父亲唱:“从献”。娘亲离开奠席,参祭者按照长幼之序依次到奠席前,跪,上香(拿三支或一支),默默祈祷心中所愿,然后向月神行拜礼一次。直至所有女性参祭者拜完。
父亲唱:“礼成”。至此,中秋祭月仪式完成。
由娘亲持切刀,将月饼按人口数均匀分切,每人一份。西瓜每人一瓣,水果自取。
赏月撤掉祭桌,在月下布设中秋家宴,大家一起赏月、宴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