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科幻灵异>八仙演义> 第046章 取经团队的秘密(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46章 取经团队的秘密(3)(1 / 2)

 蝴蝶效应发展到最后,谁都无法处理,即使是位列九五之尊的唐太宗都不能左右局势,事情发展到这里可以算是一个死结。而在灵山方面,虽然如来具有大智慧,但是也知道,在机缘成熟之前,大乘佛法是没有办法传入中土的,因此,便派出观音菩萨去东土寻找取经人而不是联系取经人。

由此可见,在唐僧取经的背后,是各方面共同努力最终失败的结果,正是因为失败,所以才会将大乘教法传入中土成为最终可能。

既然需要引进大乘教法,那为什么观音菩萨不直接‘空运’过来,而非要来大唐选取取经人,经长途跋涉,历经十几年,才到达灵山取了部分真经。为什么观音菩萨这么清高,如来这么吝啬?

其实这个原因非常的简单,容易得到的东西谁也不会去珍惜,铁的事实。这样的例子多的是,简直多到没有办法列举。不过,既然不列举一个例子,也显然没有办法解释问题,那就勉强吧。

这个事例想不起在哪里看过,因此就模模糊糊的写吧。话说有个读书人,喜欢养鸽子,但凡听说过的鸽子品种,总要想办法不计代价的搞一对来喂养。一次去见县官,觉得不能空手而去,便将自己精心饲养的一对鸽子带上,这对鸽子据说可以在飞行的时候连翻三个跟头,是读书人的心头肉。读书人见过县官之后,将鸽子献上,县官也高兴的接受了。过了几天,读书人又去拜访,询问鸽子如何?县官支吾了好久说:“嗯!味道不错!”

除此之外,即使是菩萨们空运来一批经书来,这经书的真假优劣也是个问题,谁知道这些究竟是哪家公司的印刷品。最保险的办法就是公选一位信得过的采办人员去原厂看看,这样的话就没有问题了。

解释完了菩萨为什么清高的问题,那再解释一下如来为什么吝啬。其实,不是如来吝啬,而是因为经书实在是太多了,只各部中检出的五千零四十八卷,对于白龙马来说,即使是不驮唐僧,都已经算是严重超载了,再多就要被贴罚单扣分了,而且,好的话,下次再来嘛!

所以,综合以往,大乘佛法其实在唐僧取经之前就已经由达摩祖师前往东土传授,不过因为传的是无人能懂的无字真经,所以,遭受了挫折,整个中华大地,能够理解的只有区区几个人,如来的衣钵也只传授了五代,便不再传了。所以,最好的东西并不一定最受欢迎,如来只好退而求其次,传授有字的真经。在传授真经之前,如来还想再试一试,传授些无字的,不想反而还是被唐僧师徒误会,如来烦了,算了!算了!要有字的就给有字的!随便拿!

下面再来解释下一个问题,《西游记》中有那么多的妖怪,许多妖怪的战斗力甚至都不在孙悟空之下,那么观音菩萨为什么只选了四个而不多选几个,他难道不知道多多益善吗?

这个问题其实不难回答,只是作者的有意安排罢了,但是如果非要回答,就要牵涉到管理学的问题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唐僧的领导能力其实是非常低的,能够驾驭四个妖怪,其实已经是很勉强很勉强了,稍有几句牢骚,便会惹的孙悟空撂挑子,沙僧的积极性一直调动不起来,而猪八戒虽然还算是吃苦耐劳,但是稍遇挫折便扬言要散伙,而白龙马虽然是逆来顺受,可是即便是火烧眉毛的时候也不闻不问,也不对,露过两次脸。

就唐僧这样的领导能力,能够走到西天,可真算是奇迹。假设一下,如果在大唐有保险公司的话,肯定没有任何一家公司愿意为其担保,如果有,那也肯定是猜想唐僧一去不回,何乐不为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